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弧熔切线缆中金属箔屏蔽层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35725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弧熔切线缆中金属箔屏蔽层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线缆中金属箔屏蔽层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弧熔切线缆中金属箔屏蔽层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线缆是一种常用的连接线,参看图1,线缆10的结构大体为:中间是包覆有绝缘层的线芯11,线芯11外包裹由金属箔包覆而成的金属箔屏蔽层12,常见的有铝箔屏蔽层,在金属箔屏蔽层12外包裹由金属线编织而成的金属线编织屏蔽层13,金属线编织屏蔽层13外是外皮14。

在使用线缆前,通常需要对其端部进行处理,具体来说,参看图2,需要对线缆10端部进行剥离外皮、刷扫金属线编织屏蔽层、拧线、切割金属箔屏蔽层、剥离金属箔屏蔽层等处理。

目前切割金属箔屏蔽层的方式一般是采用刀片对线缆中金属箔屏蔽层进行旋转切割,虽也能切断金属箔屏蔽层,但由于金属箔屏蔽层往往是紧紧贴附于线芯,导致金属箔屏蔽层的周面不规整,有凸有凹,因此目前旋转切割金属箔屏蔽层的方式极易造成要么切割不完全,使得金属箔屏蔽层不易被后续的金属箔屏蔽层剥离工序剥离,造成不良品,要么切割过深,伤及线芯,造成废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弧熔切线缆中金属箔屏蔽层的方法及装置,采用该方法及装置切割线缆中金属箔屏蔽层具有良品率高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弧熔切线缆中金属箔屏蔽层的方法,包括:

第一步骤,设置电极的步骤,该步骤沿线缆的轴向设置前后两个极性相反的电极;

第二步骤,电极包围金属箔屏蔽层的步骤,该步骤使第一步骤中的两个电极均围绕在金属箔屏蔽层的周面外;

第三步骤,通电熔切的步骤,该步骤对第二步骤中的两个电极通电,并控制通电瞬间起弧熔断。

一种电弧熔切线缆中金属箔屏蔽层的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电极和与电极电性连接的电量控制器,所述电极沿线缆的轴向前后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电极的极性相反;熔切时,所述电极围绕在金属箔屏蔽层的周面外,所述电量控制器控制相邻两个所述电极间在通电瞬间起弧熔断。

进一步,所述电极由两个半级组成,所述半级具有半个通孔;本装置还包括径向机构,所述径向机构在熔切前使两个所述半级在线缆的径向上相对运动,使得两个所述半级夹住线缆、由两个所述半级的半个通孔构成的整个通孔套在金属箔屏蔽层的周面外。

进一步,所述径向机构包括两个径向气缸和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分别与两个所述径向气缸的驱动杆连接,所述电极的两个半级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块上。或者,所述径向机构包括一个手指气缸和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手指气缸的驱动件连接,所述电极的两个半级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块上。

进一步,至少一个所述电极的两个半级沿线缆轴向前后紧贴设置,该半级的半个通孔沿线缆径向呈外大内小的喇叭状。

进一步,所述电极具有通孔;本装置还包括轴向机构,所述轴向机构在熔切前使所述电极与线缆在线缆的轴向上相对运动,使得线缆穿入所述电极的通孔中、所述电极的通孔套在金属箔屏蔽层的周面外。

进一步,所述轴向机构包括轴向气缸和轴向滑块,所述轴向滑块与所述轴向气缸的驱动杆连接,所述电极设置在所述轴向滑块上。

本发明的电弧熔切线缆中金属箔屏蔽层的方法及装置,通过对前后两个极性相反的电极在通电瞬间施加起弧电压,使得在两电极间产生电弧,利用电弧的热效应将处于两电极之间的金属箔屏蔽层熔化,达到切断金属箔屏蔽层的效果。由于是利用电弧热效应熔切金属箔屏蔽层,所以不会受到金属箔屏蔽层周面凸凹不规整的影响,因此本发明的方法及装置具有切割线缆中金属箔屏蔽层良品率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线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对线缆端部处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前电极、后电极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上连接块、下连接块、前电极、后电极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径向机构的另一种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中各标号分别是:

(10)线缆,(11)线芯,(12)金属箔屏蔽层,(13)金属线编织屏蔽层,(14)外皮;

(21)前电极,(211)上半级,(212)下半级,(213)(214)半个通孔,(22)后电极,(221)上半级,(222)下半级,(223)(224)半个通孔,(23)(24)通孔;

(30)轴向机构,(31)轴向气缸,(32)轴向滑块;

(40)径向机构,(41)上径向气缸,(42)下径向气缸,(43)上连接块,(44)下连接块,(45)手指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实施例1:

