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车库u型接头和吊环的生产工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5991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立体车库u型接头和吊环的生产工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车库U型接头和吊环的生产工装结构,包括上部的压制部和下部的造型部,其中压制部连接于液压设备的活动端,而造型部则置于液压设备的制作平台上;压制部包括与液压设备活动端连接的固定板,固定板下设有压制杆,压制杆前段设有钢筋固定槽;造型部包括与液压设备制作平台连接的固定座,固定板上设有造型架,造型架为中空结构,其中部为钢筋压制腔;造型架钢筋压制腔的直径大于压制杆的直径。本实用新型采用生产工装结构与液压的结合,可以有效地确保产品成型技术的统一性,利于提高立体车库设备整体的精度。
【专利说明】立体车库U型接头和吊环的生产工装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车库U型接头和吊环工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钢结构立体车库的配件中,U型接头和吊环作用量大,制作精度要求高。如果仅通过手工制作,即使是熟练工,每人每天也只能制作50?60个左右,而且手工弯曲的尺寸偏差大,不仅无法满足生产量的要求,往往也无法达到产品标准,存在较大返工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利用液压机构进行加工的立体车库U型接头和吊环的生产工装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立体车库U型接头和吊环的生产工装结构,所述生产工装结构包括上部的压制部和下部的造型部,其中压制部连接于液压设备的活动端,而造型部则置于液压设备的制作平台上;
[0006]所述压制部包括与液压设备活动端连接的固定板,固定板下设有压制杆,所述压制杆前段设有钢筋固定槽;
[0007]所述造型部包括与液压设备制作平台连接的固定座,固定板上设有造型架,所述造型架为中空结构,其中部为钢筋压制腔;
[0008]所述造型架钢筋压制腔的直径大于压制杆的直径。
[0009]所述钢筋压制腔两侧设有凸出的钢筋过道,而钢筋固定槽与钢筋过道配合时的间隙大于钢筋直径。
[0010]所述造型架上表面设有钢筋压制槽。
[0011]所述钢筋固定槽设于压制杆的前端表面,以及压制杆前半段部分。
[0012]所述压制杆前半段的钢筋固定槽的高度与造型架钢筋压制腔的深度相当。
[0013]所述压制杆前端表面设置的钢筋固定槽呈U型。
[0014]所述与压制杆相配合的钢筋压制腔的腔底呈U型。
[0015]所述压制杆前端表面设置的钢筋固定槽呈平底凹型。
[0016]所述与压制杆相配合的钢筋压制腔的腔底呈平底凹型。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生产工装结构与液压的结合,可以有效地确保产品成型技术的统一性,利于提高立体车库设备整体的精度。使用本实用新型后,生产效率可由每人每天50?60个,大幅度提升为每人每天200-300个,生产效率得到显著地提高,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适宜推广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适用于吊环生产的压制部;
[0020]图3为适用于吊环生产的造型部;
[0021]图4为图3的俯视图;
[0022]图5为适用于U型接头生产的压制部;
[0023]图6为适用于U型接头生产的造型部。
[0024]图中:1为压制部;2为造型部;3为液压设备;4为活动端;5为制作平台;6为固定板和V为压制杆;8和8,为钢筋固定槽;9为固定座;10为造型架;11和11’为钢筋压制腔;12为钢筋过道;13为钢筋压制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立体车库U型接头和吊环的生产工装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上部的压制部I和下部的造型部2,其中压制部I连接于液压设备3的活动端4,而造型部2则置于液压设备3的制作平台5上。
[0027]如图2和图5所示,压制部I包括与液压设备3的活动端4连接的固定板6,固定板6下设有压制杆7,压制杆7前段设有钢筋固定槽8。如图3和图6所示,造型部2包括与液压设备3的制作平台5连接的固定座9,固定板9上设有造型架10。在本实用新型中,造型架10为中空结构,其中部为钢筋压制腔11。
[0028]由于压制过程是压制杆7带动钢筋进入钢筋压制腔11成型的过程,因此造型架10的钢筋压制腔11的直径大于压制杆7的直径。
[0029]前述的钢筋固定槽8设于压制杆7的前端表面,以及压制杆7的前半段部分,并且压制杆7前半段的钢筋固定槽8的高度与造型架10的钢筋压制腔11的深度相当。
[0030]以上介绍的结构适用于立体车库的零部件U型接头和吊环的制作,但由于两者结构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具体到本实用新型中,其生产工装还存在以下的区别:
[0031]如图5和图6所示,关于U型接头的生产,主要利用前述的结构可以基本完成产品的制作。其中需要指出的是,生产U型接头的压制杆7’前端表面设置的钢筋固定槽8’呈U型,而与压制杆11’相配合的钢筋压制腔11’的腔底也呈U型。
[0032]而关于吊环的生产,对于装置的结构则要求更为细致。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具体来说,钢筋压制腔11两侧设有凸出的钢筋过道12,而钢筋固定槽8与钢筋过道12配合时的间隙大于钢筋直径。此外,造型架10上表面还设有钢筋压制槽13。同样需要指出的是,生产吊环的压制杆7前端表面设置的钢筋固定槽8呈平底凹型,而与压制杆7相配合的钢筋压制腔11的腔底也呈平底凹型。
[0033]本实用新型采用生产工装结构与液压的结合,可以有效地确保产品成型技术的统一性,利于提高立体车库设备整体的精度。使用本实用新型后,生产效率可由每人每天50?60个,大幅度提升为每人每天200-300个,生产效率得到显著地提高,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适宜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
1.立体车库U型接头和吊环的生产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装结构包括上部的压制部和下部的造型部,其中压制部连接于液压设备的活动端,而造型部则置于液压设备的制作平台上; 所述压制部包括与液压设备活动端连接的固定板,固定板下设有压制杆,所述压制杆前段设有钢筋固定槽; 所述造型部包括与液压设备制作平台连接的固定座,固定板上设有造型架,所述造型架为中空结构,其中部为钢筋压制腔; 所述造型架钢筋压制腔的直径大于压制杆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U型接头和吊环的生产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压制腔两侧设有凸出的钢筋过道,而钢筋固定槽与钢筋过道配合时的间隙大于钢筋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U型接头和吊环的生产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型架上表面设有钢筋压制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体车库U型接头和吊环的生产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固定槽设于压制杆的前端表面,以及压制杆前半段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车库U型接头和吊环的生产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杆前半段的钢筋固定槽的高度与造型架钢筋压制腔的深度相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车库U型接头和吊环的生产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杆前端表面设置的钢筋固定槽呈U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车库U型接头和吊环的生产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压制杆相配合的钢筋压制腔的腔底呈U型。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车库U型接头和吊环的生产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杆前端表面设置的钢筋固定槽呈平底凹型。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车库U型接头和吊环的生产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压制杆相配合的钢筋压制腔的腔底呈平底凹型。
【文档编号】B21F45/00GK203679125SQ201320528046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8日
【发明者】陆汝贵, 王祥华 申请人: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