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拉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6400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拉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组合拉刀,包括依次连接的前柄部、前组合导向部、组合切削刃部、后导向部与后柄部,所述组合切削刃部包括圆拉齿与矩形键槽齿,所述圆拉齿与矩形键槽齿均安装在刀体上,其中圆拉齿在刀体周向布置,在刀体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键槽,所述矩形键槽齿镶入键槽内,并采用螺钉紧固。本实用新型是汽车零件制动器内孔及键槽精加工的专用工具,采用加工内孔的圆拉齿与加工键槽的矩形齿组合使用的工艺方法,使得此种刀具在应用过程中不仅工序集中,将内孔、键槽与倒角同时加工成形,而且保证了键槽相对内孔轴线的对称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专利说明】—种组合拉刀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刀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拉刀。

【背景技术】
[0002]拉刀是用于拉削的成形刀具。刀具表面上有多排刀齿,各排刀齿的尺寸和形状从切入端至切出端依次增加和变化。当拉刀作拉削运动时,每个刀齿就从工件上切下一定厚度的金属,最终得到所要求的尺寸和形状。拉刀常用于成批和大量生产中加工圆孔、花键孔、键槽、平面和成形表面等,生产率很高。拉刀按加工表面部位的不同,分为内拉刀和外拉刀;按工作时受力方式的不同,分为拉刀和推刀。
[0003]在汽车零件制动器内孔及键槽精加工时,内孔、键槽、及连接倒角需采用多种拉刀分序加工,键槽相对内孔的位置精度较差,且加工效率较低,不能满足工艺使用要求。
[0004]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拉刀,旨在解决在汽车零件制动器内孔及键槽精加工时,键槽相对内孔的位置精度较差,加工效率不高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组合拉刀,包括依次连接的前柄部、前组合导向部、组合切削刃部、后导向部与后柄部,所述组合切削刃部包括圆拉齿与矩形键槽齿,所述圆拉齿与矩形键槽齿均安装在刀体上,其中圆拉齿在刀体周向布置,在刀体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键槽,所述矩形键槽齿镶入键槽内,并采用螺钉紧固。
[0008]优选的,所述前组合导向部包括导向主体,导向主体与刀体固定连接,在导向主体上平行设置有导向侧支,导向侧支与矩形键槽齿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在组合切削刃部与后导向部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齿。
[0010]优选的,所述倒角齿的截面呈三角形,在后导向部上紧邻组合切削刃部的一端设置有齿槽,所述倒角齿的下端卡入齿槽内,在倒角齿上竖向设置有贯通的栓孔,螺栓穿过栓孔将倒角齿紧固在后导向部上。
[0011]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是汽车零件制动器内孔及键槽精加工的专用工具,采用加工内孔的圆拉齿与加工键槽的矩形齿组合使用的工艺方法,使得此种刀具在应用过程中不仅工序集中,将内孔、键槽与倒角同时加工成形,而且保证了键槽相对内孔轴线的对称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4]图3为图1的A-A截面图。
[0015]图4为图1的B-B截面图。
[0016]图5为图1的C-C截面图。
[0017]图6为图1的D-D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拉刀,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9]结合附图,一种组合拉刀,包括依次连接的前柄部1、前组合导向部2、组合切削刃部3、后导向部4与后柄部5。所述组合切削刃部3包括圆拉齿301与矩形键槽齿302,所述圆拉齿301与矩形键槽齿302均安装在刀体上,其中圆拉齿301在刀体周向布置,在刀体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键槽,所述矩形键槽齿302镶入键槽内,并采用螺钉6紧固。所述前组合导向部2包括导向主体,导向主体与刀体固定连接,在导向主体上平行设置有导向侧支,导向侧支与矩形键槽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圆拉齿301与矩形键槽齿302组合拉削方式,由圆拉齿301上开出键槽,将矩形键槽齿302镶入其中,并用螺钉6紧固,实现内孔与键槽的同时加工,保证键槽对内孔中心轴线的对称度。
[0020]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组合切削刃部3与后导向部4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齿303。所述倒角齿303的截面呈三角形,在后导向部4上紧邻组合切削刃部的一端设置有齿槽,所述倒角齿303的下端卡入齿槽内,在倒角齿303上竖向设置有贯通的栓孔,螺栓6穿过栓孔将倒角齿303紧固在后导向部4上。本实用新型通过附加倒角齿303,使得键槽与内孔连接处倒角一次成形,满足工艺要求。
[0021]另外,本实用新型组合拉刀前柄部1、后柄部5均与加工设备连接,按不同的连接方式可采用快换、插销等形式。组合拉刀在实际加工时由右向左移动进行,一次完成对零件加工部位的加工成形。根据所加工汽车零件的不同的内孔和键槽的不同大小要求,采取不同的直径大小与长短不同的组合拉刀。
[0022]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组合拉刀,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前柄部、前组合导向部、组合切削刃部、后导向部与后柄部,所述组合切削刃部包括圆拉齿与矩形键槽齿,所述圆拉齿与矩形键槽齿均安装在刀体上,其中圆拉齿在刀体周向布置,在刀体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键槽,所述矩形键槽齿镶入键槽内,并采用螺钉紧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组合导向部包括导向主体,导向主体与刀体固定连接,在导向主体上平行设置有导向侧支,导向侧支与矩形键槽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组合拉刀,其特征在于,在组合切削刃部与后导向部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齿的截面呈三角形,在后导向部上紧邻组合切削刃部的一端设置有齿槽,所述倒角齿的下端卡入齿槽内,在倒角齿上竖向设置有贯通的栓孔,螺栓穿过栓孔将倒角齿紧固在后导向部上。
【文档编号】B23D43/00GK204075371SQ201420367327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4日
【发明者】翟洪滨 申请人:长春一汽天奇精锐工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