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凸焊下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8923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凸焊下电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凸焊下电极,包括下电极定位座,下电极定位座内设有第一绝缘套,下电极定位座上设有易损过渡垫,易损过渡垫的上端面设有钢质固定套;钢质固定套、易损过渡垫和下电极定位座通过连接螺栓连接,钢质固定套上端面和内侧壁设有第二绝缘套,第二绝缘套的内径大于易损过渡垫的内径。该新型凸焊下电极可降低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降低库存,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利润价值。
【专利说明】-种新型凸焊下电极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凸焊焊接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凸焊下电极。

【背景技术】
[0002] 凸焊焊接工艺在汽车行业内有着广泛的应用,凸焊电极作为焊接过程中直接与板 材和标准件接触的易耗品,其设计结构灵活多样,但不同的凸焊电极结构会对产品焊接质 量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凸焊电极的使用寿命。因此,在保证产品焊接质量的前 提下,尽可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一直是凸焊工艺领域中,尤其是汽车行业内中被关注的一项 重要课题。目前汽车行业中常见的情况是普通凸焊组件一次焊接过程中只在板材单侧凸焊 标准件,或是板材双侧凸焊形式。电极在多次使用后,其与零件的接触表面会产生一层氧化 层,夹杂着油污与焊接飞溅的混合污物,对焊接电流的导通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对凸焊产品 标准件的焊接强度带来风险。因此,凸焊下电极需根据实际情况,在生产规定数量产品后进 行返修,将其上表面的氧化层切削掉,重新露出金属固有光泽,恢复其最佳焊接使用状态。 当经有限次数返修后电极本体高度降低,结构及性能将不能满足使用条件,电极只能做报 废处理。因此下电极需整体采购备用,存货资金占用较多。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凸焊下电极,将现 有凸焊下电极结构构设计中留有可返修的加工余量替换成可快速更换易损过渡垫,有效延 长凸焊下电极使用寿命。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0005] -种新型凸焊下电极,包括下电极定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电极定位座内具有 柱型腔,所述柱形腔的内壁设有第一绝缘套,所述第一绝缘套为桶体装,所述桶体的下端置 于柱形腔内,桶体的上端沿高出所述柱形腔;所述下电极定位座上设有易损过渡垫,所述易 损过渡垫的内径与柱形腔的内径相匹配,外径与下电极定位座的外径相匹配,所述桶体的 上端沿与所述易损过渡垫的上端面水平;所述易损过渡垫的上端面设有钢质固定套,所述 钢质固定套的内径大于所述柱形腔的内径,所述钢质固定套的外径与易损过渡垫的外径相 匹配,所述钢质固定套、易损过渡垫和下电极定位座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所述钢质固定套上 端面和内侧壁设有第二绝缘套,所述第二绝缘套的内径大于所述柱形腔的内径。
[0006] 所述易损过渡垫厚度为4mm?10mm,可双面使用。
[0007] 所述第一绝缘套与所述第二绝缘套为同一种绝缘材质。
[0008] 所述易损过渡垫的材质与所述下电极定位座的材质相同或相近。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0010]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凸焊下电极,将原本用于返修的加工余量设计成可 快速更换的同材质易损过渡垫,有效延长下电极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产品的生产制造成 本,降低库存。
[0011] 2.易损过渡垫厚4mm-10mm左右,当一面磨损后,生产操作人员可自行拆卸,调换 为另一面,安装完毕后继续下一个频次内的生产焊接,简单便捷,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企业 创造出更大的利润价值。
[0012]3、通过在钢质固定套上端面及内侧壁设置第二绝缘套,避免了标准件漏装后依然 将另一标准件误焊在其板材上的情况。第二绝缘套使得板材没能直接接触导电体,进而电 流不会导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单侧凸焊组件示意图。
[0014] 图2是双侧凸焊组件示意图。
[0015] 图3A为装有标准件时进行双侧凸焊组件的示意图
[0016] 图3B为现有技术中漏装标准件时,钢质衬套作为电流导体形成导通回路完成误 焊接过程示意图。
[0017] 图4是现有技术中达到返修极限的凸焊电极的示意图。
[0018]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凸焊下电极机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凸焊下电极在实际工作中漏装标准件时,电极与板材 接触时电流不导通的示意图。
