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式铆接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机械加工中常见的三大连接技术分别为机械连接、胶接和焊接,机械连接分为可拆卸连接和不可拆卸连接,不可拆卸连接如:焊接、铆接等;可拆卸连接如:螺纹连接、销、链等。铆接最为常见的连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连接强度较稳定可靠;(2)容易检查和排除故障;(3)铆接工艺简单易掌握;(4)适用于较复杂的结构的连接;(5)适用于各种不同材料之间的连接。因为这些优点,铆接在机械加工中被广泛使用。常见工件铆接压合都是人工手持工具来实现工件铆接压合的,这样生产效率低,铆接压合效果较差。目前也有很多铆接机,铆接机是依据冷辗原理研制而成的一种新型铆接设备,就是指能用铆钉把物品铆接起来机械装备,利用铆杆对铆钉局部加压,并绕中心连续摆动直到铆钉成形,这样的铆接压合装置结构较为复杂,而且成本较高。目前也有结构较为合理的铆接压合装置,但是这些铆接压合装置的上下压合的行程不可调,适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式铆接压合装置,不但能快速实现对工件铆接压合,而且上下压合的行程可调,适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调式铆接压合装置,它包括机架、第一电机、主轴、曲柄轮、连接支座、丝杆、丝杆螺母、铰接销轴、连杆、扇形齿轮、销轴、齿条轴套、中心轴、回转驱动组件、压合支座、压合头、紧固螺钉、工件、支承平台,所述曲柄轮可转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第一电机和通过主轴和曲柄轮同轴连接,所述曲柄轮上设置有朝向圆心的调节滑槽,所述连接支座可滑动设置在调节滑槽上,所述丝杆可转动设置在曲柄轮上,所述丝杆螺母固定在连接支座内,所述丝杆和丝杆螺母螺纹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设置有扳手槽,所述连杆的下端通过铰接销轴铰接在连接支座上,所述连杆的上端铰接扇形齿轮的一端,所述扇形齿轮的中端通过销轴可摆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齿条轴套可上下滑动设置在机架的一侧,所述齿条轴套和扇形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中心轴可转动设置在齿条轴套中,所述回转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第一皮带轮、传递皮带、第二皮带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同轴心设置在中心轴的上端,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厚度大于第一齿轮的厚度,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皮带轮同轴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传递皮带和第二皮带轮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和驱动电机同轴连接,所述压合支座固定在中心轴的下端,压合头通过紧固螺钉安装在压合支座的下端,所述工件安装在支承平台上,所述工件设置有压合头的正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主轴和机架之间设置有滚动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机为步进电机。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第一电机带动曲柄轮回转,经过连杆带动扇形齿轮绕着支点上下摆动,从而与之啮合的齿条轴套作上下往复运动。同时,驱动电机通过第一皮带轮、传递皮带和第二皮带轮带动第一齿轮连续回转,第一齿轮通过第二齿轮带动中心轴连续回转。压合头能上下运动,而且能快速回转,实现对工件的铆接压合。第二齿轮的厚度大于第一齿轮的厚度,保证了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始终保持啮合状态。当工件型号改变时,用扳手转动丝杆,在丝杆的带动下,连接支座位置实现调整,从而改变连杆下端的铰接点的位置,即实现对曲柄长度的改变,从而实现上下压合的行程的调整。主轴和机架之间设置有滚动轴承,减少了主轴和机架之间的磨损,提高了主轴的使用寿命。第一电机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可靠性好。丝杆的一端设置有扳手槽,有利于操作人员驱动丝杆对连接支座的位置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不但能快速实现对工件铆接压合,而且上下压合的行程可调,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局部放大图A。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B向视图。
图中:1.机架,2.第一电机,3.主轴,4.曲柄轮,5.连接支座,6.丝杆,7.丝杆螺母,8.铰接销轴,9.连杆,10.扇形齿轮,11.销轴,12.齿条轴套,13.中心轴,14.回转驱动组件,15.压合支座,16.压合头,17.紧固螺钉,18.工件,19.支承平台,20.调节滑槽,21.扳手槽,22.驱动电机,23.第一皮带轮,24.传递皮带,25.第二皮带轮,26.第一齿轮,27.第二齿轮,28.滚动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可调式铆接压合装置,它包括机架1、第一电机2、主轴3、曲柄轮4、连接支座5、丝杆6、丝杆螺母7、铰接销轴8、连杆9、扇形齿轮10、销轴11、齿条轴套12、中心轴13、回转驱动组件14、压合支座15、压合头16、紧固螺钉17、工件18、支承平台19,所述曲柄轮4可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第一电机2和通过主轴3和曲柄轮4同轴连接,所述主轴3和机架1之间设置有滚动轴承28,减少了主轴3和机架1之间的磨损,提高了主轴3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一电机2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可靠性好。所述曲柄轮4上设置有朝向圆心的调节滑槽20,所述连接支座5可滑动设置在调节滑槽20上,所述丝杆6可转动设置在曲柄轮4上,所述丝杆螺母7固定在连接支座5内,所述丝杆6和丝杆螺母7螺纹连接,所述丝杆6的一端设置有扳手槽21,有利于操作人员驱动丝杆6对连接支座5的位置进行调整。所述连杆9的下端通过铰接销轴8铰接在连接支座5上,所述连杆9的上端铰接扇形齿轮10的一端,所述扇形齿轮10的中端通过销轴11可摆动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齿条轴套12可上下滑动设置在机架1的一侧,所述齿条轴套12和扇形齿轮10相互啮合,所述中心轴13可转动设置在齿条轴套12中。所述回转驱动组件14包括驱动电机22、第一皮带轮23、传递皮带24、第二皮带轮25、第一齿轮26、第二齿轮27,所述第二齿轮27同轴心设置在中心轴13的上端,所述第一齿轮26和第二齿轮27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27的厚度大于第一齿轮26的厚度,所述第一齿轮26和第二皮带轮25同轴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23通过传递皮带24和第二皮带轮25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23和驱动电机22同轴连接,所述压合支座15固定在中心轴13的下端,压合头16通过紧固螺钉17安装在压合支座15的下端,所述工件18安装在支承平台19上,所述工件18设置有压合头16的正下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铆接压合装置使用时,第一电机2带动曲柄轮4回转,经过连杆9带动扇形齿轮10绕着支点上下摆动,从而与之啮合的齿条轴套12作上下往复运动。同时,驱动电机22通过第一皮带轮23、传递皮带24和第二皮带轮25带动第一齿轮26连续回转,第一齿轮26通过第二齿轮27带动中心轴13连续回转。压合头16能上下运动,而且能快速回转,实现对工件18的铆接压合。第二齿轮27的厚度大于第一齿轮26的厚度,保证了第一齿轮26和第二齿轮27始终保持啮合状态。当工件18型号改变时,用扳手转动丝杆6,在丝杆6的带动下,连接支座5位置实现调整,从而改变连杆9下端的铰接点的位置,即实现对曲柄长度的改变,从而实现上下压合的行程的调整。本实用新型不但能快速实现对工件18铆接压合,而且上下压合的行程可调,适用性强。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