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设置电梯制造领域,尤其涉及厅门柔性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电梯厅门的生产过程中,包括对板材依次进行冲孔、折边、焊接或者铆接折弯边、喷淋、覆膜、包装等工序,传统的生产方式为人工送料至塔冲冲孔,冲孔完成后由人工搬运至折弯机,折弯机的换折弯边操作也需人工操作,折边工序完成后进行人工焊接或者将折弯后的板材运送至铆接机进行铆接,铆接后将板材搬运至喷淋间进行喷淋,采用焊接方式的需等待冷却后搬运至喷淋间,喷淋完成后进行人工覆膜并包装。
传统的工序效率低,而且需要很多工人同时协作,时间周期长且良品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生产高效,人工成本低的厅门柔性生产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厅门柔性生产线,包括自前向后依次设置的自动送料装置、模具冲床、全自动一体化折弯生产线、自动铆接机、喷粉自动上料机器人、自动喷淋线、喷粉自动下料机器人和自动覆膜装箱流水线;所述自动送料装置包括滑轨、钢板送料车和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运送钢板送料车上的钢板至模具冲床,所述模具冲床为自动冲压设备,所述模具冲床之和全自动一体化折弯生产线间设置有自动翻面装置,所述自动翻面装置包括取料装置、翻面机和送料装置,取料装置将在模具冲床中冲压成型的钢板输送至翻面机进行钢板翻面,送料装置将翻面后的钢板输送至所述全自动一体化折弯生产线的输送带上,全自动一体化折弯生产线包括长边自动折边机、短边自动折弯机以及设置在两个自动折边机之间的90度旋转机,90度旋转机将钢板在水平方向旋转90度后,运送至短边自动折弯机的输送带上,短边自动折弯机将钢板的短边折弯后通过输送带将钢板输送至自动铆接机的输送带上,自动铆接机工作完毕后将钢板通过送料架运送至喷粉自动上料机器人,送料架包括有用于将钢板进行翻面的机械手臂,机械手臂将送料架上的钢板翻面后放置于喷粉自动上料机器人的机械手上,喷粉自动上料机器人通过机械手将钢板悬挂在自动喷淋线的挂料装置上,挂料装置携带钢板进入自动喷淋线;自动喷淋线的工序末端设置有喷粉自动下料机器人,喷粉自动下料机器人将喷淋处理后的钢板从挂料装置中取下放置在自动覆膜装箱流水线的始端。
所述钢板送料车包括有两个平行设置的长方形的机架,两个机架之间设置有两组呈对称设置的升降装置,下方的机架上固定有滑轨轮,所述滑轨轮滚动装配在所述滑轨上,所述滑轨轮内侧设置有防止滑轨轮偏离滑轨轨道的挡圈,所述上机架上方水平放置有储料架,储料架上放置有钢板,储料架的一侧设置有两个与储料架上的钢板同高的钢板分页器,所述两个钢板分页器固定在下机架上,所述储料架的一侧设置有检测钢板高度的传感器;所述滑轨具有两组平行设置的两条导轨,两组平行设置的导轨呈垂直交叉布置,每两条相交的导轨处设置有供所述滑轨轮的挡圈穿过的凹槽,所述滑轨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放置电源线的凹槽,所述两个钢板送料车分别滑动设置在两组导轨上。
所述自动送料装置固定在所述滑轨的一侧,所述自动送料装置包括有机架和机械手臂,所述机械手臂滑动装配在机架上的直线导轨上,所述直线导轨延伸至模具冲床,所述机械手臂设置有一组吸盘口竖直向下的真空吸盘组;所述自动送料装置还包括检测物料位置的传感器。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两个呈X型结构设置的长方形的框架,其中第一框架包含第二框架,两个框架的交叉处通过转动轴相连接,所述X型结构的相邻两端分别铰接固定在上机架和下机架上,另外两端滑动装配在上机架和下机架上,所述两个铰接位置处于同一个竖直面上,所述两个滑动装配位置处于同一个竖直面上;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活塞缸及其驱动装置,活塞缸的一端铰接固定在下机架上,活塞缸的另一端铰接固定所述X型结构中滑动固定在上机架的端部。
所述模具冲床包括有冲压机床和冲压模具,所述冲压模具包括冲压底座和顶出模具,所述顶出模具固定在冲压机床的上滑块上,所述冲压底座固定在冲压机床的下滑块上;所述冲压底座设置有冲压孔和容纳冲压废料的储料仓,所述储料仓位于位于冲压孔的正下方,所述冲压底座的四周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滑块和油缸,所述滑块由油缸驱动。
