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加工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9372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加工机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加工机床,属于机床【技术领域】,意在提供一种驱动力矩不受负载承载能力限制,切削铁屑及冷却液不会影响机床的传动精度与使用寿命的一种立式加工机床。包括床座、床身、鞍座、立柱、主轴箱和工作台,还包括三组电磁控制滑动装置,床身和工作台分别固定安装在床座上表面上,鞍座通过第一组电磁控制滑动装置水平前后滑动连接在床身的顶端面上,立柱通过第二组电磁控制滑动装置水平左右滑动连接在鞍座的顶端面上,主轴箱通过第三组电磁控制滑动装置竖直上下滑动连接在朝向工作台这侧的立柱侧端面上。
【专利说明】—种立式加工机床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加工机床。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结构的立式机床的X向运动为工作台左右移动,Y向运动为鞍座带动工作台前后移动,使得驱动力矩受到工件承重能力的负载影响,并且X向和Y向运动均布置于立式机床的切削区域内,切削铁屑及冷却液不可避免的会进入到立式机床的切削区域内,影响立式机床的传动精度与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立式机床存在驱动力矩受到负载承载能力的限制,以及切削铁屑及冷却液易进入到切削区域内而影响机床的传动精度与使用寿命的不足,提供一种驱动力矩不受负载承载能力限制,切削铁屑及冷却液不会影响机床的传动精度与使用寿命的一种立式加工机床。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立式加工机床,包括床座、床身、鞍座、立柱、主轴箱和工作台,还包括三组电磁控制滑动装置,床身和工作台分别固定安装在床座上表面上,鞍座通过第一组电磁控制滑动装置水平前后滑动连接在床身的顶端面上,立柱通过第二组电磁控制滑动装置水平左右滑动连接在鞍座的顶端面上,主轴箱通过第三组电磁控制滑动装置竖直上下滑动连接在朝向工作台这侧的立柱侧端面上。
[0006]本方案把工作台固定安装在床座上,驱动力矩不受负载影响,提高了传动精度的稳定性与工件承重能力。本方案把X向、Y向、Z向均布置于切削区域的上方,避免了切削铁屑及冷却液进入电磁控制滑动装置内而影响传动精度与使用寿命。打开对应的电磁控制滑动装置上的电磁开关即可移动对应机床的部件,关上对应的电磁控制滑动装置上的电磁开关即可锁定对应机床的部件,使用简单,安全实用,可靠性高。
[0007]作为优选,电磁控制滑动装置包括滑槽横截面呈“凸”字形的基座以及与基座的滑槽匹配的呈“T”字形的滑轨,滑轨滑动连接在基座的滑槽内,并在滑轨两侧方的基座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电磁铁固定孔和若干根垂直于滑轨的导向柱,还包括两块嵌入有永久磁铁的刹车块,在刹车块上设有与若干根导向柱匹配的导向孔,两块刹车块分别滑动连接在滑轨两侧方基座上的导向柱上,在刹车块与基座内侧壁之间的每根导向柱上分别套设有弹簧,在两个电磁铁固定孔内分别固定装有电磁铁,并且两个电磁铁串联连接。
[0008]本方案的电磁控制滑动装置结构简单,便于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高。当电磁开关通电后,电磁开关会产生磁场,电磁开关产生的磁场克服弹簧的阻力后把永久磁铁吸引过来,从而就使刹车块与滑轨脱离了接触,滑轨就可以在滑槽内自由滑动。当电磁开关断电后,电磁开关上的磁场消失,刹车块在弹簧的作用力下与滑轨紧密接触,滑轨就被牢固的固定住,使得滑轨不能滑动,从而锁定机床对应的部件。
[0009]作为优选,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刹车块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基座内侧壁上。这种结构牢固度好,安全可靠。
[0010]作为优选,在立柱侧端面低端设有阻力棒竖直朝上的阻尼机构,阻尼机构的阻力棒固定连接在主轴箱侧下端。阻尼机构保证了主轴箱不会因为第三组电磁控制滑动装置通电而出现突然猛烈的下滑,易于调节主轴箱的上下高低,使用简单,安全性和可靠性高。
[0011]本实用新型能达到如下效果:
[0012]1、本实用新型工作台固定安装在床座上,驱动力矩不受负载影响,提高了传动精度的稳定性与工件承重能力。
[0013]2、本实用新型的X向、Y向、Z向均布置于切削区域的上方,避免了切削铁屑及冷却液进入电磁控制滑动装置内而影响传动精度与使用寿命。
[0014]3、本实用新型使用简单,安全性和可靠性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俯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磁控制滑动装置的一种切面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床座1,床身2,鞍座3,立柱4,主轴箱5,工作台6,第一组电磁控制滑动装置7,第二组电磁控制滑动装置8,第三组电磁控制滑动装置9,滑槽10,基座11,滑轨12,基座内侧壁13,电磁铁固定孔14,导向柱15,永久磁铁16,刹车块17,导向孔18,弹簧19,电磁铁20,阻尼机构21。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0]实施例:一种立式加工机床,参见图1、图2、图3所示,包括:床座1、床身2、鞍座
