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出料分隔功能的转子加工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1334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出料分隔功能的转子加工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出料分隔功能的转子加工模具,包括上模座及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上设有上模板,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上设有导流孔冲头、中心孔冲头、一次侧框冲头、铆点冲头、二次侧槽冲头及外轮廓冲头,所述下模板上对应设置有导流孔下料口、中心孔下料口、一次侧框下料口、铆点下料口、二次侧槽下料口及转子冲片下料口,所述上模座上设有调节组件,用于控制铆点冲头的行程。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组件来控制铆点冲头的行程,使钢带上能够根据加工要求在钢带上的铆点位置冲出铆点或通孔,使得相邻的转子彼此分离,实现了转子的连续、自动化生产,且无需人工参与,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 一种具有出料分隔功能的转子加工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子加工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出料分隔功能的转子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转子加工设备主要通过模具进行冲片、铆接形成转子,加工时,设备记录冲片数量,当加工出一个转子时,模具停止工作,人工取出转子,然后进行下一个转子的加工,如此反复。采用这种加工方式存在的主要缺陷是,不能实现转子的连续性生产,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出料分隔功能的转子加工模具,其能够实现转子的连续性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具有出料分隔功能的转子加工模具,包括上模座及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上设有上模板,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上设有导流孔冲头、中心孔冲头、一次侧框冲头、铆点冲头、二次侧槽冲头及外轮廓冲头,所述下模板上对应设置有导流孔下料口、中心孔下料口、一次侧框下料口、铆点下料口、二次侧槽下料口及转子冲片下料口,所述上模座上设有调节组件,用于控制铆点冲头的行程。
[0006]优选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限位挡块及气缸,所述限位挡块设于所述铆点冲头的上方,并由所述气缸驱动其动作。
[0007]优选地,所述铆点冲头的上端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限位挡块相互配合。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0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组件来控制铆点冲头的行程,使钢带上能够根据加工要求在钢带上的铆点位置冲出铆点或通孔,使得相邻的转子彼此分离,实现了转子的连续、自动化生产,且无需人工参与,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3]实施例
[0014]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出料分隔功能的转子加工模具,包括上模座I及下模座2,上模座I上设有上模板11,下模座2上设有下模板12,其中:
[0015]配合图1和图2所示,上模座I上环绕上模板11设置有固定套筒12,下模座2上设有与固定套筒12相配合的固定件22,固定件22包括固定柱221、滚珠套筒222及弹簧223,固定柱221固定在下模座2上,滚珠套筒222和弹簧223分别套设在固定柱221上,弹簧223位于滚珠套筒222的下方,固定套筒12套设于滚珠套筒222上。
[0016]上模板11上设有导流孔冲头111、中心孔冲头112、一次侧框冲头113、铆点冲头114、二次侧槽冲头115及外轮廓冲头116 ;下模板12上对应设置有导流孔下料口 211、中心孔下料口 212、一次侧框下料口 213、铆点下料口 214、二次侧槽下料口 215及转子冲片下料P 216ο
[0017]上模座I上设有调节组件13,用于控制铆点冲头114的行程。调节组件13包括限位挡块131及气缸132,限位挡块131设于铆点冲头114的上方,并由气缸132驱动其动作。铆点冲头114的上端设有限位凸台(图中未示出),限位凸台与限位挡块131相互配合。
[0018]在气缸132的驱动作用下,限位挡块131伸入到上模的正上方时,铆点冲头114向下运动过程中限位凸台抵靠在限位挡块131上,此时铆点冲头114的行程具有一较短值;在气缸132的驱动作用下,限位挡块131退出上模的正上方时,铆点冲头114向下运动过程中不受限位挡块131阻挡,此时铆点冲头114的行程具有一较长值。这样,当铆点冲头114的行程不同时,对钢带的冲压效果也不同,当铆点冲头114的行程具有一较短值时,铆点冲头114使钢板上对应区域的材料下凹,形成铆点,当铆点冲头114的行程具有一较长值时,铆点冲头114对钢板上对应区域的材料进行冲切,在该对应区域上形成通孔,使得最终形成的转子冲片上没有铆点,在转子冲片铆合过程中,该转子冲片由于缺少铆点不会与下侧相邻的转子冲片进行铆合,从而实现了相邻成品转子之间的分离。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出料分隔功能的转子加工模具,包括上模座及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上设有上模板,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上设有导流孔冲头、中心孔冲头、一次侧框冲头、铆点冲头、二次侧槽冲头及外轮廓冲头,所述下模板上对应设置有导流孔下料口、中心孔下料口、一次侧框下料口、铆点下料口、二次侧槽下料口及转子冲片下料口,所述上模座上设有调节组件,用于控制铆点冲头的行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出料分隔功能的转子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限位挡块及气缸,所述限位挡块设于所述铆点冲头的上方,并由所述气缸驱动其动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出料分隔功能的转子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铆点冲头的上端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限位挡块相互配合。
【文档编号】B21D28/14GK204234592SQ201420713112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4日
【发明者】蔡永合 申请人:漳浦鸿群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