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轧生产线钢坯测长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33860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轧生产线钢坯测长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轧生产线钢坯测长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三个布置在入炉辊道正上方的冷热金属检测器和一个安装在入炉辊道电机尾端的旋转编码器,并且它们均由加热炉区控制系统控制;所述三个冷热金属检测器第一冷热金属检测器、第二冷热金属检测器和第三冷热金属检测器沿钢坯运行方向按照一定间距依次布置,所述第一冷热金属检测器与第二冷热金属检测器之间的间距为加热炉所能允许入炉的最短钢坯长度,所述第一冷热金属检测器与第三冷热金属检测器之间的间距为加热炉所能允许入炉的最长钢坯长度。该装置不仅可以方便准确的进行钢坯长度的测量,还可以进行超长及超短尺钢坯的判断和剔除,为钢坯在炉内精准定位及钢坯物料跟踪提供依据。
【专利说明】一种热轧生产线钢坯测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轧生产线钢坯测长装置,具体涉及热轧钢坯在进入加热炉进行二次加热前的测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热轧钢坯加热炉对入炉的钢坯长度有比较严格的要求,钢坯过长易划伤炉墙,钢坯过短无法在炉内准确定位,且严重浪费加热能力,无法满足轧机的产量要求,所以钢坯在装炉前须把钢坯长度信息监控并参与控制。超长及超短尺钢坯必须在入炉前进行剔除,只有满足长度要求的钢坯才能入炉并准确在炉内定位。精确的钢坯测长技术可以提高加热炉装钢效率,减少不同长度钢坯带来的误装,增加炉内装钢数量、充分发挥加热炉能力等。目前国内很多钢厂的钢坯测长装置,大多选用单一传感器进行测长,其计算公式就是辊的周长乘以辊滚动的圈数,辊每运行一圈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由于振动等原因),由于单一传感器需要辊滚动的圈数多,误差的累积量也就越大,就不利于测量精度。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轧生产线钢坯测长装置,该装置不仅可以方便准确的进行钢坯长度的测量,还可以进行超长及超短尺钢坯的判断和剔除,为钢坯在炉内精准定位及钢坯物料跟踪提供依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热轧生产线钢坯测长装置,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括三个布置在入炉辊道正上方的冷热金属检测器和一个安装在入炉辊道电机尾端的旋转编码器,并且它们均由加热炉区控制系统控制;所述三个冷热金属检测器第一冷热金属检测器、第二冷热金属检测器和第三冷热金属检测器沿钢坯运行方向按照一定间距依次布置,所述第一冷热金属检测器与第二冷热金属检测器之间的间距为加热炉所能允许入炉的最短钢坯长度,所述第一冷热金属检测器与第三冷热金属检测器之间的间距为加热炉所能允许入炉的最长钢坯长度。
[0006]所述旋转编码器位于第二冷热金属检测器和第三冷热金属检测器之间。
[0007]所述旋转编码器安装在最靠近第二冷热金属检测器的入炉辊道电机尾端。
[0008]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09]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热轧生产线钢坯测长装置,该装置在测长时大大减少了辊滚动的圈数,从而提高了测长的精度,该装置不仅可以方便准确的进行钢坯长度的测量,还可以进行超长及超短尺钢坯的判断和剔除,对于满足装炉要求的钢坯进行长度测量,为钢坯在炉内精准定位及钢坯物料跟踪提供依据。可以使钢坯在装炉之前进行长度信息监控并参与控制,使超长及超短尺钢坯在入炉前进行剔除;
[0010]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热轧生产线钢坯测长装置,该技术测量精度高,误差率小,可以提高装钢效率,减少不同长度钢坯带来的误装,增加炉内装钢数量、充分发挥加热炉能力等。而且由于投入较少,给生产带来很大便利,且方便控制,本实用新型在今后热轧项目设计中,易于被采用;
[0011]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热轧生产线钢坯测长装置,其中旋转编码器的位置越靠近第二冷热金属检测器其测量精度越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_第一冷热金属检测器;2_第二冷热金属检测器;3_第三冷热金属检测器;4_旋转编码器;5_入炉辊道;6_加热炉。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5]实施例1