参看图3、4,本发明一种电弧熔切线缆中金属箔屏蔽层的方法,包括:

第一步骤,设置电极的步骤,该步骤沿线缆10的轴向设置前后极性相反的前电极21、后电极22;

第二步骤,电极包围金属箔屏蔽层的步骤,该步骤使第一步骤中的前电极21、后电极22均围绕在金属箔屏蔽层12的周面外;

第三步骤,通电熔切的步骤,该步骤对第二步骤中的前电极21、后电极22通电,并控制通电瞬间为起弧电压,然后变为低压。

本发明一种电弧熔切线缆中金属箔屏蔽层的装置,包括前电极21、后电极22、轴向机构30和与前电极21、后电极22电性连接的电量控制器(图中未示出)。

前电极21、后电极22沿线缆10的轴向前后平行设置,前电极21、后电极22的极性相反;前电21极、后电极22分别具有通孔23、24。

轴向机构30包括轴向气缸31和轴向滑块32,轴向滑块32与轴向气缸31的驱动杆连接,前电极21、后电极22均设置在轴向滑块32上。

熔切前,轴向机构30通过轴向气缸31、轴向滑块32带动前电极21、后电极22在线缆10轴向上向着线缆10运动,使得线缆10穿入前电极21的通孔23、后电极22的通孔24中,使得前电极21的通孔23、后电极22的通孔24套在金属箔屏蔽层12的周面外,形成电极围绕在金属箔屏蔽层周面外的状态,然后通过电量控制器控制前电极21、后电极22的通电状况,使前电极21、后电极22的极性相反而且在通电瞬间为起弧电压,然后变为低压,这样就能在前电极21、后电极22间产生电弧,利用电弧的热效应将处于前电极21、后电极22之间的金属箔屏蔽层熔化,达到切断金属箔屏蔽层12的效果。电弧熔切可对金属箔屏蔽层12熔切彻底,不会对后面的金属箔屏蔽层剥离工序造成不利影响,而且通过控制电量就能不伤及内部的线芯11,不会造成废品,从而有效提升切割金属箔屏蔽层的良品率。

实施例2:

参看图5、6,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一种电弧熔切线缆中金属箔屏蔽层的装置,将实施例1中的轴向机构30替换为径向机构40,前电极21由上半级211、下半级212组成,后电极22由上半级221、下半级222组成,每个半级分别具有半个通孔213、214、223、224。

径向机构40包括上径向气缸41、下径向气缸42和上连接块43、下连接块44,上连接块43与上径向气缸41的驱动杆连接,下连接块44与下径向气缸42的驱动杆连接,前电极21的上半级211、后电极22的上半级221都是设置在上连接块43上,前电极21的下半级212、后电极22的下半级222都是设置在下连接块44上。

熔切前,径向机构40通过上径向气缸41、上连接块43带动前电极21的上半级211、后电极22的上半级221向下运动,通过下径向气缸42、下连接块44带动前电极21的下半级212、后电极22的下半级222向上运动,使前电极21的上半级211、下半级212和后电极22的上半级221、下半级222均在线缆10的径向上相向运动,使得前电极21的上半级211、下半级212和后电极22的上半级221、下半级222均夹向线缆10,由前电极21的上半级211的半个通孔213与下半级212的半个通孔214一起构成整个通孔,由后电极22的上半级221的半个通孔223与下半级222的半个通孔224一起构成整个通孔,并使两个通孔均套在金属箔屏蔽层12的周面外。

为便于将线缆10导入由后电极22的上半级221、下半级222构成的通孔中,还可进一步将后电极22的上半级221、下半级222沿线缆10轴向前后紧贴设置,并且上半级221的半个通孔223、下半级222的半个通孔224均沿线缆10径向设置成外大内小的喇叭状。

径向机构40也可设置成包括一个手指气缸45和上连接块43、下连接块44,上连接块43、下连接块44与手指气缸的驱动件连接,前电极21的上半级211、后电极22的上半级221都是设置在上连接块43上,前电极21的下半级212、后电极22的下半级222都是设置在下连接块44上。由一个手指气缸45同时驱动上连接块43、下连接块44,带动上连接块43上的上半级211、221和下连接块44上的下半级212、222相向运动,使得前电极21的上半级211、下半级212和后电极22的上半级221、下半级222均夹向线缆10,由前电极21的上半级211的半个通孔213与下半级212的半个通孔214一起构成整个通孔,由后电极22的上半级221的半个通孔223与下半级222的半个通孔224一起构成整个通孔,并使两个通孔均套在金属箔屏蔽层12的周面外。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上面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