[0020] 附图标记列示如下:1-第一标准件,2-板材,3-第二标准件,4-第三标准件,5-返 修极限刻度线,6-第一绝缘套,7-第二绝缘套,8-连接螺栓,9-钢质固定套,10-易损过渡 垫,11-下电极定位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0022] 图1所示为单侧凸焊组件即在一次焊接过程中只在板材2的单侧凸焊第一标准件 1。图2所示为双侧凸焊组件即在板材2的双侧通过上下电极作用同时将第二标准件3与 第三标准件4分别焊接在板材2的两侧。图3A为装有第三标准件4时进行双侧凸焊组件 的示意图。图3B为由于人工失误,将第三标准件4漏装时,钢质衬套作为电流导体,形成导 通电路,完成误焊接的过程。
[0023] 凸焊下电极在多次使用后,其与零件的接触表面会产生一层氧化层,夹杂着油污 与焊接飞溅的混合污物,对焊接电流的导通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对凸焊产品标准件的焊接 强度带来风险。因此凸焊下电极需根据实际情况,在生产规定数量产品后进行返修,将其上 表面的氧化层切削掉,重新露出金属固有光泽,恢复其最佳焊接使用状态。目前凸焊下电极 的返修形式为将凸焊下电极本体直接进行切削加工,当经有限次数返修后凸焊下电极本体 高度降低,结构及性能将不能满足使用条件,当凸焊下电极达到返修极限时即如图4所示 达到返修极限刻度线5时,该凸焊下电极只能做报废处理,因此凸焊下电极需要整体采购 备用,存货资金占用较多。
[0024]而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凸焊下电极则避免了上述情况,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 一种新型凸焊下电极机构示意图,具有下电极定位座11,下电极定位座11内具有柱型腔, 所述柱形腔的内壁设有第一绝缘套6,所述第一绝缘套6为桶体装,所述桶体的下端置于柱 形腔内,桶体的上端沿高出所述柱形腔;所述下电极定位座11上设有易损过渡垫10,所述 易损过渡垫10的内径与柱形腔的内径相匹配,外径与下电极定位座11的外径相匹配,所述 桶体的上端沿与所述易损过渡垫10的上端面水平;所述易损过渡垫10的上端面设有钢质 固定套9,所述钢质固定套9的内径大于所述柱形腔的内径,所述钢质固定套9的外径与易 损过渡垫10的外径相匹配,所述钢质固定套8、易损过渡垫10和下电极定位座11通过连接 螺栓8连接,所述钢质固定套9上端面及内侧壁设有第二绝缘套7,所述第二绝缘套7的内 径大于所述柱形腔的内径。优选地,第一绝缘套6与所述第二绝缘套7为同一种绝缘材质。
[0025] 新型凸焊下电极将本应该返修的加工余量替换成可快速更换的同材质易损过渡 垫10,当易损过渡垫10磨损后,生产操作人员可自行拆卸,调换为另一面安装完毕后继续 下一个频次内的生产焊接,当再次达到更换频次后,将易损过渡垫10卸下重新更换一个新 的易损过渡垫10继续进行生产。如此结构改进,同一凸焊下电极可通过更换易损过渡垫10 达到快速恢复生产的目的,达到凸焊下电极无需进行返修的目的,只需将易损过渡垫作为 常规易损件采购备用即可,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加工成本。优选地,易损过渡垫10的厚度为 4mm?10_,可双面使用。优选地,易损过渡垫10的材质与下电极定位座11的材质相同或 相近。
[0026] 如图6所示为在实际工作中采用本实用新型凸焊下电极漏装标准件时,新型凸焊 下电极与板材接触时由于设有钢质固定套9上端面和内侧壁设有第二绝缘套7使得电流不 导通,不会发生误焊的情况。
[0027] 应当指出,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 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和实施例对本实用 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 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 涵盖在本实用新型创造专利的保护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 一种新型凸焊下电极,包括下电极定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电极定位座内具有 柱型腔,所述柱形腔的内壁设有第一绝缘套,所述第一绝缘套为桶体装,所述桶体的下端置 于柱形腔内,桶体的上端沿高出所述柱形腔;所述下电极定位座上设有易损过渡垫,所述易 损过渡垫的内径与柱形腔的内径相匹配,外径与下电极定位座的外径相匹配,所述桶体的 上端沿与所述易损过渡垫的上端面水平;所述易损过渡垫的上端面设有钢质固定套,所述 钢质固定套的内径大于所述柱形腔的内径,所述钢质固定套的外径与易损过渡垫的外径相 匹配,所述钢质固定套、易损过渡垫和下电极定位座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所述钢质固定套上 端面和内侧壁设有第二绝缘套,所述第二绝缘套的内径大于所述柱形腔的内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凸焊下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损过渡垫厚度为 4mm?10mm,可双面使用。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凸焊下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套与所述第 二绝缘套为同一种绝缘材质。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凸焊下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损过渡垫的材质与 所述下电极定位座的材质相同或相近。
【文档编号】B23K11/30GK203863208SQ201420208389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8日
【发明者】池福良, 周源 申请人:沈阳捷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