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滚动式U形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59021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滚动式U形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折弯设备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双滚动式U形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折弯模具在进行折弯时,如果折弯度比较大,其板材大都是人工进料,人工进料只能一个方向进料,这种折弯方式存在工作效率低,板材弯折质量不均匀,折弯处的性能差,而且上模折弯时,其侧壁和板材的运行之间存在摩擦,其对板材上表面的作用力比较大,折弯处的板材性能就会存在差异,不但会影响摩擦折弯后的U形槽内壁质量,而且还影响加工效率,不能满足大批量加工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双滚动式U形折弯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滚动式U形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间隔对称配合的左、右工作台,所述左、右工作台之间设置有可移动的平台式下模,所述左、右工作台的上方设有U形上模,所述U形上模的两侧面上分布有小间隔设置的开槽,所述开槽中转动安装有导辊,所述左、右工作台的上端面分别设有沿板材输送方向的导槽,所述导槽下方的左、右工作台中分别可移动的U形固定架,所述U形固定架的U形端口上安装有两平行的固定杆,固定杆上依次转动安装有与其上方导槽对应的导轴,且导轴大小小于导槽的大小,其上辊面从导槽上方伸出,所述固定杆位于工作台的外侧,其底端U形固定架的移动分别由其下方的油缸驱动。

所述的开槽两端所对应的U形上模上分别设有与其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中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装有导辊。

所述的左、右工作台的内侧拐角处分别采用弧形过渡。

通过上模两侧的导辊的结构设计,可减少弯折时上模与U形侧壁之间的摩擦,从而减小摩擦对板材上表面的作用力,保证其质量,而且提高了加工效率,加工时,首先通过上模座的运行对板材进行初步定位折弯,且当其与下模座稳稳夹持住板材后,通过油缸驱动固定架运行,从而带动导轴露出左、右工作台的上端面,支撑板材,此时上模再运行,配合上模两侧的导辊结构,带动板材进行滚动式进料和折弯,减少摩擦,可自动完成折弯要求;通过左、右工作台的内侧拐角弧形过渡的结构,可保证板材在折弯时的过渡运行,避免其受拐角力过大变形。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通过上模两侧的导辊和左、右工作台上的可收缩的导轴的结构,带动板材进行滚动式进料和折弯,减少摩擦,,从而减小摩擦对板材上表面的作用力,保证其质量,而且提高了加工效率,可自动完成折弯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模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一种双滚动式U形折弯装置,包括有两间隔对称配合的左、右工作台1、2,左、右工作台1、2之间设置有可移动的平台式下模3,左、右工作台1、2的上方设有U形上模4,U形上模4的两侧面上分布有小间隔设置的开槽5,开槽5中转动安装有导辊6,左、右工作台1、2的上端面分别设有沿板材输送方向的导槽7,导槽7下方的左、右工作台中分别可移动的U形固定架8,U形固定架8的U形端口上安装有两平行的固定杆9,固定杆9上依次转动安装有与其上方导槽对应的导轴10,且导轴10大小小于导槽7的大小,其上辊面从导槽上方伸出,固定杆位于工作台的外侧,其底端U形固定架的移动分别由其下方的油缸11驱动。

所述的开槽5两端所对应的U形上模4上分别设有与其对应的安装孔,安装孔中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轴12,转轴12上套装有导辊6。所述的左、右工作台的内侧拐角处分别采用弧形过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