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端钢球铆接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57955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轴端钢球铆接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端钢球铆接装置,包括送料机构、铆压机构以及旋转盘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铆压座,所述铆压座上设有盲孔,所述铆压座上方设有一根送料杆,所述送料杆的头端设有一个输送轴端钢球的送料孔,所述送料杆由送料气缸驱动将轴端钢球输送至盲孔,所述旋转盘机构包括旋转盘,所述旋转盘沿周向均布若干根竖直安装的工件轴,所述旋转盘在步进电机的驱动下旋转并使工件轴定位在盲孔正上方,所述铆压机构包括旋转盘上方正对铆压座设置的铆压气缸,所述铆压气缸的底部设有一将工件轴底端压向盲孔的铆压压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安全,而且工作效率高。
【专利说明】轴端钢球铆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端钢球铆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传统轴端钢球铆接机构如图5所示,工件轴4由人工扶持竖直立于铆压座12上方,铆压气缸31带动铆压压头32向下冲压工件轴,使铆压座上的钢球铆接于工件轴底端。因此传统轴端钢球铆接机构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
[0003]1.工作效率慢(需要分别放钢球和工件轴,再踩气动开关)。
[0004]2.安全性差(如果工件未放正或操作者疲劳,很容易对操作者造成伤害)。
[0005]3.节拍周期全部由人控制,铆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轴端钢球铆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安全,而且工作效率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轴端钢球铆接装置,包括送料机构、铆压机构以及旋转盘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铆压座,所述铆压座上设有盲孔,所述铆压座上方设有一根送料杆,所述送料杆的头端设有一个输送轴端钢球的送料孔,所述送料杆由送料气缸驱动将轴端钢球输送至盲孔,所述旋转盘机构包括旋转盘,所述旋转盘沿周向均布若干根竖直安装的工件轴,所述旋转盘在步进电机的驱动下旋转并使工件轴定位在盲孔正上方,所述铆压机构包括旋转盘上方正对铆压座设置的铆压气缸,所述铆压气缸的底部设有一将工件轴底端压向盲孔的铆压压头,所述工件轴与旋转盘之间设有使铆压后的工件轴向上复位的弹簧复位机构。
[0008]优选的,所述送料机构还设有料盘,所述料盘的底部设有一向送料孔下料的下料孔。
[0009]优选的,所述料盘包括底部的锥筒部和顶部的圆筒部,所述圆筒部中心悬挂一根延伸至锥筒部上部的分料杆。
[0010]优选的,所述旋转盘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上旋转盘和下旋转盘,所述上旋转盘和下旋转盘之间设有支撑轴套,工件轴穿过支撑轴套。
[0011]优选的,所述弹簧复位机构包括垫板和复位弹簧,所述垫板支撑在工件轴上端的凸缘底面,所述复位弹簧支撑在垫板下方。
[0012]优选的,所述上旋转盘设有容纳复位弹簧底部的弹簧槽。
[0013]优选的,所述下旋转盘的外圆周设有定位槽,所述下旋转盘的外圆周侧设有卡入定位槽的定位头,所述定位头由定位气缸驱动。
[001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由送料机构自动送料,旋转盘机构将工件轴自动输送并定位,铆压机构将轴端钢球与工件轴铆压为一体,实现了轴端钢球自动化铆接,而且,是将工作位和操作位分开,极大的保证了工作的效率,即使出现误操作,铆压压头只会对工作位上的工件造成损伤,并不会对操作者造成人身危害,足够安全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轴端钢球铆接装置立体结构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轴端钢球铆接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送料盘向送料孔送料状态时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送料杆将轴端钢球输送至盲孔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传统轴端钢球铆接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轴端钢球铆接装置,包括送料机构1、铆压机构3以及旋转盘机构2,所述送料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铆压座12,所述铆压座上设有盲孔121,所述铆压座上方设有一根送料杆11,所述送料杆的头端设有一个输送轴端钢球的送料孔111,所述送料杆由送料气缸13驱动将轴端钢球输送至盲孔,所述旋转盘机构包括旋转盘,所述旋转盘沿周向均布若干根竖直安装的工件轴4,所述旋转盘在步进电机24的驱动下旋转并使工件轴定位在盲孔正上方,所述铆压机构包括旋转盘上方正对铆压座设置的铆压气缸31,铆压气缸安装于桥式支架33上,所述铆压气缸的底部设有一将工件轴底端压向盲孔的铆压压头32,所述工件轴与旋转盘之间设有使铆压后的工件轴向上复位的弹簧复位机构。
