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极品山茶油精深加工用高效压榨装置
背景技术:
山茶油(又名野山茶油,茶籽油,油茶籽油)取自油茶树的种籽。山茶油的制作过程可分为:去壳,晒干,粉碎,榨油,过滤,全过程均为物理方法,因此它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用油。茶油中不含芥酸,胆固醇、黄曲霉素和其它添加剂。经测试:茶油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油酸达到80-83%,亚油酸达到7-13%,并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A、B、D、E等,尤其是它所含的丰富的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而又不能合成的。经科学鉴定,山茶油的油酸及亚油酸含量均高于橄榄油。
山茶油果实里可以获取各种等级的山茶油。山茶油所有的外包装上都必须依据我国2003年5月制定2003年10月1日开始执行的新标准,清晰地标明其所属的等级。(1)Extra Virgin camellia Oil(极品山茶油、国标一级),其为第一遭压榨山茶果子而得的果子汁,带有果香及果味,油酸度低于1%。(2)Pure camellia Oil(纯正山茶油、国标二级),其是由机榨山茶油经过除杂、脱酸、脱水、脱色、脱臭以及冷冻脱脂加工而成。(3)Pomace camellia Oil(特级山茶油、医药注射级),其是由原始森林深山采集山茶果子压榨而得,按照医药生产工艺标准、经过物理提纯得到最纯净(无色、无味、无烟、接近零点的酸价零点过氧化值)的油品。专供医药注射用油、化妆品用油。
现有的极品山茶油精深加工用压榨装置存在压榨效率低、操作复杂、压榨不充分的缺点,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压榨效率高、操作简单、压榨充分的极品山茶油精深加工用高效压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的极品山茶油精深加工用压榨装置存在压榨效率低、操作复杂、压榨不充分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压榨效率高、操作简单、压榨充分的极品山茶油精深加工用高效压榨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极品山茶油精深加工用高效压榨装置,包括有工作台、升降杆、滑块、气缸、弹簧、滑轨、压块、收集箱、右架、放置板、推板、挤压板、右轴承座、右螺母、右丝杆、左丝杆、左螺母、左轴承座、伺服电机和顶板,工作台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收集箱和右架,右架左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顶板和放置板,顶部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伺服电机、左轴承座和右轴承座,左轴承座上设有左丝杆,左丝杆左端与伺服电机连接,右轴承座上设有右丝杆,右丝杆与左丝杆连接,右丝杆与左丝杆的螺纹方向相反,左丝杆上设有左螺母,左螺母与左丝杆配合,右丝杆上设有右螺母,右螺母与右丝杆配合,左螺母和右螺母下端均设有推板,放置板上均匀地设有小孔,放置板顶部中部设有通孔,通孔内左右两侧均设有挤压板,挤压板与通孔配合,挤压板均位于推板内侧,放置板左端设有滑轨,滑轨上设有滑块,滑块底部与滑轨之间设有弹簧,滑轨左侧上部设有气缸,气缸下端与滑块顶部连接,滑块底部设有升降杆,升降杆下端设有压块。
优选地,还包括有滤网,收集箱内设有滤网。
优选地,还包括有激振器,收集箱右侧设有激振器。
工作原理:当需要压榨山茶油时,工作人员将坯槽内装好适量的粉状茶籽,当装好后,工作人员将坯槽放在压块正下方,当坯槽放好后,控制气缸伸长,带动滑块向下移动,弹簧压缩,带动升降杆向下移动,使压块向下移动,挤压坯槽内的粉状茶籽,将其压实,当坯槽内的粉状茶籽压实后,工作人员控制气缸缩短,带动滑块向上移动,使升降杆向上移动,压块也随之向上移动,弹簧恢复原长,当气缸复位后,关闭气缸。此时工作人员将压好的坯槽用坯盖盖住,并捆紧,捆紧后,将坯槽放在放置板上,再将装好适量的粉状茶籽的坯槽放在压块正下方,重复上述动作,不断地将坯槽压实,当放置板上放好适量的坯槽后,工作人员控制伺服电机顺时针转动,带动左丝杆和右丝杆顺时针转动,左丝杆顺时针转动,使左螺母向右移动,右丝杆顺时针转动,使右螺母向左移动,从而减小推板之间的距离,并带动挤压板移动,使之相互靠近,挤压之间的坯槽,对茶籽进行压榨,压榨出的山茶油通过小孔流入收集箱内。当山茶油压榨好后,工作人员控制伺服电机逆时针转动,带动左丝杆和右丝杆逆时针转动,左丝杆逆时针转动,使左螺母向左移动,右丝杆逆时针转动,使右螺母向右移动,从而增大推板之间的距离,当推板之间的距离合适后,关闭伺服电机。此时工作人员推动左右两侧挤压板,当挤压板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工作人员将压榨好的坯槽取出,并将收集箱内的山茶油取出。
