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机用刮板锻造热校正组合式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4960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输送机用刮板锻造热校正组合式工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造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输送机用刮板锻造热校正组合式工装。



背景技术:

传统的矿用刮板锻造热校正工装由上模和下模组成,都为数控加工成型,加工周期较长,成本较高,容易造成压痕等锻造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送机用刮板锻造热校正组合式工装,它加工周期较短,成本低,保证锻件热校正的质量;采用内六角圆柱头螺栓联接的方式,安全可靠,且易于装卸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热校正工装由下底座、上底座、垫板和支承块组成,下底座、垫板和支承块通过内六角圆柱头螺栓联接而成;下底座上加工有螺孔,垫板和支承块上加工有沉孔,垫板和支承块用内六角圆柱头螺栓固定在下底座上;下底座上加工有螺孔,用内六角圆柱头螺栓将垫板和支承块固定在下底座上。

支承块的高度与工件高度相同,中间加工有沉孔;垫板工作面与工件刮板中间内凹处的平面尺寸相符,并加工两个或两个以上通孔;下底座、上底座分别固定在校正设备的下固定板和上固定板上,上底座和下底座结构、尺寸完全相同,可以互换。

进一步,所述的下底座上设有多组螺孔,是指在下底座的长度方向上,每隔100毫米设计一组螺纹孔,一组螺纹孔是指在下底座或上底座的宽度方向上排列2个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更换校正工装上的垫板和支承块,可校正不同类型的刮板,且垫板和支承块的加工周期较短,成本低;采用内六角圆柱头螺栓联接方式,易于组装更换,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工作示意图;

图3:为传统工装下模示意图;

图4:为传统工装上模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垫板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承块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下底座,2.上底座,3.垫板,4.支承块,5.内六角圆柱头螺栓,6.工件(热的刮板)。

从图1、2,5~8可知,输送机用刮板锻造热校正组合式工装,由下底座1,上底座2,垫板3,支承块4组成,安装时先将下底座1,上底座2分别固定在校正设备的下固定板和上固定板上,运行设备将上、下底座分开。将四个支承块4分别置于下底座1的四角,再用内六角圆柱头螺栓5将下底座1和支承块4联接紧固;接下来将垫板4置于下底座1的中间,再用内六角圆柱头螺栓5将下底座1和垫板3联接紧固即可使用。

校正工装由下底座1,上底座2,垫板3,支承块4组成,下底座1和支承块4、下底座1和垫板3都通过内六角圆柱头螺栓5联接而成。下底座1上加工有螺孔,支承块3和垫板4上加工有沉孔,支承块4和垫板3用内六角圆柱头螺栓5固定在下底座1上;下底座1上加工有螺孔,用内六角圆柱头螺栓5将支承块4和垫板3固定在下底座1上。

支承块4的高度与工件6高度相同,中间加工有沉孔;垫板3工作面与工件6刮板中间内凹处的平面尺寸相符,并加工两个或两个以上通孔;下底座1、上底座2分别固定在校正设备的下固定板和上固定板上,上底座2和下底座1结构、尺寸完全相同,可以互换。

进一步,所述的下底座1上设有多组螺孔,是指在下底座的长度方向上,每隔100毫米设计一组螺纹孔,一组螺纹孔是指在下底座1或上底座2的宽度方向上排列2个孔。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刮板锻造热校正,校正工装的底座采用合金工具钢中的热作模具钢(5CrNiMo),有较高的红硬性,在600°以下的温度不易磨损和变形,保证了工装工作部位的平面度,提高了工装的使用寿命;同时,考虑到将来刮板的形状不断变化的特点,在上底座和下底座的长度方向上,每隔100毫米设计一组螺纹孔,这样在任何部位设计的垫块,都可以利用内六角圆柱头螺栓联接,一方面保证了热校正质量,另一方面也拓宽本工装应用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