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成型工件外壁对称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70316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孔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成型工件外壁对称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火花技术在机加工领域的应用,在工件上加工异形孔已经变得相对简单了,火花机加工时,电极和工件分别连接脉冲电源的两极,在电极与工件上施加的脉冲电压产生火花放电,放电的瞬间温度可高达一万摄氏度以上,高温使得工件表面局部气化或熔化,这样工件上便会形成一个与电极形状相同的成型孔。机械领域的很多产品需要在工件的外壁加工对称的盲孔,现有的电火花加工设备只有一个电极头,两个孔需要分先后加工,通常是加工好一侧的孔后重新定位工件后加工另一侧的孔,两次加工不仅操作较为繁琐,而且存在定位误差,两侧孔的位置精度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缺陷提供一种一次成型工件外壁对称孔装置,一次成型工件外壁上的对称孔,保证两孔的对称位置,大大提高加工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次成型工件外壁对称孔装置,包括上、下侧板以及连接在上下侧板后端的端板,所述端板上横向插接有进给轴,所述进给轴的后端轴向套接在滚珠丝杆上且与滚珠丝杆的螺母座固连,所述滚珠丝杆的下方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主轴通过齿轮带动滚珠丝杆转动,所述滚珠丝杆、伺服电机设在传动箱内,所述端板与所述传动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进给轴的前端固定有圆柱形的轴头,所述轴头的前端面上开设有圆形导向盲孔,所述导向盲孔的前侧设有电极体,所述电极体包括上、下固定座,所述上、下固定座之间设有弹簧,所述上固定座的底面和下固定座的顶面分别设有上、下电极,所述上、下电极对称设置,所述上、下侧板内侧壁的前端分别设有竖直的导向杆,上侧板上的导向杆插接在上固定座顶面开设的滑槽内,下侧板上的导向杆插接在下固定座底面开设的滑槽内,所述上固定座顶面的后端和下固定座底面的后端设有导向斜凸块,所述导向斜凸块的后边缘与导向盲孔的孔壁平齐,所述导向斜凸块的前边缘高于后边缘。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弹簧位于所述上下固定座的后部,所述上、下电极位于所述弹簧的前侧。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上固定座上的滑槽开设在上固定座顶面的前端,所述下固定座上的滑槽开设在下固定座底面的前端。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传动箱的前侧板上开设有供所述进给轴穿插的通孔。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传动箱内的丝杆由伺服电机驱动,进给轴跟随螺母座前后滑动,使用时工件放在两个电极之间,轴头向前运动时导向盲孔的孔壁压住在导向斜凸台,此时上下固定座同时向中间靠拢,从而使上下电极靠近工件的两侧,便可在工件的外壁上一次成型对称孔,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一次成型工件外壁对称孔装置,包括上、下侧板1、2以及连接在上下侧板1、2后端的端板3,所述端板3上横向插接有进给轴4,所述进给轴4的后端轴向套接在滚珠丝杆5上且与滚珠丝杆5的螺母座6固连,滚珠丝杆5的下方设有伺服电机7,伺服电机7的主轴通过齿轮8带动滚珠丝杆5转动,伺服电机正反转驱动进给轴前进后退往复运动。滚珠丝杆5、伺服电机7设在传动箱9内,所述端板3与所述传动箱9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进给轴4的前端固定有圆柱形的轴头10,所述轴头10的前端面上开设有圆形导向盲孔11,所述导向盲孔11的前侧设有电极体,电极体包括上、下固定座12、13,上、下固定座12、13之间设有弹簧14,上固定座12的底面和下固定座13的顶面分别设有上、下电极15、16,上、下电极15、16对称设置,上、下侧板1、2内侧壁的前端分别设有竖直的导向杆17,上侧板1上的导向杆17插接在上固定座12顶面开设的滑槽18内,下侧板2上的导向杆17插接在下固定座13底面开设的滑槽18内,上固定座12顶面的后端和下固定座13底面的后端设有导向斜凸块19,所述导向斜凸块19的后边缘与导向盲孔11的孔壁平齐,所述导向斜凸块19的前边缘高于后边缘。本实施例中,弹簧14位于所述上下固定座13的后部,所述上、下电极15、16位于所述弹簧14的前侧。上固定座12上的滑槽18开设在上固定座顶面的前端,所述下固定座13上的滑槽18开设在下固定座底面的前端,确保上下固定座滑动稳定。传动箱9的前侧板上开设有供所述进给轴4穿插的通孔,结构紧凑合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