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夹持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18507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手动夹持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动夹持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上表面上的夹持件;且所述夹持件为双层圆柱结构,所述夹持件的内层为中间具有通孔的圆台且该圆台由沿轴截面方向分离的多块扇形柱体组成,所述圆台远离所述底座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圆台设置于所述底座一端的直径,所述夹持件的外层为套合在所述内层上的圆筒状结构,且所述外层的内径大于所述内层中设置于所述底座一端的外径,并小于所述内层中远离所述底座一端的外径;所述内层与所述底座固接,所述内层与外层之间为螺纹连接。通过设置具有双层圆柱结构的夹持件,从而使得在旋转所述外层圆筒向上移动时,实现夹持功能,且当旋转所述外层圆筒向下移动时,会松开夹持的加工件。
【专利说明】手动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及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手动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日常加工过程中,因很多加工件在加工中需要对其进行精确定位加工,因而需 要对该加工件进行定位,以保证其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出现移动的情况。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很多小加工件因其在加工过程中,仅靠人为手工对其进行定位显然不可能达到精确定位的 要求。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很多加工件的加工通常都是人为凭感觉对其进行定位并加工,从 而导致在实际生产中,因操作人员熟练程度等因素,使得每个人生产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甚至产生较多的残次品,进而给生产带来巨大的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很多加工件是通过人为感 觉对其进行定位并加工,从而出现因操作人员熟练度等差异,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甚至 出现大量残次品的现象,从而提供一种可手动对加工件进行精确定位的手动夹持装置,以 避免人为定位的不准确。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手动夹持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底座和设 置于所述底座上表面上的夹持件;且所述夹持件为双层圆柱结构,所述夹持件的内层为中 间具有通孔的圆台且该圆台由沿轴截面方向分离的多块扇形柱体组成,所述圆台远离所述 底座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圆台设置于所述底座一端的直径,所述夹持件的外层为套合在所 述内层上的圆筒状结构,且所述外层的内径大于所述内层中设置于所述底座一端的外径, 并小于所述内层中远离所述底座一端的外径;所述内层与所述底座固接,所述内层与外层 之间为螺纹连接。
[0005] 优选地,所述内层圆台分离为3-5块扇形柱体。
[0006] 优选地,所述通孔为圆柱形通孔。
[0007] 优选地,所述扇形柱体为二级阶梯状结构,且靠近通孔一侧的阶梯高度低于远离 通孔的阶梯高度。
[0008] 优选地,所述外层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手柄。
[0009]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螺孔。
[0010]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2个螺孔,且所述螺孔设置于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两端。
[0011] 本发明通过设置具有双层圆柱结构的夹持件,且所述夹持件的内层圆台为沿轴截 面方向分离的多块扇形柱体拼合而成,且将所述圆台远离底座一端的直径设置为大于所述 圆台设置于所述底座一端的直径,且在该圆台外部设置一个内径介于所述圆台中靠近所述 底座一端和远离所述底座一端的外径的圆筒状结构,且将内部圆台与所述底座固接,从而 使得在旋转所述外层圆筒向上移动时,会使得夹持件向内缩紧,从而实现夹持功能,且当旋 转所述外层圆筒向下移动时,会使得夹持件向外扩张,从而松开夹持的加工件。
[0012]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 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手动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 附图标记说明
[0016] 1-底座 11-螺孔
[0017] 2-夹持件 21-内层
[0018] 22-外层 23-扇形柱体
[0019] 3-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 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0021]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是指当装置正常使 用时,其摆放位置的上方。
[002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动夹持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底座1和设置于所述底座1 上表面上的夹持件2 ;且所述夹持件2为双层圆柱结构,所述夹持件2的内层21为中间具 有圆柱形通孔的圆台且该圆台由沿轴截面方向分离的多块扇形柱体23组成,所述圆台远 离所述底座1 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圆台设置于所述底座1 一端的直径,所述夹持件2的外 层22为套合在所述内层21上的圆筒状结构,且所述外层22的内径大于所述内层21中设 置于所述底座1 一端的外径,并小于所述内层21中远离所述底座1 一端的外径;所述内层 21与所述底座1固接,所述内层21与外层22之间为螺纹连接。
[0023] 通过设置具有双层圆柱结构的夹持件2,且所述夹持件2的内层21圆台为沿轴截 面方向分离的多块扇形柱体23拼合而成,且将所述圆台远离底座1 一端的直径设置为大于 所述圆台设置于所述底座1 一端的直径,且在该圆台外部设置一个内径介于所述圆台中靠 近所述底座1 一端和远离所述底座1 一端的外径的圆筒状结构,且将内部圆台与所述底座 1固接,从而使得在旋转所述外层22圆筒向上移动时,会使得夹持件2向内缩紧,从而实现 夹持功能,且当旋转所述外层22圆筒向下移动时,会使得夹持件2向外扩张,从而松开夹持 的加工件。
[0024] 所述内层21圆台可以分离为多块扇形柱体23,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中,所述内层21圆台可分离为3-5块扇形柱体23。
[0025] 在本发明中,所述通孔可以为各种形状,例如长方体、椭圆柱等,当然,在本发明的 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可以设置为圆柱形通孔,以保证能满足对大多数加 工件夹持的需要。
[0026] 所述扇形柱体23可以为常规的扇形柱体23形状,当然,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 施方式中,所述扇形柱体23可以为二级阶梯状结构,且靠近通孔一侧的阶梯高度低于远离 通孔的阶梯高度,从而实现内部更易于夹持的效果。
[0027] 为了便于对该夹持装置进行操作,在本发明的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 外层22上还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手柄3。从实际使用及经济效益方面考虑,所述手柄3可 以为一个。
[0028] 为了使得该夹持装置可以便于摆放和固定,在本发明的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 中,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螺孔11,通过该螺孔11,使得其可以通过螺钉等固定于需 要摆放的位置上。在本发明的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1上可以设置有2个 螺孔11,且所述螺孔11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两端。
[0029]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内层21分离为3-5块扇形柱体23,同时在外部套合圆筒结 构,使得通过外层22上的手柄转动圆筒结构时,可以达到松开和夹紧的效果,从而对加工 件进行夹持,同时在底座1上表面两端分别设置螺孔11,进而使得该夹持装置可以通过螺 钉固接于需要固定的位置,从而更方便在固定点使用该夹持装置,进而实现了定位准确的 效果。
[0030]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 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 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31]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 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 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32]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 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
1. 一种手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底座(1)和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表 面上的夹持件(2);且 所述夹持件(2)为双层圆柱结构,所述夹持件(2)的内层(21)为中间具有通孔的圆台 且该圆台由沿轴截面方向分离的多块扇形柱体(23)组成,所述圆台远离所述底座(1) 一端 的直径大于所述圆台设置于所述底座(1) 一端的直径,所述夹持件(2)的外层(22)为套合 在所述内层(21)上的圆筒状结构,且所述外层(22)的内径大于所述内层(21)中设置于所 述底座(1) 一端的外径,并小于所述内层(21)中远离所述底座(1) 一端的外径; 所述内层(21)与所述底座⑴固接,所述内层(21)与外层(22)之间为螺纹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21)圆台分离为3-5块扇 形柱体(23)。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圆柱形通孔。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柱体(23)为二级阶梯状结 构,且靠近通孔一侧的阶梯高度低于远离通孔的阶梯高度。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2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手 柄⑶。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螺孔 (11)。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2个螺孔 (11),且所述螺孔(11)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两端。
【文档编号】B23Q3/06GK104097084SQ201410286559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4日
【发明者】陶清明, 查尚强, 陶善龙 申请人:芜湖求精紧固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