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机车抱轴承箱齿轮侧轴承拆卸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099265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铁路机车抱轴承箱齿轮侧轴承拆卸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路机车抱轴承箱齿轮侧轴承拆卸装置,包括:圆环状的拆卸板,拆卸板包括至少两个圆弧状的分板,且相邻的分板之间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呈一体;所述拆卸板上同轴套设圆环状的支撑板,支撑板内沿与所述拆卸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支撑板外沿朝背离所述拆卸板所在一侧凸起形成挡边,且所述挡边位于所述拆卸板外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铁路机车抱轴承箱齿轮侧轴承拆卸装置,可在不拆卸从动齿轮的情况下,安全拆卸轴承内圈;避免了拆卸时拉伤轴承内圈与车轴配合面,操作方便易行,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铁路机车抱轴承箱齿轮侧轴承拆卸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车辆零部件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铁路机车抱轴承箱齿轮侧轴承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铁路运输事业向高速、重载方向的不断发展,尤其为适应近几年不断提速要求,对机车运行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轮对是电力机车走行部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不仅支承机车的全部重量,也要在运行过程中承受各种力的作用。因此可见,轮对性能和状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行车的安全。在机车运行一定里程或相当年限后,要对轮对部分进行检修,并对抱轴承箱齿轮侧轴承精度的检测,检测前需从车轴上拆卸轴承内圈组件。
[0003]现有技术中抱轴承箱齿轮侧轴承拆卸的一种方式为,先在卧式油压机上先拆卸从动齿轮,再拆卸齿侧轴承内圈。这种方式,即便在不需要检修或更换从动齿轮的情况下,也需要先拆卸从动齿轮,导致工序较繁琐,浪费人力物力。
[0004]现有技术中抱轴承箱齿轮侧轴承拆卸的另一种方式为,利用电焊枪人工加热轴承内圈至一定温度后,轻轻敲击即可拆卸轴承内圈。这种方式虽然能克服第一种方式中不拆卸从动齿轮无法拆卸齿侧轴承内圈的弊端,但由于人工对轴承内圈加热,温度不易控制,易造成轴承内圈受热温度过高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路机车抱轴承箱齿轮侧轴承拆卸装置,克服抱轴承箱轴承与齿轮贴合、空间狭小的不利因素,实现方便、快速拆卸轴承内圈,且不损失轴承内圈用于与车轴配合的表面。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路机车抱轴承箱齿轮侧轴承拆卸装置,包括:圆环状的拆卸板,所述拆卸板包括至少两个圆弧状的分板,且相邻的所述分板之间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呈一体;所述拆卸板上同轴套设圆环状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沿与所述拆卸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外沿朝背离所述拆卸板所在一侧凸起形成挡边,且所述挡边位于所述拆卸板外围。
[0007]如上所述的铁路机车抱轴承箱齿轮侧轴承拆卸装置,优选地,所述拆卸板包括两个分板,两个所述分板首尾拼接形成所述圆环状的拆卸板。
[0008]如上所述的铁路机车抱轴承箱齿轮侧轴承拆卸装置,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中心孔直径大于所述拆卸板,所述挡边底面距离所述拆卸板第一距离。
[000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铁路机车抱轴承箱齿轮侧轴承拆卸装置,可在不拆卸从动齿轮的情况下,安全拆卸轴承内圈;并且,由于拆卸板对轴承内圈的作用力均勻地作用在内圈的端面上,有效避免了拆卸时拉伤轴承内圈与车轴配合面,操作方便易行,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铁路机车抱轴承箱齿轮侧轴承拆卸装置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0011 ] 图2为图1中的拆卸板的俯视图;
[0012]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
[0013]图4为图1中支撑板的俯视图;
