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检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焊盘可焊性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PCB行业中,为了保证PCB具有可靠的加工性能,通常都需要对代加工板件进行焊盘可焊性测试。传统的测试方法通常是测试人员靠手工用夹子夹着测试样品放在锡炉焊料内测试,这样的手工测试受人的影响极大,常常导致三个问题:其一在于每次测试时样品浸入焊料内的深度不固定;其二在于每次测试时样品浸入助焊剂和焊料内的速度不固定;其三在于每次测试时样品在助焊剂和焊料内的停留时间不固定。而上述浸入深度、浸入速度和停留时间三个参数都是可焊性国标标准IPC-J-STD-003中规定的重要参数,然而同一试验人员每次操作,或不同人员的对同一试验的操作均会必不可免的存在误差,如果每次测试时参数大小均不相同,则可焊性评价的准确性与一致性就无法保证,导致测试结果可靠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测试精度高,工作效率高,重复性和可靠性好且结构简单的焊盘可焊性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焊盘可焊性测试装置,包括控制装置和测试机构,所述测试机构包括支撑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的转向支架、设置于所述转向支架上的夹持组件、及用于驱动所述夹持组件上下运动及驱动所述转向支架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升降杆组、及与所述升降杆组连接的夹持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件包括弹性夹柄、及均与所述弹性夹柄连接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和所述第二夹片间形成有夹持腔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杆组包括套筒、及嵌装于套筒内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与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筒的内壁设有第一螺纹结构,所述升降杆的外壁设有第二螺纹结构,所述第一螺纹结构与所述第二螺纹结构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试机构还包括高度测量组件,所述高度测量组件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支撑件设有标尺部,所述高度测量组件与所述标尺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度测量组件包括套装于所述支撑件上的套环、及与所述套环连接的高度测量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度测量件包括水平杆段、及垂直设置于所述水平杆段上的竖直杆段,所述水平杆段与所述竖直杆段之间形成容纳腔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向支架包括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的转动件,及与所述转动件连接的转向杆。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测试系统,其包括有如上所述的焊盘可焊性测试装置,助焊剂容器和焊料容器,所述助焊剂容器和所述焊料容器均与所述焊盘可焊性测试装置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上述焊盘可焊性测试装置将测试样品夹持固定于所述夹持件上,之后通过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驱动机构电性连接,由所述驱动机构来精确控制所述升降杆组的匀速上升、下降,停止等各种动作,从而保证每次测试时样品浸入深度、停留时间及测试时间三个参数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可靠性,由此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试验的可重复性,此外通过所述控制装置来实现焊盘可焊性测试装置的自动工作,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
上述测试系统通过保证所述助焊剂容器和所述焊料容器与上述焊盘可焊性测试装置位置配合,之后将测试样品夹持固定于所述夹持件上,之后通过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驱动机构电性连接,由所述驱动机构来精确控制所述升降杆组的匀速上升、下降,停止等各种动作,从而保证每次测试时浸入助焊剂和焊料内的深度、停留时间及测试时间三个参数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可靠性,由此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试验的可重复性,此外通过所述控制装置来实现焊盘可焊性测试装置的自动工作,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焊盘可焊性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升降杆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测试机构,200、支撑件,220、标尺部,300、转向支架,320、转动件,340、转向杆,400、夹持组件,420、升降杆组,422、套筒,423、第一螺纹结构,424、升降杆,425、第二螺纹结构,440、夹持件,442、弹性夹柄,444、第一夹片,446、第二夹片,448、夹持腔室,500、高度测量组件,520、套环,540、高度测量件,542、水平杆段,544、竖直杆段,546、容纳腔室,600、助焊剂容器,700、焊料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焊盘可焊性测试装置,包括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和测试机构100,所述测试机构100包括支撑件200、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件200上的转向支架300、设置于所述转向支架300上的夹持组件400、及用于驱动所述夹持组件400上下运动及驱动所述转向支架300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夹持组件400包括升降杆组420、及与所述升降杆组420连接的夹持件440。
