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油管矫直的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04285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铜油管矫直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铜油管矫直的装置,所述矫直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矫直部件、连接支架、和固定座,所述至少一个矫直部件安装在所述连接支架上,所述连接支架被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金属管体能够被插入所述矫直部件,并在其中被矫直,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部件包括位置调节装置和两组辊轮;所述两组辊轮这样布置:所述第一作用线是一条直线,且所述第二作用线也是一条直线,并且所述两作用线相互平行且它们之间的距离基本等于所述金属管体的外径;所述两作用线的中心线与所述笔直的金属管体的中心线重合。本实用新型的矫直装置无需额外的动力源,人工可以操作,能够保证油管的笔直度。
【专利说明】铜油管矫直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管体的矫直装置(B21D 3/21),特别用于在机床装配过程中油路布线时,铜油管的矫直,以达到装配的整体布局美观的效果。

【背景技术】
[0002]由于通常采购回来的铜油管都是成卷状的,在机床装配的时候,油路布线的过程中,往往油管不是很直,有点弯曲,导致整体的布局不美观,故设计了该装置用于8mm的油管矫直。
[0003]专利文献CN202447433U公开一种管材矫直机,包括机身和矫直机构,矫直机构包括若干固定辊和浮动辊,浮动辊和固定辊之间留有可容纳管材穿过的空腔,固定辊的辊轴和浮动辊的辊轴上均设有传动齿轮,各传动齿轮与传动轴系传动连接;浮动辊两两成对设置,每对浮动辊上的传动齿轮之间啮合设置有一个中间齿轮,中间齿轮的齿轮轴上套装有定位板,定位板与相应一侧的中间齿轮的齿轮轴相连接,机身上还螺纹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一端与调节手柄相连接,调节杆另一端与螺杆一端螺纹连接,螺杆另一端与连杆一端相铰接,连杆另一端与定位板相铰接。转动调节手柄,可方便调节浮动辊与对应的固定辊之间的间隙,以适应不同管材的矫直加工。在该专利文献中使用了大量的传动齿轮和传动轴系,适合电动工作。
[0004]专利文献CN202411154U公开一种不锈钢管矫直机,包括机身,设置在机身上的上、下两排相互错置的辊轮,上排辊轮设置在可上下滑动的滑块上,该滑块的上端与一调节其高度的螺杆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排辊轮设置在可上下滑动的滑块上,该滑块的上端与一调节其高度的螺杆连接,这种结构,可以根据待矫直的不锈钢管的弯曲程度及壁厚,调整上排辊轮的下压量,从而提高矫直精度。所述不锈钢管矫直机只能在一个直径方向上实施校直。
[0005]专利文献CN202045213U公开一种铜及铜合金管棒坯的七辊矫直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矫直机底座和安装在所述矫直机底座上的张力柱,在所述矫直机底座安装有导向辊和矫直辊组,所述矫直辊组包括3组矫直辊对,每组矫直辊对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两个矫直辊;每个位于上面的矫直辊通过上辊传动万向节与上辊传动减速机连接,每个位于下面的矫直辊通过下辊传动万向节与下辊传动减速机连接,并且所述上辊传动减速机和上辊传动电机连接,所述下辊传动减速机和下辊传动电机连接。所述铜及铜合金管棒坯的七辊矫直设备过于复杂,不适合机械设备的安装与维护过程中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取代使用传统的手工拨直油管的方法,以缩短矫直时间及降低操作者的难度。
[0007]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提出金属管体的矫直装置来实现,将该金属管体的矫直装置固定在桌面上,并将成卷状的铜油管塞进去,来回的拉动,就能将该油管由弯曲的形状拉直。
[0008]本实用新型提出金属管体的矫直装置,所述金属管体特别是铜油管,所述矫直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矫直部件、连接支架、和固定座,所述至少一个矫直部件安装在所述连接支架上,所述连接支架被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金属管体能够被插入所述矫直部件,并在其中被矫直,其特征在于:
[0009]所述矫直部件包括位置调节装置和两组辊轮;
[0010]每组辊轮包括至少两个辊轮,所述两组辊轮位于所述被插入的金属管体的两侧,并且所述两组辊轮中的每个辊轮都与所述金属管体的外表面接触;