所述自动翻面装置的取料装置包括水平布置的取料台和送料台,所述取料台滑动装配在机架的上直线导轨上,所述送料台滑动装配在机架的下滑轨上,所述取料台设置在送料台的正上方,所述上直线导轨与所述自动送料装置的直线导轨为一体,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取料台还包括有真空吸盘组和检测钢板位置的传感器,真空吸盘组的吸盘口竖直向下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送料台为长方形框架,所述下滑轨延伸至翻面机的机架内,所述下滑轨上设置有检测钢板位置的传感器;所述翻面机包括有固定在机架底部的至少两个竖直方向运动的活塞杆,所述两个活塞杆固定在翻面机的机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且位于所述下滑轨的框架内,活塞杆的上端部为T型杆,所述T型杆的延伸方向与下滑轨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下滑轨设置有翻面装置,所述翻面装置为固定在翻面机机架上的长方形的框架,所述翻面装置的框架臂上设置有机械爪和位置传感器,所述翻面装置还包括一个中转轴,翻面装置可在竖直方向上旋转;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有设置在所述翻面装置上方的取料吸盘,取料吸盘滑动装配在水平导轨上,所述取料吸盘包括有一组吸盘口朝向下方的真空吸盘,所述取料吸盘的真空吸盘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送料装置还包括水平布置的物料输送台和检测钢板位置的传感器,所述物料输送台的水平台面上布设有可转动的镶嵌在台面的圆珠,所述圆珠露出水平台面,所述物料输送台还包括一条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位于水平台面中央,输送带连接固定有升降台,所述输送带两侧的水平台面上各开设有两条垂直于输送带延伸方向的凹槽,凹槽内滑动装配有摆杆。
所述90度旋转机包括有两组输送带,每组输送带包括两条平行且间隙布置的输送带,两组输送带位于同一条延伸线上且两组输送带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90度旋转机还包括一个十字型旋转架,所述十字型旋转架设置于所述90度旋转机的输送带的间隙中,十字型旋转架连接转动驱动装置和升降装置,所述转动驱动装置驱动十字型旋转架旋转,升降装置控制十字型旋转架在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所述十字型旋转架的四个支架均为T型支架,所述T型支架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带。
所述送料架包括两条平行布置的支架,两条支架的上表面设置有输送带,所述支架的两端部设置有检测钢板位置的传感器,所述支架上与自动铆接机相接的始端设置有接料架,所述接料架延伸至自动铆接的输送带处,接料架上表面布设有滑轮组;所述送料架的末端转动装配有机械手臂,所述机械手臂固定在与接料架输送方向在水平面上垂直的旋转轴上,所述机械手臂连接有转动驱动装置,所述机械手臂远离旋转轴的端部设置有平台,所述平台上布设有真空吸盘组。
所述自动喷淋线包括喷淋间和运料架,运料架为固定在立柱上的环形槽钢,所述槽钢内设置有运送链条,所述运送链条连接驱动装置;运送链条上等间距挂设有挂钩,挂钩伸出槽钢外,挂钩上固定有挂料架,所述挂料架包括有T型板和两个挂料钩,所述T型板呈倒T型悬挂在所述挂钩上,所述T型板的底边上布设有一排圆孔,所述挂料钩根据厅门宽度挂设在所述T型板的圆孔中;所述运料架穿过喷淋间。
