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设备。具体说,是用来加工汽车前桥上的固定孔的高效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前桥生产行业都知道,汽车前桥在汽车所有零部件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具有承载发动机及各种重要设备的功能。为实现将发动机及各种重要设备固定在汽车前桥上,需要在近似反U字形的汽车前桥两端各加工一个竖向孔,在其凹下段的接近两端处各加工一个横向孔。目前,加工汽车前桥上的竖孔和横孔需要钻孔、倒角、镗孔、铰孔、鍸孔等多台设备,由于需要多台加工设备,设备投资多,生产成本高。又由于需要多台加工设备,需要的工人也多,生产效率低。据统计,加工一件汽车前桥至少需要12分钟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前桥用高效加工装置。采用这种装置,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上述问题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前桥用高效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和加工中心,其特点是工作台上有两对纵向导轨和两对横向导轨,纵向导轨之间、横向导轨之间均相平行,两对纵向导轨与两对横向导轨间呈垂直、交叉状贯通。工作台上有用于承载被加工汽车前桥的滑板,所述滑板为长方形,其下表面的前方和后方均有两个万向轮,前方和后方的两个万向轮的间距相等且等于一对纵向导轨间的间距,滑板同侧的两个万向轮间的间距相等且等于一对横向导轨间的间距。滑板纵向两侧的万向轮分别置于一对纵向导轨中的一个纵向导轨内或一对横向导轨中的一个横向导轨内。所述加工中心含有两个卧式加工中心和两个立式加工中心,两个卧式加工中心和两个立式加工中心均固定在工作台的纵向一侧且两个卧式加工中心分别与滑板移至此处时的汽车前桥两端的待钻通孔相对应,两个立式加工中心分别与滑板移至此处时的汽车前桥中段的两个待钻通孔相对应。两个卧式加工中心间有牵拉机构,两个立式加工中心间有第一推动机构,邻近卧式加工中心一侧的那对纵向导轨一端间有第二推动机构。
所述牵拉机构是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纵向与纵向导轨相垂直,且牵拉机构活塞杆的轴向中心与所述滑板的厚度中心相对应。
所述第一、第二推动机构均是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纵向与纵向导轨相平行,且第一、第二推动机构活塞杆的轴向中心与所述滑板的厚度中心相对应。
滑板邻近牵拉机构的一边有钩扣,当需采用卧式加工中心加工时,牵拉机构的活塞杆外端与所述钩扣相连。
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由于工作台上有两对纵向轨道和两对横向导轨,纵向导轨之间、横向导轨之间均相平行,两对纵向轨道与两对横向导轨间呈垂直、交叉状贯通。工作台上有用于承载被加工汽车前桥的滑板,所述滑板为长方形,其下表面的前方和后方均有两个万向轮,前方和后方的两个万向轮的间距相等且等于一对纵向导轨间的间距,滑板同侧的两个万向轮间的间距相等且等于一对横向导轨间的间距。滑板纵向两侧的万向轮分别置于一对纵向导轨中的一个纵向导轨内或一对横向导轨中的一个横向导轨内。所述加工中心含有两个卧式加工中心和两个立式加工中心,两个卧式加工中心和两个立式加工中心均固定在工作台的纵向一侧且两个卧式加工中心分别与滑板移至此处时的汽车前桥两端的待钻通孔相对应,两个立式加工中心分别与滑板移至此处时的汽车前桥中段的两个待钻通孔相对应。两个卧式加工中心间有牵拉机构,两个立式加工中心间第一推动机构,邻近卧式加工中心一侧的那对纵向导轨一端间有第二推动机构。