[0016]如图1所示,一种热轧生产线钢坯测长装置,它主要包括三个布置在入炉辊道5正上方的冷热金属检测器(1,2,3)和一个安装在入炉辊道5电机尾端的旋转编码器4 (即用于换算钢坯被入炉辊道5带动平移的距离L3),并且它们均由加热炉区控制系统控制;所述三个冷热金属检测器(1,2,3)第一冷热金属检测器1、第二冷热金属检测器2和第三冷热金属检测器3沿钢坯运行方向按照一定间距依次布置,所述第一冷热金属检测器I与第二冷热金属检测器2之间的间距为加热炉6所能允许入炉的最短钢坯长度(即图中LI),所述第一冷热金属检测器I与第三冷热金属检测器3之间的间距为加热炉6所能允许入炉的最长钢坯长度(即图中L2)。
[0017]所述旋转编码器4位于第二冷热金属检测器2和第三冷热金属检测器3之间。
[0018]所述旋转编码器4安装在最靠近第二冷热金属检测器2的入炉辊道5电机尾端。
[0019]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三个冷热金属检测器(1,2,3)及旋转编码器4均采用4?20mA模拟量输出信号,信号传至加热炉区控制系统,并参与控制。
[0020]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入炉辊道5为成组控制,可以正反转且变频调速。
[0021]其中L1、L2根据加热炉6所能允许入炉的最短钢坯和最长钢坯确定。
[00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0023]I)钢坯测长:当第二冷热金属检测器2检测到钢坯头部时,旋转编码器4开始计数,当第一冷热金属检测器I检测到钢坯尾部时,旋转编码器4停止计数,钢坯长度L=L1+L3,测长精度为±10mm,并将信号传给加热炉区控制系统,为钢坯在炉内定位提供参数;
[0024]2)超短坯判定:当第二冷热金属检测器2检测到钢坯头部,同时第一冷热金属检测器I没有检测到钢坯的存在时,则认定为超短钢坯;该入炉辊道5减速至停止,然后反转将该超短钢坯运至钢坯剔废装置上进行剔除;
[0025]3)超长坯判定:当第三冷热金属检测器3检测到钢坯头部,同时第一冷热金属检测器I还检测到钢坯的存在时,则认定该坯为超长钢坯;该入炉辊道5减速至停止,然后反转将该超长钢坯运至钢坯剔废装置上进行剔除。
[0026]实施例2[0027]本实施例结合某已投产的100万吨热轧棒材生产线项目的具体规格,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8]按照上述一种热轧生产线钢坯测长装置(如图1所示),入炉辊道5数量为16个,间距1500mm,单独传动,减速电机16台,变频调速,功率3kW,转速为1450r/min,减速机DLR04-100。辊径Φ300πιπι,辊子线速度0.2~1.5m/s,辊道成组控制,可以正反转。
[0029]加热炉6允许入炉的最短钢坯长度LI为5.9m,最长钢坯长度L2为12.1m,正常情况下入炉的钢坯长度为6~12m,钢坯断面尺寸为160 X 160mm方坯,短尺坯(6m方坯)双排布料。
[0030]冷热金属检测器(1,2,3)为反馈反射型(检测角度、高度可调,冷却方式为水冷加风冷),发出可见红色及红外激光,可以对冷、热钢坯的到位进行精确检测,经光敏管接收放大后,反馈4~20mA模拟量输出信号至加热炉区控制系统,并参与控制。旋转编码器4为增量型,该编码器每转一圈对应的脉冲数为1024,反馈4~20mA模拟量输出信号至加热炉区控制系统,进行钢坯长度的测定计量。
[0031]按照实施例1中的工作过程,小于LI (5.9m)的钢坯为超短钢坯,大于L2 (12.1m)的钢坯为超长钢坯,超长和超短尺钢坯将不能入炉,辊道反转,将钢坯运输到剔除装置上进行剔除。只有大于LI (5.9!11),小于1^ (12.1m)的钢坯才能被精确测长并允许入炉。
[003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本实用新型的意图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热轧生产线钢坯测长装置,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括三个布置在入炉辊道(5)正上方的冷热金属检测器(I,2,3 )和一个安装在入炉辊道(5 )电机尾端的旋转编码器(4 ),并且它们均由加热炉区控制系统控制;所述三个冷热金属检测器(1,2,3)第一冷热金属检测器(I)、第二冷热金属检测器(2)和第三冷热金属检测器(3)沿钢坯运行方向按照一定间距依次布置,所述第一冷热金属检测器(I)与第二冷热金属检测器(2)之间的间距为加热炉(6)所能允许入炉的最短钢坯长度,所述第一冷热金属检测器(I)与第三冷热金属检测器(3)之间的间距为加热炉(6)所能允许入炉的最长钢坯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轧生产线钢坯测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编码器(4)位于第二冷热金属检测器(2)和第三冷热金属检测器(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轧生产线钢坯测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编码器(4)安装在最靠近第二冷热金属检测器(2)的入炉辊道(5)电机尾端。
【文档编号】B21B38/04GK203764648SQ201420088567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8日
【发明者】崔海伟, 闵威, 王伟, 王一琛 申请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