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管缠绕定形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55107阅读:6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盘管缠绕定形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的弯曲成形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金属管冷加工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热泵系统中需要使用多层螺旋结构的盘管,由单根铜套管连续弯曲绕制加工制成,要求各螺旋层层内、层间管体均需要紧密堆叠,同时管体不得变形和损伤。现有技术盘管加工装置不能满足要求,容易出现盘管疏密度不均匀,管体受挤压变形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盘管缠绕定形模具,能够用于多层螺旋结构铜质盘管的加工,使盘管疏密度均匀,避免管体受挤压变形,保证盘管质量,提高盘管加工的合格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盘管缠绕定形模具,包括转轴、管体载具和管头定位夹具,所述转轴贯穿所述管体载具并与之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管体载具旋转;所述管体载具的旋转外周面上设有环绕管体载具的内凹槽体,所述内凹槽体的槽底面设有螺旋状分布的弧形沟道, 用于承载所盘管体,所述管头定位夹具固定在所述管体载具上,且所述管头定位夹具的夹持部位于所述槽体上方靠近一侧槽壁。

所述槽体的两侧槽壁均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伸出部。

所述管体载具包括筒形板和分别位于其开口端与之垂直邻接的两个侧板,所述侧板端部与位于其内侧的筒形板构成所述内凹槽体;所述侧板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螺栓为多个,呈环形阵列排布,该螺栓阵列位于所述筒形板内,第一螺栓的螺杆与所述筒形板内壁紧贴,使得该螺栓阵列与所述筒形板过盈配合,所述筒形板能随该螺栓阵列旋转。

所述筒形板由两个弧形面板首尾连接构成。

所述弧形面板端部设有向内翻的连接板,弧形面板的相邻连接板之间通过第二螺栓连接。

所述管体载具在侧板外壁上设有卡具,所述卡具在两个侧板上成对对称布置,所述卡具用于固定绑扎带的一端,成对卡具能将绑扎带固定在所述槽体上。

所述卡具为耳板。

管头定位夹具包括本体和活动体,所述本体的下部固定在一侧侧板上,所述本体的上部和活动体均设有弧形段,两弧形段构成夹持部;所述本体和活动体在弧形段的上方和下方分别通过第三螺栓连接,所述夹持部的空间大小通过第三螺栓调节。

所述管体载具设有贯穿其中部的轴套,所述轴套与转轴上均设有销孔,所述转轴穿过轴套通过销轴与轴套实现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模具在对管体的承载面上设有螺旋状分布的弧形沟道,弧形沟道的大小和间距与盘管内管体的大小和间距趋近,盘管时,使管体盘在弧形沟道内,弧形面接触明显增大了管体与模具承载面的接触面积,能够有效防止管体受力过大造成管体的变形,同时沟道还起到限位作用,保证相邻管体间隙均匀;管头定位夹具将所盘管体的管头与模具的相对位置固定,确保管体在模具上螺旋缠绕时管体横向力受力均匀,防止管体在模具承载面上滑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模具上固定有一条绑扎带;

图2是筒形板承载面的断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模具沿轴套轴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螺栓阵列与所述筒形板过盈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轴套;2、管体载具;3、管头定位夹具;4、绑扎带;5、转轴;11、销轴;21、侧板;22、筒形板;23、第一螺栓;24、耳板;25、槽体;31、本体;32、活动体;33、夹持部;34、第三螺栓;211、伸出部;221、连接板;222、第二螺栓;223、弧形沟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盘管缠绕定形模具,包括转轴5驱动旋转的管体载具2和固定在该管体载具2上的管头定位夹具3。见图1和图3。