所述自动覆膜装箱流水线包括自动覆膜机、物料缓冲台和打包机;所述自动覆膜机包括有水平设置在机架上的传送带和覆膜装置,所述覆膜装置包括高低平行设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高于第二转轴,第一转轴的两端转动装配在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架上,第二转轴的两端转动装配在竖直设置的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相互平行的槽钢,所述两个槽钢的上端通过连接板焊接相连,所述两个槽钢的凹槽内滑动装配有滑块,滑块上设置有固定所述第二转轴端部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设置有轴承,轴承内圈过盈装配有所述第二转轴的端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下端焊接固定在所述自动覆膜机的机架上,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中轴线垂直于所述自动覆膜机的传送带的延伸方向;所述自动覆膜机上传送带的中部上方设置有导向滑轨,所述导向滑轨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折弯板,所述两个折弯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自动覆膜机的输送带的延伸方向一致,折弯板的顶板设置有供螺栓穿过的长圆形孔,所述长圆形孔垂直于折弯板的长度方向,折弯板通过螺栓固定在自动覆膜机的机架上,所述两个折弯板的两个侧板均朝向导向滑轨内侧,所述两个折弯板的侧板在靠近喷粉自动下料机器人的端部设置有朝向导向滑轨外侧的折弯边;所述物料缓冲台包括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框架的上表面布设有成排的转动轴,所述滚动轴的上表面与所述自动覆膜机的输送带的上表面平齐;所述打包机为全自动打包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整个生产线进行全自动化改进,使得整条生产线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仅仅在生产线首端需要人工将板材放置于自动送料装置的储料架上以及生产线末端打包机处需要人工搬运外,其他工序均省去了人工搬运的过程,使得操作人数降低了一半,而生产效率提高了将近一倍,同时,由于机械自动化生产,使得产品的一致性和互换性得到了很大的增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程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送料装置中钢板送料车和滑轨的结构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送料装置中钢板送料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翻面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90度旋转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喷淋线和自动覆膜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运送链条的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挂料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覆膜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俯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送料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的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阐述:
如图1所示的厅门柔性生产线的实施例,包括自前向后依次设置的自动送料装置、模具冲床、全自动一体化折弯生产线、自动铆接机、喷粉自动上料机器人、自动喷淋线、喷粉自动下料机器人和自动覆膜装箱流水线;所述自动送料装置包括滑轨、送料车和自动送料装置,所述自动送料装置运送送料车上的钢板至模具冲床,所述模具冲床为自动冲压设备,所述模具冲床之和全自动一体化折弯生产线间设置有自动翻面设备,所述自动翻面装置包括取料装置、翻面机和送料装置,取料装置将在模具冲床中冲压成型的钢板输送至翻面机进行钢板翻面,送料装置将翻面后的钢板输送至所述全自动一体化折弯生产线的输送带上,全自动一体化折弯生产线包括长边自动折边机、短边自动折弯机以及设置在两个自动折边机之间的90度旋转机,90度旋转机将钢板在水平方向旋转90度后,运送至短边自动折弯机的输送带上,短边自动折弯机将钢板的短边折弯后通过输送带将钢板输送至自动铆接机的输送带上,自动铆接机工作完毕后将钢板通过送料架运送至喷粉自动上料机器人,送料架包括有用于将钢板进行翻面的机械手臂,机械手臂将送料架上的钢板翻面后放置于喷粉自动上料机器人的机械手上,喷粉自动上料机器人通过机械手将钢板悬挂在自动喷淋线的挂料装置上,挂料装置携带钢板进入自动喷淋线;自动喷淋线的工序末端设置有喷粉自动下料机器人,喷粉自动下料机器人将喷淋处理后的钢板从挂料装置中取下放置在自动覆膜装箱流水线的始端。
如图2~图4所示的送料装置的实施例,包括第一钢板送料车12、第二钢板送料车13和滑轨,所述第一钢板送料车12包括有两个平行设置的长方形的上机架3和下机架7,上机架3和下机架7之间设置有两组呈对称设置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两个呈X型结构设置的长方形的框架,其中第一框架5包含第二框架6,第一框架5和第二框架6的交叉处通过转动轴相连接,所述X型结构的相邻两端分别铰接固定在上机架3和下机架7上,另外两端滑动装配在上机架3和下机架7上,所述两个铰接位置处于同一个竖直面上,X型结构的两个自由端转动装配有滑轨轮1,X型结构的上自由端和下自由端各设置有两个滑轨轮1,所述上机架3的下端面设置有长方形凹槽,所述X型结构的上自由端的滑轨轮1内陷进所述上机架3的凹槽内,所述凹槽可以限定滑轨轮1的运动轨迹,即只能在所述凹槽内在图1中的左右方向滑动。同样的,所述下机架7的上端面设置有长方形凹槽,所述X型结构的下自由端的滑轨轮内陷进所述上机架3的凹槽内。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活塞缸10及其驱动装置,活塞缸10的一端铰接固定在下机架7上,活塞缸的另一端铰接固定第一框架的上自由端所设置的横梁上;下机架7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各设置有两个滑轨轮8,所述上机架3上方水平放置有储料架2,储料架2上放置有钢板,储料架2的一侧设置有两个与储料架2上的钢板同高的钢板分页器4,钢板分页器4采用电磁原理将放置在储料架2上的钢板在竖直方向上分离出间隙,方便取料设备取走最上层钢板而不会黏带起下层钢板。所述两个钢板分页器4固定在下机架7延伸出的立柱上,所述储料架2的一侧设置有检测钢板高度的传感器9,所述传感器9连接升降装置,传感器9感应储料架2上的钢板高度位置,并将位置信息反馈给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对比设定的高度位置和传感器9反馈的实时高度位置后,驱动活塞缸10伸缩运动,进而实现上机架3的上下运动。所述下机架7上表面的两端各设置有两根限定上支架最低位置的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的下端焊接固定在下机架7上,所述支撑杆11的上端面延伸有凸台,所述凸台上包设有橡胶缓冲垫。第二钢板送料车13与第一钢板送料车12的结构一样基本相同,唯一不同之处在于第二钢板送料车13的滑轨轮的滚动方向与第一钢板送料车13的滑轨轮8的滚动方向垂直。所述滑轨包括两组互相垂直相交设置的导轨,所述第一钢板送料车12和第二钢板送料车13放置在两组导轨上;所述每组导轨包括两条平行的钢轨14,所述相交的两条导轨在所述滑轨轮8的挡圈通过的一侧开设有供挡圈穿过的开口,所述钢轨的两端设置有限位装置16,所述限位装置16为固定在钢轨14两端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端焊接固定在钢轨14的端部,所述固定板的上端朝靠近钢轨14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垫,缓冲垫为圆柱状的橡胶垫。所述钢轨14的底部包设有槽钢15,所述钢轨14的底部固定在所述槽钢15的底板上,所述槽钢15的开口朝向所述钢轨14。所述自动送料装置固定在所述滑轨的一侧,所述自动送料装置包括有机架和机械手臂,所述机械手臂滑动装配在机架上的直线导轨上,所述直线导轨延伸至模具冲床,所述机械手臂设置有一组吸盘口竖直向下的真空吸盘组;所述自动送料装置还包括检测物料位置的传感器。钢板分页器4用于将叠设在一起的最上层钢板与下层钢板通过磁力分开一个开口,这样使得自动送料装置中的机械手臂便于吸起最上层的钢板,同时检测钢板位置的传感器将最上层钢板的高度反馈给控制器,当钢板减少时,控制器驱动升降装置抬升上机架,使得最上层的钢板高度固定在合理的范围内。
