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导管座圈的铰刀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6675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工导管座圈的铰刀刀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导管座圈的铰刀刀具。
背景技术
铰刀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刀齿,枪铰刀用于铰削工件上已钻削(或扩孔)加工后的孔,主要是为了提高孔的加工精度,降低孔表面的粗糙度,一般加工余量较小。现有的加工导管座圈的铰刀刀具由铰刀刀体、座圈刀柄和刀柄依次连接构成,当座圈刀柄上的刀片磨损后,必须及时更换刀片,但是调节座圈刀柄上的刀片时,调节刀具时间长,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节迅速方便,结构简单,具有更高的安装精度的加工导管座圈的铰刀刀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工导管座圈的铰刀刀具,包括沿轴向从前至后依次连接的铰刀刀体、座圈刀柄和刀柄,座圈刀柄的侧面设有刀匣槽,刀匣槽内设刀匣,刀匣设有刀片,其特征在于:刀匣上装配有径向的顶丝,顶丝的底端与刀匣槽的槽底面相抵,在刀匣的后端与刀匣槽的槽侧面之间设有用于轴向调节的调节块,调节块为楔形块,调节块的小端指向刀柄的轴线。所述调节块为设置中心螺孔的柱形块,柱形块为径向安装,柱形块的侧表面由圆弧面和连接在圆弧面两端的斜平面围设成,斜平面与刀匣后端相抵;调节块通过中心螺孔装配有径向延伸的调节顶丝,调节顶丝的端部与刀匣槽的槽底面相抵。所述座圈刀柄与刀柄 为法兰连接。铰刀刀体由刀头部分、颈部和刀柄部分从前至后依次一体式连接构成,刀头部分设有前侧刀片,所述刀柄部分为向后收缩的圆台状,颈部的后端设有周圈延伸出刀柄部分圆台前端外的后端面;所述座圈刀柄的前端面与颈部的后端面相贴合,座圈刀柄的前端面设有与刀柄部分形状相适配的圆台状凹槽,刀柄部分位于座圈刀柄前端的凹槽内。所述铰刀刀体、座圈刀柄和刀柄均内设轴向的通孔且三者的通孔依次连通并共同构成加工导管座圈的铰刀刀具的中心注水孔,所述铰刀刀体的通孔包括前侧的水孔和后侧的螺栓孔,座圈刀柄的通孔为阶梯孔,阶梯孔的大孔位于后侧,所述铰刀刀体与座圈刀柄通过螺栓连接,该螺栓的螺栓头位于阶梯孔内、螺纹部分与铰刀刀体的螺栓孔相配合,所述螺栓设有用于连通水孔和座圈刀柄通孔的轴向孔;所述铰刀刀体水孔的前端内设堵块,刀头部分设有与水孔连通的出水孔,出水孔的端部通向刀头部分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工导管座圈的铰刀刀具,座圈刀柄上的刀片可通过刀匣和调节块进行轴向调节,并通过顶丝进行径向调节,以补偿刀片磨损或重磨后的尺寸,具有调节迅速方便,结构简单,具有更高的安装精度的优点。并且座圈刀柄与刀柄为法兰连接,同样可快速调节刀具的跳动,提高了工作效益,使加工导管座圈的铰刀刀具具有双重定位精度的优点。铰刀刀体与座圈刀柄通过端面与圆台锥面的贴合进一步提高了安装精度。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径向跳动小,同轴度高,内冷效果好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的视图;图3是铰刀刀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调节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4所示的一种加工导管座圈的铰刀刀具,包括沿轴向从前至后依次连接的铰刀刀体1、座圈刀柄3和刀柄6,三者共轴线设置,所述刀柄6为SK50刀柄。所述铰刀刀体I由刀头部分11、颈部15和刀柄部分18从前至后依次一体式连接构成,刀头部分11设有前侧刀片22,前侧刀片22设置在刀头部分11前端的刀槽21内,刀头部分11还设有导条20。颈部15的后部外圈表面设有径向的定位孔16。所述刀柄部分18为向后收缩的圆台状,颈部15的后端设有周圈延伸出刀柄部分18圆台前端外的后端面;所述座圈刀柄3的前端面与颈部15的后端面相贴合,座圈刀柄3的前端面与颈部15的后端面均为径向的平面,座圈刀柄3的前端面设有与刀柄部分18形状相适配的圆台状凹槽,刀柄部分18位于座圈刀柄3前端的凹槽内。座圈刀柄3的侧面设有刀匣槽,刀匣槽内设刀匣9,刀匣9与座圈刀柄3为螺丝连接,刀匣9设有刀片10,刀匣9上装配有径向的顶丝8,顶丝8的底端与刀匣槽的槽底面相抵,在刀匣9的后端与刀匣槽的槽侧面之间设有用于轴向调节的调节块7,调节块7为楔形块,调节块7的小端指向刀柄的轴线,所述调节块7为设置中心螺孔的柱形块,柱形块为径向安装,柱形块的侧表面由圆弧面和连接在圆弧面两端之间的斜平面23围设成,即调节块7是通过将一圆柱体沿一侧边的斜平面23通过切除材料的方法获得,该斜平面23指向座圈刀柄3轴线的一端为向后延伸,调节块7指向座圈刀柄3的一端为小端,斜平面23与刀匣9后端相抵;调节块7通过中心螺孔装配有径向延伸的调节顶丝19,调节顶丝19的端部与刀匣槽的槽底面相抵,调节顶丝19转动时,调节块7径向移动,通过斜平面23推动刀匣9沿轴向微调,以达到轴向调节座圈刀柄3刀片的目的,通过调节顶丝8使刀匣9沿径向微调,以达到径向调节座圈刀柄3刀片的目的。