[0011]所述两组辊轮中的第一组辊轮的与所述金属管体的外表面相接触的接触点的连线构成第一作用线,且所述两组辊轮中的第二组辊轮的与所述金属管体的外表面相接触的接触点的连线构成第二作用线;
[0012]所述两组辊轮这样布置:所述第一作用线是一条直线,且所述第二作用线也是一条直线,并且所述两作用线相互平行且它们之间的距离基本等于所述金属管体的外径;
[0013]所述两作用线的中心线与所述笔直的金属管体的中心线重合;
[0014]所述位置调节装置能够根据所述金属管体的外径的大小调节所述两组辊轮的两作用线之间的距离。
[0015]本实用新型的矫直装置非常适合机床装配工在组装机床时对要安装的铜油管进行校直。它无需额外的动力源,人工可以操作,能够保证油管的笔直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优点和特性通过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得以更好的理解,附图中: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管体的矫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管体的矫直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按图2的A-A剖切线的剖视图。
[0020]在附图中,不同的元件使用不同的数字标记,相同的元件使用相同的数字标记,其中:
[0021]
1_角板_
2_第一活动块_
3~蛋二固定侧板—
4_手柄_
5_第一固定板_
6~I二固定侧板—
I_W_
8_mu_
9_调节块_
_定位板_

Τ?~辊轮
Ti—輛轮轴石一蓮接支架
14 固定座_
FI螺母
18I螺钉
19长槽孑L_
90~ 曹孔-螺钉组件—

—矫直部件
Τ?ΓΒ 二矫直部件
120~第一、第二两作用线的中心线
i蛋=I乍用线
122第二作用线_
170螺杆-螺母组件_
191 导向柱_

192~导向孔
?属管体—
210金属管体的中心线_

I导部件
10001矫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参照图1至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实施方式,金属管体200的矫直装置1000包括至少一个矫直部件110、连接支架13、和固定座14,所述至少一个矫直部件110安装在所述连接支架13上,所述连接支架13被固定在所述固定座14上,所述金属管体能够被插入所述矫直部件110,并在其中被矫直,其特征在于:
[0023]所述矫直部件包括位置调节装置和两组辊轮;
[0024]如图1或图2所示,每组辊轮包括至少两个辊轮12,所述两组辊轮位于所述被插入的金属管体200的两侧,并且所述两组辊轮中的每个辊轮12都与所述金属管体的外表面接触;
[0025]如图1所示,所述两组辊轮中的第一组辊轮的与所述金属管体的外表面相接触的接触点的连线构成第一作用线121,且所述两组辊轮中的第二组辊轮的与所述金属管体的外表面相接触的接触点的连线构成第二作用线122 ;
[0026]在图1中可以看出,所述两组辊轮这样布置:所述第一作用线121是一条直线,且所述第二作用线122也是一条直线,并且所述两作用线相互平行且它们之间的距离基本等于所述金属管体200的外径;
[0027]所述两作用线121、122的中心线120与所述金属管体200的中心线210重合;
[0028]所述位置调节装置能够根据所述金属管体的外径的大小调节所述两组辊轮的两作用线之间的距离。
[0029]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管体的矫直装置主要用于在机器的装配过程中对铜油管进行矫直,因此,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能够安装在工作台上是设计的主要目标。因为铜油管在机器中使用量并不相同,电动力对本实用新型的矫直装置来说不是必要的,而且铜油管比较软,机床装配工更愿意在安装铜油管时能够方便地手动使用矫直装置,以便需要时就能快速地得到一段直的铜油管,而没有开机和停机的麻烦。因此,对本实用新型的矫直装置来说,动力装置不是必需的。当然,在需要大量且频繁地使用铜油管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矫直装置也可以配有动力源例如电力源,实现所述位置调节装置的运动和/或辊轮的转动。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如何将动力源加装到所述的矫直装置中,但这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这里不再详述。
[0030]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矫直装置也可以用于其它种类的金属管体的矫直,例如铝管、细铁管等软金属制成的管。可以合适地定义,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金属管具有以下特点:
[0031]I由可塑性良好的软金属制成;
[0032]I管径与其长度相比很小;