模具冲床包括有冲压机床和冲压模具,所述冲压模具包括冲压底座和顶出模具,所述顶出模具固定在冲压机床的上滑块上,所述冲压底座固定在冲压机床的下滑块上;所述冲压底座设置有冲压孔和容纳冲压废料的储料仓,所述储料仓位于位于冲压孔的正下方,所述冲压底座的四周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滑块和油缸,所述滑块由油缸驱动。
所述自动翻面装置的取料装置包括水平布置的取料台和送料台,所述取料台滑动装配在机架的上直线导轨上,所述送料台滑动装配在机架的下滑轨上,所述取料台设置在送料台的正上方,所述上直线导轨与所述自动送料装置的直线导轨为一体,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即两者共用同一条直线导轨。所述取料台还包括有真空吸盘组和检测钢板位置的传感器,真空吸盘组的吸盘口竖直向下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送料台为长方形框架,所述长方形框架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带,所述下滑轨延伸至翻面机的机架内,所述下滑轨上设置有检测钢板位置的传感器;如图5所示的自动翻面机的实施例,包括机架和自动翻面装置,所述机架设置有水平台面,所述水平台面为长方形框架结构,所述水平台面沿长度方向的两个侧臂的上表面上均匀布设有滚轮组21,所述滚轮组21两端的两个滚轮连接驱动电机,滚轮组的两端设置有位置感应器22,所述水平台面的中空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活塞杆20,所述活塞杆20连接液压缸23,所述位置感应器22连接驱动装置;所述活塞杆20均匀布设所述水平台面的中空部处,活塞杆20的上端部为T型杆,所述T型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水平台面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T型杆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防滑带。所述自动翻面装置设置在所述水平台面的正上方,所述翻面装置为固定在机架17上的长方形的框架18,所述翻面装置的框架18内侧沿长度方向的侧臂上设置有机械爪19和检测钢板到位的传感器29,所述翻面装置的两个短侧壁的外侧延伸出有中转轴,所述传感器连接机械爪和旋转电机18。送料装置位于框架18的正上方,送料装置通过滑轨轮固定在机架顶端的滑轨上,滑轨为长圆形杆,滑轨轮为具有台阶面的双柱状结构,滑轨轮的小直径部分的周面放置在滑轨上,两侧对应的两个滑轨轮的台阶面朝向外侧,这样的设置使得滑轨轮不会脱离滑轨的轨道运行,安全可靠。滑轨轮连接有驱动电机26,驱动电机26固定在取料盘的上表面,取料盘24中部固定有伸缩油缸25,伸缩油缸25的自由端固定有长方形平台24,长方形平台24的下表面布设有真空吸盘组27。所述送料装置还包括水平布置的物料输送台和检测钢板位置的传感器,所述物料输送台的水平台面上布设有可转动的镶嵌在台面的圆珠,所述圆珠露出水平台面,由于有凸起的圆珠存在,使得钢板在台面上滑动时的阻力大大减小。所述物料输送台还包括一条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位于水平台面中央,输送带连接固定有升降台,所述输送带两侧的水平台面上各开设有两条垂直于输送带延伸方向的凹槽,凹槽内滑动装配有摆杆,当钢板放置在台面上时,驱动摆杆使得钢板落于输送带上,提高输送效率。