因为还包括有滤网,收集箱内设有滤网,滤网可以过滤掉山茶油中的杂质,增加山茶油的纯净度。
因为还包括有激振器,收集箱右侧设有激振器,在压榨的同时,工作人员控制激振器工作,防止杂质堵塞滤网,当压榨好后,关闭激振器。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达到了压榨效率高、操作简单、压榨充分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放置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工作台,2-坯槽,3-升降杆,4-滑块,5-气缸,6-弹簧,7-滑轨,8-压块,9-收集箱,10-右架,11-放置板,12-推板,13-挤压板,14-小孔,15-右轴承座,16-右螺母,17-右丝杆,18-左丝杆,19-左螺母,20-左轴承座,21-伺服电机,22-顶板,23-通孔,24-滤网,25-激振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极品山茶油精深加工用高效压榨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有工作台1、升降杆3、滑块4、气缸5、弹簧6、滑轨7、压块8、收集箱9、右架10、放置板11、推板12、挤压板13、右轴承座15、右螺母16、右丝杆17、左丝杆18、左螺母19、左轴承座20、伺服电机21和顶板22,工作台1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收集箱9和右架10,右架10左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顶板22和放置板11,顶部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伺服电机21、左轴承座20和右轴承座15,左轴承座20上设有左丝杆18,左丝杆18左端与伺服电机21连接,右轴承座15上设有右丝杆17,右丝杆17与左丝杆18连接,右丝杆17与左丝杆18的螺纹方向相反,左丝杆18上设有左螺母19,左螺母19与左丝杆18配合,右丝杆17上设有右螺母16,右螺母16与右丝杆17配合,左螺母19和右螺母16下端均设有推板12,放置板11上均匀地设有小孔14,放置板11顶部中部设有通孔23,通孔23内左右两侧均设有挤压板13,挤压板13与通孔23配合,挤压板13均位于推板12内侧,放置板11左端设有滑轨7,滑轨7上设有滑块4,滑块4底部与滑轨7之间设有弹簧6,滑轨7左侧上部设有气缸5,气缸5下端与滑块4顶部连接,滑块4底部设有升降杆3,升降杆3下端设有压块8。
还包括有滤网24,收集箱9内设有滤网24。
还包括有激振器25,收集箱9右侧设有激振器25。
工作原理:当需要压榨山茶油时,工作人员将坯槽2内装好适量的粉状茶籽,当装好后,工作人员将坯槽2放在压块8正下方,当坯槽2放好后,控制气缸5伸长,带动滑块4向下移动,弹簧6压缩,带动升降杆3向下移动,使压块8向下移动,挤压坯槽2内的粉状茶籽,将其压实,当坯槽2内的粉状茶籽压实后,工作人员控制气缸5缩短,带动滑块4向上移动,使升降杆3向上移动,压块8也随之向上移动,弹簧6恢复原长,当气缸5复位后,关闭气缸5。此时工作人员将压好的坯槽2用坯盖盖住,并捆紧,捆紧后,将坯槽2放在放置板11上,再将装好适量的粉状茶籽的坯槽2放在压块8正下方,重复上述动作,不断地将坯槽2压实,当放置板11上放好适量的坯槽2后,工作人员控制伺服电机21顺时针转动,带动左丝杆18和右丝杆17顺时针转动,左丝杆18顺时针转动,使左螺母19向右移动,右丝杆17顺时针转动,使右螺母16向左移动,从而减小推板12之间的距离,并带动挤压板13移动,使之相互靠近,挤压之间的坯槽2,对茶籽进行压榨,压榨出的山茶油通过小孔14流入收集箱9内。当山茶油压榨好后,工作人员控制伺服电机21逆时针转动,带动左丝杆18和右丝杆17逆时针转动,左丝杆18逆时针转动,使左螺母19向左移动,右丝杆17逆时针转动,使右螺母16向右移动,从而增大推板12之间的距离,当推板12之间的距离合适后,关闭伺服电机21。此时工作人员推动左右两侧挤压板13,当挤压板13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工作人员将压榨好的坯槽2取出,并将收集箱9内的山茶油取出。
因为还包括有滤网24,收集箱9内设有滤网24,滤网24可以过滤掉山茶油中的杂质,增加山茶油的纯净度。
因为还包括有激振器25,收集箱9右侧设有激振器25,在压榨的同时,工作人员控制激振器25工作,防止杂质堵塞滤网24,当压榨好后,关闭激振器25。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