[0022]所述送料机构还设有料盘10,所述料盘的底部设有一向送料孔下料的下料孔101。所述料盘包括底部的锥筒部和顶部的圆筒部,所述圆筒部中心悬挂一根延伸至锥筒部上部的分料杆102。料盘不断向下料孔下料,分料杆102可避免钢球阻塞下料孔。
[0023]所述旋转盘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上旋转盘21和下旋转盘22,所述上旋转盘和下旋转盘之间设有支撑轴套23,工件轴穿过支撑轴套。所述弹簧复位机构包括垫板211和复位弹簧212,所述垫板支撑在工件轴上端的凸缘42底面,所述复位弹簧212支撑在垫板下方。所述上旋转盘设有容纳复位弹簧底部的弹簧槽213。
[0024]所述下旋转盘的外圆周设有定位槽221,所述下旋转盘的外圆周侧设有卡入定位槽的定位头25,所述定位头由定位气缸26驱动。在工件轴旋转到位后,由定位头和定位槽配合将旋转盘位置固定。
[0025]料盘10中装有无数钢球41,料盘底部的下料孔101是一个比钢球41直径略大的光滑通孔,如图2所示,在初始状态,送料杆11上送料孔111位于下料孔正下方,钢球通过下料孔掉到送料杆上的送料孔中,由于送料孔的厚度只比钢球直径略大,因此,一次只能掉落一颗钢球到送料杆11上的送料孔111中,此时,送料气缸13处于收缩状态,通过PLC控制电路,使送料气缸13抵住送料杆11前推,如图4所示,送料杆11到到位之后,送料孔111正好位于铆压座上盲孔121正上方,钢球从送料杆上掉落到铆压座上的盲孔121中,送钢球完毕送料杆11收回,然后工件轴4上方的铆压气缸31推动铆压压头32下压,将钢球41冲铆到轴端并固定,冲铆完毕铆压气缸31上升,工件轴在复位弹簧212的作用下上抬;步进电机24带动旋转盘转动,将下一个待铆工件转到铆接工位,在操作位上,取走压好的工件,放入新的工件,完成一个工作周期,全部动作由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并往复循环。
[0026]与传统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0027]1.工作效率高(只需要手动将轴装载、卸载)。
[0028]2.安全性好(即使铆压气缸误动作,也不会对操作者造成任何影响)。
[0029]3.除了装载、卸载轴其他所有动作均由PLC程序控制,且节拍周期可调。
【权利要求】
1.轴端钢球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机构(I)、铆压机构(3)以及旋转盘机构(2),所述送料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铆压座(12),所述铆压座上设有盲孔(121),所述铆压座上方设有一根送料杆(11),所述送料杆的头端设有一个输送轴端钢球的送料孔(111),所述送料杆由送料气缸(13)驱动将轴端钢球输送至盲孔(121),所述旋转盘机构包括旋转盘,所述旋转盘沿周向均布若干根竖直安装的工件轴(4),所述旋转盘在步进电机(24)的驱动下旋转并使工件轴定位在盲孔(121)正上方,所述铆压机构包括旋转盘上方正对铆压座设置的铆压气缸(31),所述铆压气缸的底部设有一将工件轴底端压向盲孔的铆压压头(32),所述工件轴与旋转盘之间设有使铆压后的工件轴向上复位的弹簧复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端钢球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还设有料盘(10),所述料盘的底部设有一向送料孔(111)下料的下料孔(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端钢球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包括底部的锥筒部和顶部的圆筒部,所述圆筒部中心悬挂一根延伸至锥筒部上部的分料杆(102)。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轴端钢球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上旋转盘(21)和下旋转盘(22),所述上旋转盘和下旋转盘之间设有支撑轴套(23),工件轴穿过支撑轴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端钢球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复位机构包括垫板(211)和复位弹簧(212),所述垫板支撑在工件轴上端的凸缘(42)底面,所述复位弹簧支撑在垫板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端钢球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旋转盘设有容纳复位弹簧底部的弹簧槽(21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端钢球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旋转盘的外圆周设有定位槽(221),所述下旋转盘的外圆周侧设有卡入定位槽的定位头(25),所述定位头由定位气缸(26)驱动。
【文档编号】B23P19/027GK204160155SQ201420611638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2日
【发明者】张勤业 申请人:浙江通达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