[0033]I在一个人或两个人的人力范围内能够实现弯曲与校直。
[0034]因此本实用新型涉及由软金属制成的管体的矫直装置。
[0035]在图1和图2的矫直装置的实施例中,矫直装置1000包括两个矫直部件100、110。在图1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第一矫直装置100的具体组成零部件。第一组辊轮由两个辊轮构成,从图1的图面来看,第一组辊轮位于所述管体200的上方。第二组辊轮由三个辊轮构成,从图1的图面来看,第二组辊轮位于所述管体200的下方。所述第一组辊轮安装在第一活动块2上,所述第二组辊轮安装在第一固定板5上。所述第一活动块2通过螺杆-螺母组件170活动地与所述第一固定侧板3连接,且所述第一固定板5通过长槽孔-螺钉组件90固定地安装在连接支架13上。如图1所示,所述矫直部件100的第一组辊轮可以通过所述螺杆-螺母组件170调整位置,从而实现对不同直径的管体的校直。同样地,所述矫直部件100的第二组辊轮可以通过所述长槽孔-螺钉组件90调整位置,从而实现对不同直径的管体的校直。
[0036]从图1和图3中可以看到,所述矫直部件100还包括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包括导向柱191,并且所述第一活动块2具有导向孔192 ;在所述螺杆7在所述螺母17中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一活动块2运动的情况下,所述导向柱191在所述导向孔192中引导所述第一活动块2的运动。
[0037]因此,在第一矫直部件100中公开了位置调节装置的两个具体实施例。
[0038]如图1所示,按照所述位置调节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所述位置调节装置包括:螺杆-螺母组件170、第一固定侧板3和第一活动块2 ;所述螺杆7的靠近所述金属管体的一端安装有所述第一活动块2,并且,所述矫直部件的两组辊轮中的第一组辊轮安装在所述活动块2上;所述螺母17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侧板3上,且所述第一固定侧板3 ;6被固定在所述连接支架13上;所述螺杆7在所述螺母17中的转动能够带动所述活动块2作远离或靠近所述金属管体的往复运动,因而所述矫直部件的两组辊轮之间的距离能够被调整。
[0039]有利地,所述螺杆7可以由手柄4来操作。
[0040]如图1所示,按照所述位置调节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所述位置调节装置包括长槽孔-螺钉组件90。
[004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的矫直装置还可使用其它种类的位置调节装置,例如,缸体-活塞组件。当然,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合适的位置调节装置,或者未来技术中的可用的位置调节装置,在法律规定之内,这都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和保护范围。
[0042]如图1至3所示,连接支架13和固定座14的结构和形状可以有诸多变化,只要能保证所述矫直部件正确地安装在其上,并且各个矫直部件形成正确的串联关系。
[0043]在图2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第二矫直部件110的具体组成零部件。第一组辊轮由两个辊轮构成,从图2的图面来看,第一组辊轮位于所述管体200的上方。第二组辊轮由三个辊轮构成,从图2的图面来看,第二组辊轮位于所述管体200的下方。所述第一组辊轮安装在第二活动块上,所述第二组辊轮安装在第二固定侧板6上。所述第二活动块通过螺杆-螺母组件170活动地与所述第二固定侧板6连接,且所述第二固定侧板6通过长槽孔-螺钉组件90固定地安装在连接支架13上。如图2所示,所述矫直部件110的第一组辊轮可以通过所述螺杆-螺母组件170调整位置,从而实现对不同直径的管体的校直。同样地,所述矫直部件110的第二组辊轮可以通过所述长槽孔-螺钉组件90调整位置,从而实现对不同直径的管体的校直。
[0044]作为变型,如图2所示,第二矫直部件110可以包括第一组辊轮、第二组辊轮和位置调节装置。第一组辊轮由三个辊轮构成,从图2的图面来看,第一组辊轮位于所述管体200的上方。第二组辊轮由四个辊轮构成,从图2的图面来看,第二组辊轮位于所述管体200的下方。所述第一组辊轮安装在两个第二活动块上,所述第二组辊轮安装在第二固定侧板6上。所述第二活动块通过螺杆-螺母组件170活动地与所述第二固定侧板6连接,且所述第二固定侧板6通过长槽孔-螺钉组件90固定地安装在连接支架13上。如图2所示,所述矫直部件110的第一组辊轮可以通过所述螺杆-螺母组件170调整位置,从而实现对不同直径的管体的校直。同样地,所述矫直部件110的第二组辊轮可以通过所述长槽孔-螺钉组件90调整位置,从而实现对不同直径的管体的校直。
[0045]在所述第二矫直部件110的该实施变型中,第一组辊轮由两个位置调整装置来操作,并由两个不同的导向部件来引导。如图2所示,所述两个位置调整装置都采用螺杆-螺母组件的形式。
