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滑块碰撞反弹的直线导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5301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滑块碰撞反弹的直线导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加工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滑块碰撞反弹的直线导轨。



背景技术:

直线导轨又称线轨、滑轨、线性导轨、线性滑轨,用于直线往复运动场合,且可以承担一定的扭矩,能在高负载的情况下实现高精度的直线运动。其作用是用来支撑和引导运动部件,按给定的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直线导轨在各种精密数控机床,以及机械制造行业应用广泛。现有技术中,滑块在导轨上快速位移至导轨端部时,易与导轨端部的限位块或其他物体发生碰撞,为此通常在导轨端部设置缓冲器。当滑块的运动速度较快时,其具有很大的动能,在撞击缓冲器后,由于冲击能量过大,缓冲器中活塞来不及工作,造成滑块出现反弹,轻则影响机床的正常运行,重则碰伤工件损坏刀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滑块碰撞反弹的直线导轨,解决现有技术中滑块的运动速度较快时,在撞击缓冲器后,滑块反弹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滑块碰撞反弹的直线导轨,包括:

设置在导轨端部的缓冲器,缓冲器内部设置有活动板,活动板是缓冲器的工作部件,能在缓冲器内部做密封水平运动;

设置在缓冲器内部,且与活动板靠近缓冲器底部一侧中心处固定连接的结合模块,结合模块包括绕组线圈,控制器,接收器和电源,控制器分别与接收器,绕组线圈和电源连接;

设置在导轨,且能沿着导轨相对运动的滑块,在滑块内部靠近缓冲器一端设置有磁体;

设置在导轨一侧或两侧的第一测距绕组和第二测距绕组,第一测距绕组和第二测距绕组的水平间距为滑块长度的2-4倍,且分别与接收器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测距绕组和第二测距绕组的水平间距为滑块长度的倍。

进一步的,第一测距绕组和第二测距绕组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接收器连接。

进一步的,电源是充电电池或交流电。

进一步的,控制器是单片机或嵌入式ARM模块。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滑块碰撞反弹的直线导轨,首先通过电磁力抵消滑块的冲击力,降低滑块的速度,然后将滑块与缓冲器吸合,避免滑块因过快的速度撞击端部后反弹,从而保证加工工件及刀具的安全。使用本发明的机床可以较普通机床的滑块提高50%-80%的移动速度,从客观上减少了滑块移动的时间,提高了工件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防止滑块碰撞反弹的直线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一种防止滑块碰撞反弹的直线导轨中结合模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防止滑块碰撞反弹的直线导轨,包括:

一种防止滑块碰撞反弹的直线导轨,包括:

设置在导轨3端部的缓冲器1,缓冲器1内部设置有活动板8,活动板8是缓冲器1的工作部件,能在缓冲器1内部做密封水平运动;

设置在缓冲器1内部,且与活动板8靠近缓冲器1底部一侧中心处固定连接的结合模块2,结合模块2包括绕组线圈21,控制器22,接收器23和电源24,控制器22分别与接收器23,绕组线圈21和电源24连接;

设置在导轨3,且能沿着导轨3相对运动的滑块5,在滑块5内部靠近缓冲器1一端设置有磁体4;

设置在导轨一侧或两侧的第一测距绕组6和第二测距绕组7,第一测距绕组6和第二测距绕组7的水平间距为滑块长度的2-4倍,且分别与接收器23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测距绕组6和第二测距绕组7的水平间距为滑块长度的3倍。第一测距绕组6和第二测距绕组7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接收器23连接。电源24是充电电池或交流电。控制器22是单片机或嵌入式ARM模块。

使用时,滑块5快速移动,当通过第一测距绕组6时,滑块5端部安装的磁体4引起第一测距绕组6中的电流变化,该变化通过接收 器23获取,并传递给控制器22,控制器22接通绕组线圈21,产生与磁体4极性相反的磁场,通过互相排斥的磁力为滑块5提供一个反向的加速度。当滑块5继续移动通过第二测距绕组7时,该绕组产生电流,并通过接收器将该电流信号传递给控制器22。控制器22反向接通电源,使绕组线圈21产生与磁体4极性相同的磁场,为滑块5提供一个磁力以使滑块5与缓冲器1吸合,从而避免滑块5因速度过快反弹。当第二测距绕组7中的电流小于预设定的值时,说明缓冲器1正常工作,滑块5停止移动,此时控制器22切断电源,滑块正常运动。实际使用中,第二测距绕组7中的电流值处于其峰值的5%时,认为滑块5停止移动。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滑块碰撞反弹的直线导轨,首先通过电磁力抵消滑块的冲击力,降低滑块的速度,然后将滑块与缓冲器吸合,避免滑块因过快的速度撞击端部后反弹,从而保证加工工件及刀具的安全。使用本发明的机床可以较普通机床的滑块提高50%-80%的移动速度,从客观上减少了滑块移动的时间,提高了工件的加工效率。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