工作时,先将待加工汽车前桥固定在滑板上,再将带有汽车前桥的滑板移至与牵拉机构相对的那对横向导轨上,然后,在牵拉机构的牵拉下将带有汽车前桥的滑板拉至两个卧式加工中心之间,即可由两个卧式加工中心分别在被加工的汽车前桥两端进行钻孔、倒角、镗孔、铰孔、鍸孔等加工步骤。当汽车前桥两端的固定孔加工完毕,通过第一推动机构将带有汽车前桥的滑板沿着邻近卧式加工中心一侧的那对纵向导轨推到两个立式加工中心之间,此时,通过两个立式加工中心在汽车前桥的凹下段的接近两端处各加工一个横向孔。当汽车前桥的凹下段的接近两端处的横向孔加工完毕,借助第二推动机构将带有汽车前桥的滑板推向远离立式加工中心的工作台一边,从而完成了一件汽车前桥固定孔的加工。利用一套设备和一个工人就可完成汽车前桥上两个竖孔和两个横孔的加工,且加工一个汽车前桥仅需2~3分钟时间,与背景技术相比,需要的加工设备少,需要的工人少,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又由于利用一套设备和一个工人就可完成汽车前桥上两个竖孔和两个横孔的加工,且加工一个汽车前桥仅需2~3分钟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前桥用高效加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滑板及其工件移动到两个卧式加工中心跟前的状态图;
图3是滑板及其工件移动到两个立式加工中心跟前的状态图;
图4是滑板及其工件移动到卸料位置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前桥用高效加工装置含有一个工作台8。所述工作台8为长方形,其一个长边上设置有加工中心。所述工作台8上设置有两对纵向导轨9和两对横向导轨10,纵向导轨9相互之间、横向导轨10相互之间均相平行,两对纵向导轨9与两对横向导轨10间呈垂直、交叉状贯通。工作台8上设置有用于承载被加工汽车前桥4的滑板7,所述滑板7为长方形,其下表面的前方和后方均安装有两个万向轮,前方和后方的两个万向轮的间距相等且等于一对纵向导轨9间的间距,滑板7同侧的两个万向轮间的间距相等且等于一对横向导轨10间的间距。滑板7纵向两侧的万向轮分别置于一对纵向导轨9中的一个纵向导轨9内或一对横向导轨10中的一个横向导轨10内。所述加工中心含有两个卧式加工中心5和两个立式加工中心2,两个卧式加工中心5和两个立式加工中心2均固定在工作台8的纵向一侧且两个卧式加工中心5分别与滑板7移至此处时的汽车前桥4两端的待钻通孔相对应,两个立式加工中心2分别与滑板7移至此处时的汽车前桥4中段的两个待钻通孔相对应。两个卧式加工中心5间设置有牵拉机构3,两个立式加工中心2间设置有第一推动机构1,邻近卧式加工中心5一侧的那对纵向导轨9一端间设置有第二推动机构6。
所述牵拉机构3是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纵向与纵向导轨9相垂直,且气缸的活塞杆的轴向中心与所述滑板7的厚度中心相对应。
所述第一推动机构1、第二推动机构6均是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纵向与纵向导轨相平行,且第一、第二推动机构活塞杆的轴向中心与所述滑板7的厚度中心相对应。
滑板邻近牵拉机构3的一边有钩扣,当需采用卧式加工中心5加工时,牵拉机构3的活塞杆外端与所述钩扣相连。
如图1~图4所示,工作时,先将固定有被加工汽车前桥4的滑板7置于两个卧式加工中心5对侧的工作台8上的两个纵向导轨9上,再借助牵拉机构3将带有被加工的汽车前桥4的滑板7移至两个卧式加工中心5跟前,即可通过两个卧式加工中心5在被加工汽车前桥4的两端各加工一个横向孔(安装状态下)。之后,借助第二推动机构6将加工有横向孔的汽车前桥4通过滑板7移至两个立式加工中心2跟前,并通过两个立式加工中心2在被加工的汽车前桥4的中部加工两个竖向孔(安装状态下)。最后,借助第一推动机构1将加工有竖向孔的汽车前桥4通过滑板7移至两个立式加工中心2对侧的工作台8边沿,并卸下被加工的汽车前桥4,即完成了一个汽车前桥4上两个横向孔和两个竖向孔的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