[0046]在图2和图3中,第一导向部件包括定位板10,并且第二活动块就是调节块9 ;在所述螺杆7在所述螺母17中的转动带动所述调节块9运动的情况下,所述定位板10引导所述调节块9的运动。
[0047]在图2和图3中,所述第二导向部件包括导向柱191,并且所述活动块2具有导向孔192 ;在所述螺杆7在所述螺母17中的转动带动所述活动块2运动的情况下,所述导向柱191在所述导向孔192中引导所述活动块2的运动。
[0048]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还可使用其它类型的导向部件,例如燕尾槽-滑轨组件、三角槽-滑轨组件等。
[0049]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注意到,要实现管体矫直,就必须保证每组辊轮与所述管体的接触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经过所述矫直装置加工过的管体才可保证是笔直的。也就是说,所述矫直部件100、110的所述两组辊轮11这样布置:其第一组辊轮与所述管体的接触点的连线形成第一作用线121且所述第一作用线121是一条直线,同样地其第二组辊轮与所述管体的接触点的连线形成第二作用线122且所述第二作用线也是一条直线,并且所述两作用线相互平行且它们之间的距离基本等于所述金属管体的外径。在所述管体得到矫直后,所述两作用线121、122的中心线120与所述金属管体的中心线210重合。
[0050]根据上述主要实施方式,为了对不同直径的管体进行矫直,只需对所述位置调节装置进行操作,以适合不同直径的管体。
[0051]作为变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矫直装置包括多个矫直部件100 ;110,所述多个矫直部件沿所述金属管体轴线方向这样串联地布置:所述各个矫直部件的两组辊轮的两作用线121,122的中心线120彼此重合,并且,所述各个矫直部件围绕所述金属管体在周向上按角度彼此错开地安置。
[0052]也就是说,可以串联地布置三个如图1所示的矫直部件100,它们围绕所述金属管体在周向上按120°角度彼此错开地安置。同样地,可以串联地布置四个如图1所示的矫直部件100,它们围绕所述金属管体在周向上按90°角度彼此错开地安置。这样的布置适合对需要长度较大的管段进行矫直。
[0053]优选地,如图1和2所示,所述矫直装置包括两个矫直部件100 ; 110,所述两个矫直部件这样串联地布置:所述各个矫直部件的两组辊轮11的所述两作用线121,122的中心线120彼此重合,并且,所述各个矫直部件围绕所述金属管体在周向上按90°角度彼此正交错开地安置。
[0054]为了保证所述各个矫直部件的两组辊轮的两作用线121,122的中心线120彼此重合,可以这样操作各个位置调节装置:将一根笔直的与待矫直的管体等直径的管体插入所述矫直装置1000中;然后操作各个位置调节装置,使得各个辊轮与所述管体接触;最后抽出所述笔直的管体。通过这样的校正方式,无论多少个矫直部件串联地连接在一起,都能很好地保证各个矫直部件的两组辊轮的两作用线121,122的中心线120彼此重合。
[0055]优选地,如图1和2所示,在所述矫直部件100中,所述两组辊轮中的第一组包括两个辊轮11,且其第二组包括三个辊轮11,其中,所述第二组辊轮的三个辊轮11按相等间隔地均匀排列;并且,所述两组辊轮这样布置:所述第一组辊轮的各个辊轮11的圆心相应地位于在所述第二组辊轮的相邻的两个辊轮11的圆心之间的连线的中垂线上。辊轮的这样的布置既使得整个装置美观,也保证所述金属管体受力均匀。
[0056]优选地,所述辊轮11能够相对于其自身的中心线转动。这样可以减少所述金属管体来回运动的阻力。如图3所示,所述辊轮11具有滚动轴承。所述辊轮11通过辊轮轴12和螺钉安装在活动块、或固定板上。当然,所述辊轮11也可以是固定不动的。
[0057]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辊轮11在其外周上具有凹槽,所述凹槽在所述辊轮的直径剖面上为圆弧形。这样在校直所述管体时容易控制管体的运动方向,保证管体不会偏离。
[0058]有利地,如图2所示,所述矫直装置还包括引导部件300 ;所述引导部件300具有至少一对辊轮11,所述辊轮对的两辊轮11的圆心之间的连线垂直于所述金属管体的中心线210。所述引导部件有利于管体插入所述矫直装置中。
[0059]可以注意到,正如上文所述,所述引导部件300也可看作为矫直部件110的一部分,因此所述引导部件的辊子的配置也要满足上述矫直部件110的辊子的配置要求。
[0060]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机械装配过程中矫直铜油管的专用装置,该装置包括:角板、活动块、侧板、手柄、固定板、螺杆等,将该装置固定在桌面上,并将成卷状的铜油管塞进去,来回的拉动,就能将该油管由弯曲的形状拉直。
[0061]如图所示,将各零件按图先分别进行部装,然后总的组装在固定座14上,最后将固定座用螺钉固定在一工作台上,此时将成卷的油管稍微的拉直,量出所需长度,用割管器割断,然后塞进连接支架13的洞口内,往前推铜管,并来回的前后拉,从而实现工件的矫直。
