一种金属蜂窝载体卷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1803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金属蜂窝载体卷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蜂窝载体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ー种金属蜂窝载体卷制装
置。
背景技术
汽车催化转化器是ー种发动机机外浄化置,它能净化汽车排出的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物(NO)。仅能净化CO和HC的催化转化器为氧化型催化转化器;能浄化C0、HC和NO对环境污染的催化转化器为三效催化转化器。催化转化器的最外部为不锈钢壳体,其内部为催化剂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催化剂载体的形状也在不断改变过程中,其形状由层状、螺旋状、十字架状发展到常用的S型状和SM型状,更为有效的分配了张カ及热膨胀变形,提高了耐久性,而在S型载体卷制加工过程中,已有的设备采用单方向卷制装置,不能一次性加工成型,卷制麻烦,人工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ー种金属蜂窝载体卷制装置,解决了已有的已有的设备采用单方向卷制装置,不能一次性加工成型,卷制麻烦,人工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ー种金属蜂窝载体卷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相互配合的转动大盘和转动小盘,所述转动小盘位于转动大盘内,所述转动大盘上设有弧形成型靠模,所述转动小盘上固定安装有两相互对应的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夹料芯轴,所述定位支架上铰接有相互对合的半圆形成型模块,所述半圆形成型模块还通过成型支杆安装有同步的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的滚动路线以弧形成型靠模为基准。所述的夹料芯轴为两个,且均布在转动小盘上。所述的定位支架与半圆形成型模块之间设有弧形过渡杆,所述半圆形成型模块的一端端部与弧形过渡杆铰接,另一端端部与成型支杆固定连接。其原理是通过电机转动小盘,再由另ー只电机传动转动大盘,转动小盘和转动大盘同时转动使箔带叠片两个面向定位支架内收缩,再由夹料芯棒夹持箔带叠片,通过慢慢旋转转动大盘同时转动小盘,转动大盘的转动稍快迫使成型支杆和滚动轴承进入弧形成型靠模内,同时成型模块向中心部位收拢,迫使箔带叠片呈S形状弯曲,最終全部合拢成型,过程中人工劳动强度小,省时省力,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采用双方向对载体两端同时卷制,将载体一次加工成型,人工劳动强度小,省时省力,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使用要求。
图I为本实用新型卷制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卷制过程中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卷 制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參见附图,ー种金属蜂窝载体卷制装置,包括有相互配合的转动大盘I和转动小盘2,转动小盘2位于转动大盘I内,转动大盘I上设有弧形成型靠模3,转动小盘2上固定安装有两相互对应的定位支架4、5,定位支架4、5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夹料芯轴6,定位支架
4、5上铰接有相互对合的半圆形成型模块7、8,半圆形成型模块7、8还通过成型支杆9安装有同步的滚动轴承10,滚动轴承10的滚动路线以弧形成型靠模3为基准;所述的夹料芯轴6为两个,且均布在转动小盘2上;所述的定位支架4、5与半圆形成型模块7、8之间设有弧形过渡杆11,所述半圆形成型模块7、8的一端端部与弧形过渡杆11铰接,另ー端端部与成型支杆9固定连接。
权利要求1.ー种金属蜂窝载体卷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相互配合的转动大盘和转动小盘,所述转动小盘位于转动大盘内,所述转动大盘上设有弧形成型靠模,所述转动小盘上固定安装有两相互对应的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夹料芯轴,所述定位支架上铰接有相互对合的半圆形成型模块,所述半圆形成型模块还通过成型支杆安装有同步的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的滚动路线以弧形成型靠模为基准。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金属蜂窝载体卷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料芯轴为两个,且均布在转动小盘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金属蜂窝载体卷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支架与半圆形成型模块之间设有弧形过渡杆,所述半圆形成型模块的一端端部与弧形过渡杆铰接,另ー端端部与成型支杆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蜂窝载体卷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相互配合的转动大盘和转动小盘,所述转动小盘位于转动大盘内,所述转动大盘上设有弧形成型靠模,所述转动小盘上固定安装有两相互对应的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夹料芯轴,所述定位支架上铰接有相互对合的半圆形成型模块,所述半圆形成型模块还通过成型支杆安装有同步的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的滚动路线以弧形成型靠模为基准。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采用双方向对载体两端同时卷制,将载体一次加工成型,人工劳动强度小,省时省力,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使用要求。
文档编号B21D11/10GK202655412SQ20122022045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6日
发明者丁胜康 申请人:丁胜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