如图6所示的90度旋转机的实施例,包括有机架30和两组输送带38,机架30包括一个正方形边框和位于中部的长方形支架,每组输送带38包括两条平行且间隙布置的输送带38,所述输送带38的两端固定在机架1上,左侧的输送带38的右端部连接有驱动连杆39,右侧的输送带38的左端部连接有驱动连杆40,驱动连杆39的一端通过齿轮连接电机31,驱动连杆40的一端通过齿轮连接电机32,所述两组输送带38的间隙中设置有十字型旋转架35,所述十字型旋转架35的交叉部位连接转动旋转电机41和升降装置,图中升降装置未画出,升降状可采用推动油缸,带动整个旋转电机41和十字型旋转架35做上下往复运动,旋转电机驱动十字型旋转架35旋转,十字型旋转架35的四个支架均为T型支架,所述T型支架的T型端远离所述十字型旋转架35的交叉部位,所述T型支架的T型端还设置有位置传感器37,所述位置传感器37连接所述旋转电机41、升降装置、电机31和电机32;所述十字型旋转架35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带36。所述十字型旋转架35与所述传送带垂直的两个T型支架的两端各设置有滚轮驱动装置,所述滚轮驱动装置包括两个沿所述T型支架对称布置的两个滚轮34,所述两个滚轮34连接驱动连杆39和驱动连杆40,所述滚轮转动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如图中所示,还设置有两个辅助输送带34,辅助输送带34连接驱动连杆40,驱动连杆40带动输送带34运动。
如图12所示的送料架的实施例,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两条平行布置的支架65,所述支架65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71,所述支架65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输送带66,所述输送带66两端的支架65上设置有检测钢板位置的传感器67和传感器64,所述支架65上的一端设置有接料架63,所述接料架63上设置有第二输送带,第二输送带连接驱动装置62,接料架63的前端设置有感应轿厢门位置的位置传感器61;所述支架65的另一端的连接杆71上转动装配有机械手臂72,支架固定有机械手臂7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阻挡钢板滑出支架65的挡板70,所述挡板上设置有缓冲层69;所述机械手臂72为U型结构,所述机械手臂72的一个侧臂的自由端转动装配在所述连接杆11上,所述机械手臂72连接有转动驱动装置73,所述机械手臂72远离旋转轴的端部设置有真空吸盘组,所述平台上设置有检测钢板位置的位置传感器。
如图7~图12所示:喷淋线和自动覆膜机的实施例,包括喷淋间42和运料架43,运料架43为固定在立柱45顶端的环形槽钢,所述立柱45的顶端固定有直角三脚架,所述直角三角架的一条直角边固定在立柱45的周面上,所述环形槽钢固定在直角三脚架远离立柱45的顶点上;所述槽钢的两个侧壁的自由端向所属槽钢内侧弯折形成平台,所述槽钢内设置有运送链条,所述运送链条连接驱动装置,驱动装置步进电机;运送链条上等间距挂设有挂板,挂板伸出槽钢外,挂板上固定有挂料架。所述运料架43穿过喷淋间42,喷淋间42内还设置有时间控制器,时间控制器连接驱动装置,时间控制器通过控制驱动装置来控制运料架43中运送链条的运动速度,用来保证轿厢门在喷淋间42中可充分完成喷淋过程。新型电梯轿厢门全自动喷淋线的实施例还包括设置的设置有喷粉自动上料机器人50,所述喷粉自动上料机器人50包括具有一个自由端的可三维立体运动的机械手臂,所述喷粉自动上料机器人50的自由端设置有取料吸盘,所述取料吸盘包括真空吸盘组,真空吸盘组成矩形排列,所述取料吸盘上还设置有第一位置感应器,所述运料架上设置有第二位置感应器。第一位置感应器和第二位置感应器相互感应控制喷粉自动上料机器人50可以将轿厢门挂在挂料架44上;在喷淋间的输出端的运料架的一侧设置有喷粉自动下料机器人51,所述喷粉自动下料机器人51包括具有一个自由端的可三维立体运动的机械手臂,所述喷粉自动下料机器人51的自由端设置有取料盘,所述取料盘上还设置有第三位置感应器,所述运料架上设置有第四位置感应器,第三位置感应器和第四位置感应器相互感应控制喷粉自动下料机器人51可以将轿厢门从挂料架44上取下。所述运送链条包括一条闭合的运送带,运送带的两侧固定有转轴一端,转轴的另一端转动装配有滚轮,所述滚轮放置在所述槽钢的平台上,运送带下端设置有伸出所述槽钢的挂板46。挂料架44包括有T型板48和两个挂料钩49,所述T型板48呈倒T型设置,所述T型板48下端的底边上布设有一排圆孔,所述挂料钩49呈S型,挂料钩49的下端端部套设有保护套。所述挂料钩49的上端根据厅门宽度挂设在所述T型板48的圆孔中;所述T型板48上端连接有U型杆47,所述U型杆47的一个侧边的自由端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在T型板48的上端。