3、立柱4、主轴箱5和工作台6,还包括三组电磁控制滑动装置。电磁控制滑动装置包括滑槽10横截面呈“凸”字形的基座11以及与基座的滑槽匹配的呈“T”字形的滑轨12,滑轨滑动连接在基座的滑槽内,并在滑轨两侧方的基座内侧壁13上分别设有电磁铁固定孔14和若干根垂直于滑轨的导向柱15,还包括两块嵌入有永久磁铁16的刹车块17,在刹车块上设有与若干根导向柱匹配的导向孔18,两块刹车块分别滑动连接在滑轨两侧方基座上的导向柱上,在刹车块与基座内侧壁之间的每根导向柱上分别套设有弹簧19,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刹车块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基座内侧壁上,在两个电磁铁固定孔内分别固定装有电磁铁20,并且两个电磁铁串联连接。
[0021]参见图1所示,床身和工作台分别固定安装在床座上表面上。第一组电磁控制滑动装置7的基座固定安装在床身的顶端面上,鞍座的下底面固定安装在第一组电磁控制滑动装置的滑轨上,鞍座安装好后并能使鞍座在床身的顶端面上水平前后滑动。第二组电磁控制滑动装置8的基座固定安装在鞍座的顶端面上,立柱的下底面固定安装在第二组电磁控制滑动装置的滑轨上,立柱安装好后并能使立柱在鞍座的顶端面上水平左右滑动。第三组电磁控制滑动装置9的基座固定安装在朝向工作台这侧的立柱侧端面上,主轴箱的侧面固定安装在第三组电磁控制滑动装置的滑轨上,主轴箱安装好后并能使主轴箱在立柱的侧端面上竖直上下滑动。还在立柱侧端面低端固定安装有阻力棒竖直朝上的阻尼机构21,阻尼机构的阻力棒固定连接在主轴箱侧下端。
[0022]使用时,工作人员站在或者坐在工作台6上,把工件放置在床身2上,调整好主轴箱5的位置即可对工件进行加工。
[0023]本实例把工作台固定安装在床座上,驱动力矩不受负载影响,提高了传动精度的稳定性与工件承重能力。本实例把X向、Y向、Z向均布置于切削区域的上方,避免了切削铁屑及冷却液进入电磁控制滑动装置内而影响传动精度与使用寿命。打开对应的电磁控制滑动装置上的电磁开关即可移动对应机床的部件,关上对应的电磁控制滑动装置上的电磁开关即可锁定对应机床的部件,使用简单,安全实用,可靠性高。本实例的电磁控制滑动装置结构简单,便于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高。当电磁开关通电后,电磁开关会产生磁场,电磁开关产生的磁场克服弹簧的阻力后把永久磁铁吸引过来,从而就使刹车块与滑轨脱离了接触,滑轨就可以在滑槽内自由滑动。当电磁开关断电后,电磁开关上的磁场消失,刹车块在弹簧的作用力下与滑轨紧密接触,滑轨就被牢固的固定住,使得滑轨不能滑动,从而锁定机床对应的部件。阻尼机构保证了主轴箱不会因为第三组电磁控制滑动装置通电而出现突然猛烈的下滑,易于调节主轴箱的上下高低,使用简单,安全性和可靠性高。
[0024]上面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实现时不受上述实施例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立式加工机床,包括床座(I)、床身(2)、鞍座(3)、立柱(4)、主轴箱(5)和工作台(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组电磁控制滑动装置,床身和工作台分别固定安装在床座上表面上,鞍座通过第一组电磁控制滑动装置(7 )水平前后滑动连接在床身的顶端面上,立柱通过第二组电磁控制滑动装置(8)水平左右滑动连接在鞍座的顶端面上,主轴箱通过第三组电磁控制滑动装置(9 )竖直上下滑动连接在朝向工作台这侧的立柱侧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电磁控制滑动装置包括滑槽(10)横截面呈“凸”字形的基座(11)以及与基座的滑槽匹配的呈“T”字形的滑轨(12),滑轨滑动连接在基座的滑槽内,并在滑轨两侧方的基座内侧壁(13)上分别设有电磁铁固定孔(14)和若干根垂直于滑轨的导向柱(15),还包括两块嵌入有永久磁铁(16)的刹车块(17),在刹车块上设有与若干根导向柱匹配的导向孔(18),两块刹车块分别滑动连接在滑轨两侧方基座上的导向柱上,在刹车块与基座内侧壁之间的每根导向柱上分别套设有弹簧(19),在两个电磁铁固定孔内分别固定装有电磁铁(20 ),并且两个电磁铁串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式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刹车块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基座内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立式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在立柱侧端面低端设有阻力棒竖直朝上的阻尼机构(21),阻尼机构的阻力棒固定连接在主轴箱侧下端。
【文档编号】B23Q11/00GK203993309SQ201420431271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日
【发明者】王焕平 申请人:浙江凯达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