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压模顶料杆及其顶料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6468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锻压模顶料杆及其顶料孔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压模领域,尤其涉及ー种锻压模顶料杆及其顶料孔结构。
背景技术
已有的锻压模中,其顶料杆结构简单,大都是直杆式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顶料杆易变形,卡死,尺寸不稳定,同时顶料杆所受打击カ传递到模架,使模架局部变形,而且装模配顶料杆比较麻烦,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ー种锻压模顶料杆及其顶料孔结构,解决了已有的顶料杆结构简单,在使用过程中顶料杆易变形,卡死,尺寸不稳定,同时顶料杆所受打击カ传递到模架,使模架局部变形,而且装模配顶料杆比较麻烦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ー种锻压模顶料杆及其顶料孔结构,包括有模具,所述模具的中部设有顶料孔,所述顶料孔中配合安装有顶料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料孔的上端部为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上端为大直径孔,下端为小直径孔,且台阶孔的过渡处通过斜面连接配合形成倒锥形孔,所述顶料杆的下端与台阶孔的小直径孔配合安装,上端部设有倒锥形台,所述倒锥形台与倒锥形孔配合安装。所述的倒锥形孔与大直径孔的偏移角度为15-60°。所述的倒锥形台的高度小于或等于与倒锥形孔的高度。其原理是通过顶料杆和顶料孔的倒锥形台与倒锥形孔的结构设计,可将顶料杆所受打击力全部传递到模具,主要受カ部位距离短,不易变形尺寸比较稳定,对模架损伤较小,同时易于装配,方便更换。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易于装配,方便更换。2.顶料杆所受打击力全部传递到模具,主要受カ部位距离短,不易变形尺寸比较稳定。3.对模架损伤较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參见附图,一种锻压模顶料杆及其顶料孔结构,包括有模具1,模具I的中部设有顶料孔2,顶料孔2中配合安装有顶料杆3,顶料孔2的上端部为台阶孔,台阶孔的上端为大直径孔,下端为小直径孔,且台阶孔的过渡处通过斜面连接配合形成倒锥形孔4,顶料杆3的下端与台阶孔的小直径孔配合安装,上端部设有倒锥形台5,倒锥形台5与倒锥形孔4配合安装;倒锥形孔4与大直径孔的偏移角度为15-60° ;倒锥形台5的高度小于或等干与倒锥形孔4的高度。
权利要求1.一种锻压模顶料杆及其顶料孔结构,包括有模具,所述模具的中部设有顶料孔,所述顶料孔中配合安装有顶料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料孔的上端部为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上端为大直径孔,下端为小直径孔,且台阶孔的过渡处通过斜面连接配合形成倒锥形孔,所述顶料杆的下端与台阶孔的小直径孔配合安装,上端部设有倒锥形台,所述倒锥形台与倒锥形孔配合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压模顶料杆及其顶料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锥形孔与大直径孔的偏移角度为15-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压模顶料杆及其顶料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锥形台的高度小于或等于与倒锥形孔的高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锻压模顶料杆及其顶料孔结构,包括有模具,所述模具的中部设有顶料孔,所述顶料孔中配合安装有顶料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料孔的上端部为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上端为大直径孔,下端为小直径孔,且台阶孔的过渡处通过斜面连接配合形成倒锥形孔,所述顶料杆的下端与台阶孔的小直径孔配合安装,上端部设有倒锥形台,所述倒锥形台与倒锥形孔配合安装。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将顶料杆所受打击力全部传递到模具,主要受力部位距离短,不易变形尺寸比较稳定,对模架损伤较小,同时易于装配,方便更换。
文档编号B21J13/14GK202861307SQ20122048745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0日
发明者田金龙 申请人:芜湖三联锻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