[0062]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和/或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铜油管矫直的装置,金属管体(200)如铜油管,所述矫直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矫直部件(100 ;110)、连接支架(13)、和固定座(14),所述至少一个矫直部件(100 ;110)安装在所述连接支架(13)上,所述连接支架(13)被固定在所述固定座(14)上,所述金属管体能够被插入所述矫直部件,并在其中被矫直,其特征在于: 所述矫直部件包括位置调节装置和两组辊轮; 每组辊轮包括至少两个辊轮(11),所述两组辊轮位于所述被插入的金属管体的两侧,并且所述两组辊轮中的每个辊轮(11)都与所述金属管体的外表面接触; 所述两组辊轮中的第一组辊轮的与所述金属管体的外表面相接触的接触点的连线构成第一作用线(121 ),且所述两组辊轮中的第二组辊轮的与所述金属管体的外表面相接触的接触点的连线构成第二作用线(122); 所述两组辊轮(11)这样布置:所述第一作用线是一条直线,且所述第二作用线也是一条直线,并且所述两作用线相互平行且它们之间的距离基本等于所述金属管体的外径; 所述两作用线的中心线(120)与所述笔直的金属管体的中心线(210)重合; 所述位置调节装置能够根据所述金属管体的外径的大小调节所述两组辊轮的两作用线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矫直部件(100 ;110),所述至少两个矫直部件沿所述金属管体轴线方向这样串联地布置:所述各个矫直部件的两组辊轮的两作用线(121,122)的中心线(120)彼此重合,并且,所述各个矫直部件围绕所述金属管体在周向上按角度彼此错开地安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矫直部件(100)中,所述两组辊轮中的第一组包括两个辊轮(11),且其第二组包括三个辊轮(11 ),其中,所述第二组辊轮的三个辊轮(11)按相等间隔地均匀排列;并且,所述两组辊轮这样布置:所述第一组辊轮的各个辊轮(11)的圆心相应地位于在所述第二组辊轮的相邻的两个辊轮(11)的圆心之间的连线的中垂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11)能够相对于其自身的中心线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11)在其外周上具有凹槽,所述凹槽在所述辊轮的直径剖面上为圆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装置包括:螺杆-螺母组件(170)、固定侧板(3 ;6)和活动块(2);所述螺杆(7)的靠近所述金属管体的一端安装有所述活动块(2),并且,所述矫直部件的两组辊轮中的一组辊轮安装在所述活动块(2)上;所述螺母(17)被布置在所述固定侧板(3 ;6)上,且所述固定侧板(3 ;6)被固定在所述连接支架(13)上;所述螺杆(7)在所述螺母(17)中的转动能够带动所述活动块(2)作远离或靠近所述金属管体的往复运动,因而所述矫直部件的两组辊轮之间的距离能够被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装置是长槽孔-螺钉组件(9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装置还包括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包括定位板(10),并且所述活动块是调节块(9);在所述螺杆(7)在所述螺母(17)中的转动带动所述调节块(9)运动的情况下,所述定位板(10)引导所述调节块(9)的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装置还包括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包括导向柱(191),并且所述活动块(2)具有导向孔(192);在所述螺杆(7)在所述螺母(17)中的转动带动所述活动块(2)运动的情况下,所述导向柱(191)在所述导向孔(192)中引导所述活动块(2)的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装置包括两个矫直部件(100 ;110),所述两个矫直部件这样串联地布置:所述各个矫直部件的两组辊轮(11)的所述两作用线(121,122)的中心线(120)彼此重合,并且,所述各个矫直部件围绕所述金属管体在周向上按90°角度彼此正交错开地安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部件(100;110)还包括引导部件(300);并且,所述引导部件(300)具有至少一对辊轮(11),所述辊轮对的两辊轮(11)的圆心之间的连线垂直于所述金属管体的中心线(210)。
【文档编号】B21D3/05GK203944673SQ201320734893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0日
【发明者】姚宏峰, 王月云 申请人:扬州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