一种电梯轿厢门自动覆膜机的实施例,包括有水平设置在机架52上的传送带53和覆膜装置,所述覆膜装置包括自左向右依次高低平行设置的第一转轴55和第二转轴54,所述第一转轴55高于第二转轴54,第一转轴55的两端转动装配在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架上,第二转轴54的两端转动装配在竖直设置的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相互平行的槽钢,所述两个槽钢的上端通过连接板焊接相连,所述两个槽钢的凹槽内滑动装配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端面固定有U型板,U型板的两个侧板的自由端焊接在所述滑块的上端面,所述U型板的底板上设置有供螺栓穿过的圆孔,所述U型板的底板通过长螺栓与所述连接板固定,所述长螺栓依次穿过所述圆孔和螺栓孔并通过旋入连接板上端的螺母中;滑块上设置有固定所述第二转轴54端部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设置有轴承,轴承内圈过盈装配有所述第二转轴54的端部;所述第一支架的底端固定在折弯板56的上侧折弯边上,折弯板56的下册折弯边焊接固定在机架52上,所述第二支架的底端固定在折弯板57的上侧折弯边上,折弯板57的下册折弯边焊接固定在机架52上,所述第一转轴55和第二转轴54位于传送带53的中部上方,所述第一转轴55和第二转轴54的旋转切线方向与所述传送带53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一转轴55的周面包设有覆膜材料,所述第二转轴54的周面包设有防滑层;所述传送带53的中部上方设置有导向滑轨,所述导向滑轨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挡板59,所述两个挡板59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自动覆膜机的输送带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两个挡板59的宽度方向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挡板59固定在所述机架52上,所述两个挡板59的左端位于所述第二转轴54的左侧,所述两个挡板59的左端部设置有折弯边,所述两个挡板59的折弯边形成左侧开口的喇叭状。所述两个挡板59的上端向外侧延伸有90度折弯边,所述挡板59的折弯边的下侧面固定有折弯板58,所述折弯板58包括两个呈90度的折弯边,所述折弯板58的一个折弯边的内侧焊接固定在所述机架59上,另一个折弯边上开设有固定螺栓用的长圆孔,所述长圆孔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固定在机架60上的折弯边所在的平面。
喷粉自动上料机器人从生产线或者储料区取得带喷淋的轿厢门后,通过第一位置传感器与第二位置传感器之间的协同作用,将轿厢门悬挂于挂料架44上的挂料钩上,挂料完成后,喷粉自动上料机器人发送信息给运料架43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运料架43上的运送链条,将已经悬挂好的轿厢门移动至下一道工序位置处。喷粉自动下料机器人51上的第三位置感应器感应第四位置感应器的位置信息,使喷粉自动下料机器人51的机械手臂可准确抓取轿厢门,然后将轿厢门转移走。这样完成了轿厢门在新型自动喷淋线上通过喷粉自动上料机器人50上料,然后经过运料架将轿厢门运送至喷淋间,经过喷淋间喷淋后,经过喷粉自动上料机器人51将轿厢门转移至自动覆膜机,完成覆膜过程。所述打包机为全自动打包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最优实施例,但并不是对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限定,任何采用劣化或者等同变换的方案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本实用新型中未提及的技术均为现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