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车架铰接孔以车代镗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9159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副车架铰接孔以车代镗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传统的轮式装载机副车架铰接孔是采用卧床镗床加工,综合合格率及加工精度不稳定,加工成本较高,本发明技术方案采用普通机床以车代镗的工艺,在机床上安装以车代镗的刀夹具、镗杆,在镗杆上安装刀夹,镗杆左端通过联轴器与车床主轴联接,在尾座上安装顶尖,本发明对零件只要一次装夹就能完成铰接孔的加工,铰接孔的精度高,生产效率提高接近一倍,加工费用大幅降低,有益效果明显。
【专利说明】副车架铰接孔以车代镗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是轮式装载机副车架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0002]副车架是轮式装载机的后车架与行走机构联接的一个框梁式承载部件。除了承受轮式装载机后半部分的自重和巨大的工作载荷外,同时肩负装载机在恶劳的工况下作业时仍能保持车身平稳和平衡安全,因此在加工过程中两端销孔即铰接孔的同轴度和尺寸精度要求较高。
[0003]传统的加工方法都是采用卧式镗床分别对两端铰接孔进行加工。首先在工作台上对工件实施划线找正、预夹紧、再找正、再夹紧,反复多次后才能进行加工,加工时先镗一端铰接孔,然后将镗床工作台回转180°,再镗另一端铰接孔。这种传统的加工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I)加工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受镗杆悬伸影响,很不稳定,综合合格率频繁发生波动。
[0004](2)受设备回转工作台(分度)的精度和回转工作台中心与镗杆中心误差的影响,力口工后两铰接孔的同轴度精度难以保证。
[0005](3)卧式镗床设备价格昂贵,分摊的工序加工成本偏高。
[0006]为了提高加工精度和降低加工成本,此种加工方法有待改变。
[0007]综上所述,目前还没有一种副车架铰接孔的车代镗工艺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加工精度高,成本低的副车架铰接孔的车代镗工艺。
[0009]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1)在普通车床上拆除托板上的刀架系统,安装的车代镗的刀夹具,镗杆;
2)在镗杆上安装镗铰接孔的刀夹;
3)镗杆左端通过联轴器与车床主轴联接;
4)在车床尾座上安装镗杆末端定位和支撑的顶尖;
5)对用对刀表座快速调整好刀夹位置和尺寸;
6)通过中托板左、右横向移动实现镗孔的进给运动,完成切削加工。
[0010]进一步地改进:
车夹具采用中托板的定位孔和螺钉进行定位和压紧,侧面螺钉禁锢,镗杆的左端通过镗杆接头,与原设备主轴锥度配合,通过拉杆拉紧。
[0011]装在车床尾座上的顶尖,采用单列圆锥滚珠轴承,外圈套在镗杆孔内,内圈套在顶尖上。镗杆接头孔与镗杆轴颈采用H8/g7间隙配合,沿槽口插入后右旋,使其与镗杆销子卡住。刀具与镗杆采用H7/g6配合,加工时,通过侧固螺钉压紧小刀杆,利用后置微调螺钉,通过对刀表座调整至零件加工尺寸,最后拧紧上紧螺钉,即可进行加工。
[0012]为提高刀杆的耐磨性,刀杆外表面采取表面镀硬铬处理。
[0013]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I)零件一次装夹完成连端铰接孔的加工,铰接孔的同轴度精度高,合格率ioo%,完全达到图纸要求。
[0014]②铰接孔加工尺寸精度依靠综合对刀样板的保证,稳定性和可靠性都明显提高。
[0015]③采用了镗杆末端定位和支撑机构,有效地避免了切削震动的发生,使铰接孔的表面粗糙度和圆度都完全达到图纸要求。
[0016]3)采用普通卧式车床⑶6140改造,配置硬质合金焊接刀片,使设备和刀具的工序费用降低了 50%。
[0017]3)综合生产效率由原来每班(8小时)只能完成8件,提高到目前的15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副车架及其铰接孔正视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发明“以车代镗”工艺的车床改装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镗杆连接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3]图中零部件名称标记为:1_车夹具,2-键杆,3_顶尖,4_刀夹,5_与机床中托板连接,6-与机床主轴连接,7-与机床尾座连接,8-副车架铰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5]实施例1
利用普通机床⑶6140进行改造。
[0026]如图1-图5所示,将普通机床⑶6140拆除中托板上的刀架系统,安装上自主设计的车夹具1,镗杆2,在镗杆2上设计出镗铰接孔的刀夹4的安装位置,为了适应加工其他产品,在适当范围内可调,镗杆2的左端通过连轴器与机床主轴连接,在机床尾座上装有特制的顶尖3,作为镗杆末端定位和支撑,用专用的对刀样板调整好刀夹位置和尺寸。开始加工时,通过中托板的左右横向移动实现镗孔的进给运动,最终完成切削代镗加工。
【权利要求】
1.副车架铰接孔以车代镗工艺,其特征在于:1)在普通车床上拆除托板上的刀架系统,安装以车代镗的车夹具,镗杆;2)在镗杆上安装镗铰接孔的刀夹;3)镗杆左端通过联轴器与车床主轴联接;4)在车床尾座上安装镗杆末端定位和支撑的顶尖;5)利用对刀样板快速调整好刀夹位置和尺寸;6)通过中托板左右横向移动实现镗孔的进给运动,完成切削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铰接孔以车代镗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夹具采用中托板的定位孔和螺钉进行定位和压紧,和侧面螺钉紧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铰接孔以车代镗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在车床尾座上的顶尖是采用单列圆锥滚珠轴承,外圈套在镗杆孔内,内圈套在顶尖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铰接孔以车代镗工艺,其特征在于:镗杆接头孔与镗杆轴颈采取H8/g7间隙配合,沿槽口插入后右旋,使其与镗杆销子卡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铰接孔以车代镗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夹与镗杆采取H7/g6配合,加工时,通过侧固螺钉压紧小刀样,利用后置微调螺钉通过对刀表座调整至零件加工尺寸,最后拧紧上紧螺钉。
【文档编号】B23B1/00GK103737023SQ201310730060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6日
【发明者】牙韩春, 汤建湘, 莫振武, 周绍云, 黄启贤 申请人:柳州市江航工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