[0014]图5为图4中B-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铁路机车抱轴承箱齿轮侧轴承拆卸装置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2为图1中的拆卸板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图4为图1中支撑板的俯视图;图5为图4中B-B向剖视图;请参照图1-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铁路机车抱轴承箱齿轮侧轴承拆卸装置,包括:圆环状的拆卸板1,拆卸板I包括至少两个圆弧状的分板11,且相邻的分板11之间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呈一体;拆卸板I上同轴套设圆环状的支撑板2,支撑板2内沿与拆卸板I通过螺栓3固定连接,支撑板2外沿朝背离拆卸板I所在一侧凸起形成挡边21,且挡边21位于拆卸板I外围。
[0016]一般而言,抱轴承箱齿轮侧轴承5采用滚动轴承,其内圈与车轴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套设在一起,齿轮4固定套设在轴承外侧的车轴上,且齿轮4中心形成与车轴配合的筒状的安装部,抱轴承箱齿轮侧轴承5内圈一端抵靠在齿轮4的安装部上,安装部的外径小于轴承5内圈的外径,即轴承端面凸出于安装部周围。
[0017]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拆卸板I可以为圆环状,拆卸板I的中心孔可以根据上述抱轴承箱齿轮侧轴承的端面尺寸及齿轮4的安装部外缘尺寸确定,以使拆卸板I可套设到齿轮4的安装部上、与抱轴承箱齿轮侧轴承5接触一端外侧,同时拆卸板I还抵靠在轴承5内圈凸出于安装部外圆周的端面上。其中拆卸板I可以包括2个或更多个分板11组成,这些分板11首尾拼接形成圆环状的拆卸板,各分板11之间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等方式可拆卸地固定在一起,也可以在分板11用于拼接的端面上设置卡槽,并在相邻的一个分板11用于拼接的端面上设置凸块,以通过凸块和卡槽的卡合实现各分板11之间的相对定位。
[0018]支撑板2的内沿可以叠放在拆卸板I外沿上,并通过多个螺栓3穿过支撑板2和拆卸板I将两者螺接固定在一起;支撑板2的外沿朝与拆卸板I相反的一侧凸出形成挡边21,在这里,是指整个挡边21偏离支撑板2的内沿,即挡边21的底面与拆卸板I偏离形成间隙,且挡边21底面距离拆卸板I的第一距离可以根据齿轮4与轴承的轴向距离和需使用的液压千金顶的高度来确定。
[0019]支撑板2的中心孔直径大于拆卸板1,以保证支撑板2的中心孔内侧面与拆卸板I顶面之间可围成用于容置轴承5的空间。进一步地,还可以在拆卸板I的顶面、对应中心孔的周围开设凹槽,凹槽的槽壁可与支撑板2的中心孔对齐,以为轴承5的预留足够空间的同时,还保证拆卸板I与支撑板2固定连接处的强度。
[0020]利用本实施例的铁路机车抱轴承箱齿轮侧轴承拆卸装置拆卸齿轮侧轴承的过程可以为,将分板11套设在齿轮4的安装部上、对应轴承5 —端的位置,以形成圆环状的拆卸板1,并使该拆卸板I围绕在齿轮4的安装部外侧并抵顶在轴承5的内圈上;然后,将支撑板2以挡板21远离拆卸板I的方式同轴放置在拆卸板I上,再利用螺栓3将支撑板2和拆卸板I固定连接成一体;最后,在拆卸板I外围、且在支撑板2的挡边21和齿轮4之间放置至少两个液压同步千斤顶42,并使每个液压同步千斤顶42沿齿轮4或轴承5的轴向设置,即液压同步千斤顶42的一端抵顶在挡板21的底面上、另一端抵顶在齿轮4的端面上;此时,再驱动液压同步千斤顶42升起,则在液压同步千斤顶的支撑力作用下推动支撑板2逐渐远离齿轮4,进而拆卸板I随之带动轴承5的内圈远离齿轮4,实现轴承内圈的拆卸。
[0021]本实施例提供的铁路机车抱轴承箱齿轮侧轴承拆卸装置,可在不拆卸从动齿轮的情况下,安全拆卸轴承内圈;并且,由于拆卸板对轴承内圈的作用力均勻地作用在内圈的端面上,有效避免了拆卸时拉伤轴承内圈与车轴配合面,操作方便易行,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
[002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铁路机车抱轴承箱齿轮侧轴承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环状的拆卸板,所述拆卸板包括至少两个圆弧状的分板,且相邻的所述分板之间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呈一体;所述拆卸板上同轴套设圆环状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沿与所述拆卸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外沿朝背离所述拆卸板所在一侧凸起形成挡边,且所述挡边位于所述拆卸板外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机车抱轴承箱齿轮侧轴承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板包括两个分板,两个所述分板首尾拼接形成所述圆环状的拆卸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铁路机车抱轴承箱齿轮侧轴承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中心孔直径大于所述拆卸板,所述挡边底面距离所述拆卸板第一距离。
【文档编号】B23P19/027GK203471285SQ201320607412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9日
【发明者】张福利, 姜宏亮, 马中云 申请人: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