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铣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6818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铣刀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刀具,具体涉及一种轨道和材料磨削加工用铣刀。



背景技术:

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钢轨修复技术也随之快速发展,目前基本采用钢轨铣磨车和钢轨打磨车进行维护,前者通TAC铣刀铣削加工,去除钢轨上的缺陷,后者使用砂轮磨削去除钢轨缺陷。两者有很多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前者通过TAC铣刀进行钢轨铣磨时,所需的驱动设备庞大,设备制造成本高,设备制造工艺复杂;切削力大,需要较大的牵引力和铣削力,效率低;每次铣削量大,铁轨的使用寿命降低,间接的轨道使用成本增加。后者通过砂轮磨进行钢轨打磨,所需的设备制造工艺复杂,且制造维护成本高;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不适合密闭空间的轨道修复。因此密闭空间轨道修磨技术一般采用铣磨设备进行,铣刀制造技术目前由国外垄断。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TAC铣刀和砂轮磨进行钢轨修复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铣刀,该铣刀的切削力小,产生丝状切屑,易于铁屑回收,同时产生粉尘少,效率高于刀片结构铣刀,由于其较小的切削力,使得作业设备制造成本也大大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铣刀包括刀盘体,刀盘体包括两个端面,两个端面之间的侧壁上密布有多个硬质颗粒。

进一步的,所述铣刀还包括刀夹,刀夹固定在刀盘体侧壁上,刀夹侧面上密布有多个硬质颗粒。

进一步的,侧壁为弧形。

进一步的,刀盘体中心设置有直径轴穿过的轴孔。

进一步的,两个端面均为圆形,二者相互平行,且一个端面的直径小于另一个端面的直径。

进一步的,硬质颗粒采用金刚石、硬质合金、立方氮化硼或金属陶瓷制成。

进一步的,硬质颗粒的粒径为0.1-3mm。

进一步的,硬质颗粒粘结固定在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铣刀在铣销加工过程中,切削力小,产生丝状切屑,易于铁屑回收,且无粉尘产生,效率高于刀片结构铣刀;加工后的表面质量高于刀片结构铣刀;由于其较小的切削力,使得作业设备制造成本大大降低;本实用新型铣刀非常适用于地铁、矿洞的轨道修复,也适用于一些密闭容器、航空航天等难加工材料的磨削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铣刀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铣刀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铣刀具有刀夹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铣刀刀夹的俯视图;

图中,

1、刀盘体;2、侧壁;3、硬质颗粒;4、刀夹;5、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铣刀包括刀盘体1,刀盘体1包括两个端面,两个端面之间的侧壁2上密布有多个硬质颗粒3。本实用新型的两个端面之间的侧壁2为成型面,用于对轨道和材料进行铣磨加工。侧壁2上的硬质颗粒3作用于钢轨轨头上,用于钢轨顶面进行切削打磨。

作为优选方案,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铣刀还包括刀夹4,刀夹4固定在刀盘体1侧壁2上,刀夹4侧面上密布有多个硬质颗粒3。本实用新型的刀盘体1和刀夹4分开设置,刀夹4上固定有硬质颗粒3,用于多种轨道型态的钢轨切削打磨;在具体作业时,不需更换刀盘体1,只需更换不同形状的刀夹4,刀夹4上的硬质颗粒3作用于轨道,对轨道和材料进行铣磨加工。

作为优选方案,本具体实施例中,侧壁2为弧形。本实用新型铣刀的弧形侧壁2与钢轨轨头的顶面上形成的弧形面相吻合,这样在进行钢轨铣磨工作中,硬质颗粒3直接作用于钢轨顶面,从而对钢轨顶面铣磨加工。侧壁2也可以为其它任意形状,以满足不同要求的轨道和材料的铣磨加工的需求。

本具体实施例中,刀盘体1中心设置有直径轴穿过的轴孔5。本实用新型的铣刀安装在钢轨打磨车或钢轨铣磨车或其它加工设备中,地铁、轻轨、磁悬浮、快轨、有轨电车、火车的钢轨所用的钢轨打磨车或钢轨铣磨车不同,但是本实用新型的铣刀可以安装在现有的任何类型和型号的钢轨打磨车或钢轨铣磨车或其它加工设备上,钢轨打磨车或钢轨铣磨车或其它加工设备中驱动机构的直径轴穿过刀盘体1中心的轴孔5,带动铣刀沿着钢轨顶面运动,硬质颗粒3作用于轨道和材料的顶面上,进行磨削加工。

作为优选方案,本具体实施例中,两个端面均为圆形,二者相互平行,且一个端面的直径小于另一个端面的直径。钢轨打磨车或钢轨铣磨车或其它加工设备中的直径轴穿过刀盘体1两个端面的中心。两个端面的形状也可以为四边形、多边形等其它任意形状,只需在两个端面形成的侧壁2上密闭固定硬质颗粒3,就可以对任意类型的轨道和材料进行铣磨加工。

作为优选方案,本具体实施例中,硬质颗粒3采用金刚石、硬质合金、立方氮化硼或金属陶瓷制成。对不同轨道和材料进行修复加工时,可根据轨道和材料的强度等条件,选用不用材质的硬质颗粒3,如对地铁轨道进行修复时,选用立方氮化硼材质的硬质颗粒3;金刚石材质的硬质颗粒3用于有色金属密闭空间铣销。

作为优选方案,本具体实施例中,硬质颗粒3的粒径为0.1-3mm。硬质颗粒3的粒径优选为0.1-3mm,对钢轨进行修复过程中,产生丝状的C型切屑,便于铁屑回收。可根据钢轨修复加工过程中的具体情况,硬质颗粒3的粒径选用其它的大小,硬质颗粒3的形状可以为球形或其它不规则的立体形状。硬质颗粒3直接作用于轨道和材料的表面,通过驱动机构产生的相对运动到达铣销效果。

作为优选方案,本具体实施例中,硬质颗粒3粘结固定在刀盘体1或刀夹4上。本实用新型将金刚石、硬质合金、CBN、金属陶瓷材质的硬质颗粒3,采用喷涂或粘结等方法粘结固定到刀盘体1的侧壁2上或刀夹4的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密闭空间的轨道修复问题。本实用新型铣刀的铣削深度约为0.2-0.5mm,远小于TAC铣刀,增加了铁轨的使用寿命;铣销的效率高于TAC铣刀2-3倍;单位修复成本远低于目前产品;本实用新型铣刀在加工过程中产生丝状的C型切屑,便于铁屑回收,且没有大量粉尘产生,所以非常适合密闭空间轨道修复,例如:地铁、矿洞、密闭容器内部铣销加工等;由于其切削力小,需要其驱动设备的工艺会相对简单,相对制造成本和设备维护成本大幅降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实质内容上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简单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