管体载具2包括筒形板22和分别位于其开口端与之垂直邻接的两个侧板21,侧板21端部与位于其内侧的筒形板22构成内凹槽体25;侧板21之间通过第一螺栓23连接,第一螺栓23为八个,呈环形阵列等间隔排布,见图4,该第一螺栓阵列位于筒形板22内,第一螺栓23的螺杆与筒形板22内壁紧贴,使得该螺栓阵列与筒形板22过盈配合,筒形板22能随该螺栓阵列旋转。第一螺栓23阵列对筒形板22起到骨架支撑作用,保持筒形板22形状稳定,防止受压变形造成盘管管体间隙不均。

筒形板22的外壁上设有螺旋状分布的弧形沟道223,见图1和图2,沟道的弧形面半径略大于管体外径,用于承载管体,沟道的螺旋分布趋近于盘管的内螺旋层管体分布。多层螺旋结构的盘管盘制时首先盘制内层,其余层沿内层管体堆叠,因此内层管体的盘制质量对盘管是否合格具有重要影响。螺旋状分布的弧形沟道223使得盘管的内层管体定位分布,能够显著提高盘管外形的质量,提高合格率。同时弧形沟道223与管体接触面积大,能够有效避免管体局部应力集中造成变形。

侧板21的圆周端部沿侧板21方向向外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伸出部211,见图3,用于增大槽体25的空间,同时降低侧板21的质量。

作为优选,筒形板22由两个弧形面板首尾连接构成。弧形面板端部设有向内翻的连接板221,上下弧形面板的连接处,相邻连接板221之间通过第二螺栓222连接。上下弧形面板的相邻连接板221设置为相互平行,便于组装。通过调节第二螺栓222的松紧,能够方便的实现第一螺栓23阵列与筒形板22过盈配合。

侧板21中心部位设有贯穿其的轴套1,转轴5和轴套1配合连接,转轴5旋转驱动管体载具2旋转。作为优选,轴套1与转轴5上均设有销孔,转轴5穿过轴套1通过销轴11与轴套1实现可拆卸连接。销轴11连接可以非常方便的拆卸,同时便于模具的加工制造。

管体载具2通过螺栓组装弧形面板和带套筒的侧板21构成,弧形面板和侧板21可以根据直径、弧形沟道223大小等设计多种规格,使用时自行选择装配即可。满足多种规格盘管的加工需要。盘管加工完毕,松开螺栓,即可方便的取下盘管,大大减轻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

管头定位夹具3包括本体31和活动体32,采用窄铁条制成,本体31的下部焊接固定在一侧侧板21上,本体31的上部和活动体32均设有弧形段,两弧形段构成夹持部33,夹持部33位于槽体25上方靠近本体31侧侧板21;本体31和活动体32在弧形段的上方和下方分别通过两个第三螺栓34连接,调节第三螺栓34一侧的螺母位置,用以调整夹持部33的空间大小。管头伸入夹持部33,固定时,用扳手将螺母拧紧即可。

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管体载具2在侧板21外壁上设有卡具,卡具在两个侧板21上成对对称布置,卡具用于固定绑扎带4的一端,成对卡具能将绑扎带4固定在槽体25上。盘管加工完毕,需要用绑扎带4扎紧固定,由于盘管重量在几十公斤以上,单人无法挪动,造成绑扎带4固定不方便。绑扎带4一般选择塑料材料,具有弹性,盘管前将其固定在卡具上,不影响盘管作业,待盘管完毕,即可在管体载具2上进行绑扎,非常方便省力。作为优选,卡具为耳板24,只要带孔即可,将绑扎带4穿过两侧侧板21上耳板24孔,成弧状,利用绑扎带4的弹性应力即可固定。

本说明中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三螺栓仅用于区别在本实用新型模具中不同位置和功能的螺栓或螺栓组合,以便于说明并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并不限定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三螺栓的数量或结构,应作螺栓的一般意义理解。

综上,应用本实施例于多层螺旋结构铜质盘管的加工,能够使盘管疏密度均匀,避免管体受挤压变形,保证盘管质量,提高盘管加工的效率和合格率,降低人员劳动强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中应用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