所述座圈刀柄3与刀柄6为法兰连接,座圈刀柄3的后端设有一体式连接的法兰盘4,刀柄的前端也设有一体式连接的法兰盘5,两法兰盘4、5法兰连接,可快速调节刀具的跳动,提高工作效益。所述铰刀刀体1、座圈刀柄3和刀柄6均分别内设轴向的通孔且三者的通孔依次连通并共同构成加工导管座圈的铰刀刀具的中心注水孔,所述铰刀刀体I的通孔包括前侧的水孔13和后侧的螺栓孔17,其中螺栓孔17位于刀柄部分18和颈部15,水孔13位于刀头部分11,座圈刀柄3的通孔为阶梯孔,阶梯孔的大孔位于后侧,所述铰刀刀体I与座圈刀柄3通过螺栓2连接,该螺栓2的螺栓头位于阶梯孔内、螺纹部分与铰刀刀体I的螺栓孔17相配合,所述螺栓2设有用于连通水孔13和座圈刀柄3通孔的轴向孔;所述铰刀刀体I的水孔13的最前端内设堵 块12,刀头部分11设有与水孔13连通的出水孔14,出水孔14的端部通向刀头部分11的外表面,出水孔14设置数个。冷却水依次流经刀柄6、座圈刀柄3各自的通孔以及螺栓2的轴向孔和水孔13并最终从出水孔14流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工导管座圈的铰刀刀具有调节迅 速方便,结构简单、更高的安装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加工导管座圈的铰刀刀具,包括沿轴向从前至后依次连接的铰刀刀体、座圈刀柄和刀柄,座圈刀柄的侧面设有刀匣槽,刀匣槽内设刀匣,刀匣设有刀片,其特征在于:刀匣上装配有径向的顶丝,顶丝的底端与刀匣槽的槽底面相抵,在刀匣的后端与刀匣槽的槽侧面之间设有用于轴向调节的调节块,调节块为楔形块,调节块的小端指向刀柄的轴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导管座圈的铰刀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为设置中心螺孔的柱形块,柱形块为径向安装,柱形块的侧表面由圆弧面和连接在圆弧面两端的斜平面围设成,斜平面与刀匣后端相抵;调节块通过中心螺孔装配有径向延伸的调节顶丝,调节顶丝的端部与刀匣槽的槽底面相抵。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导管座圈的铰刀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圈刀柄与刀柄为法兰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导管座圈的铰刀刀具,其特征在于:铰刀刀体由刀头部分、颈部和刀柄部分从前至后依次一体式连接构成,刀头部分设有前侧刀片,所述刀柄部分为向后收缩的圆台状,颈部的后端设有周圈延伸出刀柄部分圆台前端外的后端面;所述座圈刀柄的前端面与颈部的后端面相贴合,座圈刀柄的前端面设有与刀柄部分形状相适配的圆台状凹槽,刀柄部分位于座圈刀柄前端的凹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工导管座圈的铰刀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铰刀刀体、座圈刀柄和刀柄均内设轴向的通孔且三者的通孔依次连通并共同构成加工导管座圈的铰刀刀具的中心注水孔,所述铰刀刀体的通孔包括前侧的水孔和后侧的螺栓孔,座圈刀柄的通孔为阶梯孔,阶梯孔的大孔位于后侧,所述铰刀刀体与座圈刀柄通过螺栓连接,该螺栓的螺栓头位于阶梯孔内、螺纹部分与铰刀刀体的螺栓孔相配合,所述螺栓设有用于连通水孔和座圈刀柄通孔的轴向孔;所述铰刀刀体水孔的前端内设堵块,刀头部分设有与水孔连通的出水孔,出水孔的 端部通向刀头部分的外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工导管座圈的铰刀刀具,包括沿轴向从前至后依次连接的铰刀刀体、座圈刀柄和刀柄,座圈刀柄的侧面设有刀匣槽,刀匣槽内设刀匣,刀匣设有刀片,刀匣上装配有径向的顶丝,顶丝的底端与刀匣槽的槽底面相抵,在刀匣的后端与刀匣槽的槽侧面之间设有调节块,调节块为楔形块,调节块的小端指向刀柄的轴线。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调节迅速方便,结构简单,具有更高的安装精度的加工导管座圈的铰刀刀具。
文档编号B23D77/14GK203109358SQ20132005508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1日
发明者张鹏飞, 王波, 岳鹏, 苗涛 申请人:郑州市钻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