上述焊盘可焊性测试装置将测试样品夹持固定于所述夹持件440上,之后通过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驱动机构电性连接,由所述驱动机构来精确控制所述升降杆组420的匀速上升、下降,停止等各种动作,从而保证每次测试时样品浸入深度、停留时间及测试时间三个参数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可靠性,由此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试验的可重复性,此外通过所述控制装置来实现焊盘可焊性测试装置的自动工作,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计算机,计算机内安装有控制软件,通过向控制软件输入或修改测试参数值,可以精确且高效的控制所述升降杆组420的上述、下降、运动速度和转向杆340的转动速度和转动角度等,由此使得上述焊盘可焊性测试装置的使用灵活性更高,适用范围更广。此外,当试验人员设定好参数并运行装置之后,也无需站立在测试装置前进行实时监控,而可以在测试时间段内处理其他事宜,当测试完成后计算机会发出提示音告知试验人员测试结束,如此可以进一步提高试验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省时间,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如图2所示,所述升降杆组420包括套筒422、及嵌装于套筒422内的升降杆424,所述升降杆424与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筒422采用一体成型或装配方式垂直固定于所述转向支架300的下方,升降杆424可滑动嵌装于套筒422的空腔内,且其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的伸缩轴连接。测试时,由所述伸缩轴的伸缩动作来带动所述升降杆424在所述套筒422内匀速且精确的上升或下降,该驱动方式结构简单,连接可靠,制造成本低。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筒422的内壁设有第一螺纹结构423,所述升降杆424的外壁设有第二螺纹结构425,所述第一螺纹结构423与所述第二螺纹结构425配合。此时,所述驱动机构的转动轴可以与所述套筒422端部或与所述升降杆424端部连接,当转动轴转动,带动套筒422或升降杆424一同转动,此时通过所述第一螺纹结构423与所述第二螺纹结构425的螺纹连接,会使所述升降杆424实现匀速上升或下降运动,且上述螺纹装配结构可以使得所述升降杆424的运动精度高且可控,平稳性更好。
如图3所示,所述夹持件440包括弹性夹柄442、及均与所述弹性夹柄442连接的第一夹片444和第二夹片446,所述第一夹片444和所述第二夹片446间形成有夹持腔室448。当试验前装夹测试样品或者试验后取下测试样品时,通过按压所述弹性夹柄442,此时所述第一夹片444和所述第二夹片446会绕夹柄上的销轴转动打开,从而形成所述夹持腔室448,将测试样品置入夹持腔室448内之后,松开弹性夹柄442之后,所述第一夹片444和所述第二夹片446闭合从而夹紧测试样品。如此不仅可以实现测试样品的稳固夹持,提高试验的可靠性,同时也便于装拆更换,提高试验的操作便利性。
所述测试机构100还包括高度测量组件500,所述高度测量组件500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件200上,所述支撑件200设有标尺部220,所述高度测量组件500与所述标尺部220配合。所述标尺部220类似于刻度尺,其具有多条等距间隔布置的刻度线,且多条刻度线均垂直于支撑件200的轴线方向设置,同时沿所述支撑件200的延伸方向平行布置。相邻两条刻度线的间距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测试需要人为设定,从而可以非常灵活的适应不多试验规格的需要,提高测试装置的可使用性和灵活性。此外,当所述高度测量组件500在所述支撑件200上上下滑动时,与不同的刻度线对准,由此可以对测试样品的高度进行准确测量和调控,从而确保多次试验时测试样品的高度一致性,以确保测试结构的准确性。
此外,所述高度测量组件500包括套装于所述支撑件200上的套环520、及与所述套环520连接的高度测量件5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环520的内径与所述支撑件200的外径相匹配,由此使得套环520相对支撑件200滑动的同时还能确保两者的相对固定,避免套环520相对支撑件200随意滑动,影响测试工作的正常进行。进一步,所述高度测量件540为直型杆件,直型杆件与刻度线平行布置,所述高度测量件540包括水平杆段542、及垂直设置于所述水平杆段542上的竖直杆段544,所述水平杆段542与所述竖直杆段544之间形成容纳腔室546。由于试验中用于盛装测试试剂的容器通常为上端开口的箱体,试验时需要通过所述高度测量件540将测试样品伸入盛有试剂的容器内,因而通过所述水平杆段542与所述竖直杆段544之间形成的L型的容纳腔室546,可以在确保顺利将测试样品浸入试剂中时,避免与容器侧壁发生碰撞干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向支架300包括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200上的转动件320,及与所述转动件320连接的转向杆3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320为转轴,其与驱动机构的驱动轴转动连接,转轴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转向杆340穿设于安装孔,由此在驱动轴的带动作用下使所述转向杆340随所述转轴一同转动,工作的灵活性更好,转动顺滑。
请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测试系统,其包括有如上所述的焊盘可焊性测试装置,助焊剂容器600和焊料容器700,所述助焊剂容器600和所述焊料容器700均与所述焊盘可焊性测试装置配合。
上述测试系统通过保证所述助焊剂容器600和所述焊料容器700与上述焊盘可焊性测试装置位置配合,之后将测试样品夹持固定于所述夹持件440上,之后通过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驱动机构电性连接,由所述驱动机构来精确控制所述升降杆组420的匀速上升、下降,停止等各种动作,从而保证每次测试时浸入助焊剂和焊料内的深度、停留时间及测试时间三个参数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可靠性,由此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试验的可重复性,此外通过所述控制装置来实现焊盘可焊性测试装置的自动工作,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