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机床用辅助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5476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控机床用辅助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机床用辅助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数控机床已经大量普及,目前市场上的自动化方案均采用伺服机械手配合,成本高昂且调试和维修需专业技术团队方可完成,耗费时间长,对操作人员使用要求高。由于成本高昂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只能采用人手上料来进行加工,造成人员培训-管控浪费很大资源,成品率低等诸多不良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而设计的一种数控机床用辅助加工装置,其使用安全简便,造型新颖,可有效提高其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以上目的,采用如下方案:一种数控机床用辅助加工装置,包括退料单元、移动臂单元、预备上料单元、控制器;

所述退料单元包括设于机床主轴远离气动卡盘的一端的推压部、第一气缸、固定架,所述第一气缸一端固接于固定架上,另一端活动接触于推压部,所述推压部远离第一气缸端设有推杆,所述推杆穿过主轴与气动卡盘穿接;

所述移动臂单元包括设于机床主轴上方的无杆气缸,所述无杆气缸上活塞固接有移动臂,所述移动臂上设有活动爪接部;

所述预备上料单元包括振动盘、固接于机床一端的导料装置,所述振动盘出口固接于导料装置上,所述导料装置上设有与活动爪接部配合的槽,所述槽内穿接有第二气缸;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退料单元、移动臂单元、预备上料单元电连接。

作为改进地,所述推压部包括依次套设于主轴远离气动卡盘的一端内的顶杆帽,所述顶杆帽通过弹簧连接有一导向套,所述导向套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接有推杆,所述导向套下方还可拆卸连接有一紧固件。

作为进一步改进地,所述推压部上还设有一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磁传感器。

作为改进地,所述移动臂上设有燕尾槽,所述活动爪接部卡接于燕尾槽内,所述移动臂上还固接有一磁铁。

作为进一步改进地,所述活动爪接部包括卡接于燕尾槽内的滑台气缸,所述滑台气缸上设有一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传感器,所述滑台气缸气杆上固接有一气动手指。

作为改进地,所述导料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一凸起,所述凸起上设有槽,所述凸起顶部设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气杆穿接于槽内,所述底座远离凸起端还设有第二气缸。

作为改进地,所述无杆气缸为磁偶式无杆气缸,所述无杆气缸的导轨两侧对称设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三磁传感器、第四磁传感器。

作为改进地,所述控制器为PLC逻辑控制器,所述PLC逻辑控制器第一输入端连接有第一磁传感器,所述PLC逻辑控制器第二输入端连接有第二磁传感器,所述PLC逻辑控制器第三输入端连接有第三磁传感器,所述PLC逻辑控制器第四输入端连接有第四磁传感器,所述PLC逻辑控制器输出端接连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用辅助加工装置,经过反复试验使用表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几点优点:

(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使用本装置,可实现数控加工自动化,无需人工添加毛坯的,通过本装置可有效替换数控机床上的机械手,可有效节约生产和人员培训成本,提高数控机床加工效率,实现一体化操作。

(2)预备上料单元通过第二气缸与第三气缸复合使用,提高本装置的上料精度,有效避免料件因振动盘传输造成送料堆积问题。

(3)移动臂单元上通过对称设置第三磁传感器、第四磁传感器有效地对无杆气缸的活塞运动位置进行测量并进行限位,移动臂设有磁铁,以增进第三磁传感器、第四磁传感器对其的识别、

(4)移动臂单元上通过滑台气缸与气动手指连用,并通过气动手指将预备上料单元上槽的料件进行,取出,实现加工自动化。

(5)退料单元中通过固定于固定架的第一气缸与推压部连动,实现经加工后料件经推杆推出,有效改善现有数控加工中,每加工个产品都需要人工重新将料件安装于主轴上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退料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A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臂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备上料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臂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用辅助加工装置,包括退料单元1、移动臂单元2、预备上料单元3、控制器11;

所述退料单元1包括设于机床主轴12远离气动卡盘的一端的推压部4、第一气缸101、固定架102,所述第一气缸101一端固接于固定架102上,另一端活动接触于推压部4,所述推压部4远离第一气缸101端设有推杆103,所述推杆103穿过主轴12与气动卡盘13穿接;

所述移动臂单元2包括设于机床主轴12上方的无杆气缸5,所述无杆气缸5上活塞固接有移动臂201,所述移动臂上设有活动爪接部6;

所述预备上料单元3包括振动盘301、固接于机床一端的导料装置7,所述振动盘301出口固接于导料装置7上,所述导料装置7上设有与活动爪接部6配合的槽701,所述槽701内穿接有第二气缸702。

所述控制器11分别与退料单元1、移动臂单元2、预备上料单元3电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推压部4包括依次套设于主轴12远离气动卡盘的一端内的顶杆帽401,所述顶杆帽401通过弹簧402连接有一导向套403,所述导向套403连接有固定板404,所述固定板404上固接有推杆103,所述导向套403下方还可拆卸连接有一紧固件405,所述紧固件可为螺栓、限位销等。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推压部4上还设有一与控制器11电连接的第一磁传感器406。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移动臂201上设有燕尾槽8,所述活动爪接部6卡接于燕尾槽8内,所述移动臂201上还固接有一磁铁9,所述磁铁9用于感应无杆气缸上的磁传感器。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活动爪接部6包括卡接于燕尾槽8内的滑台气缸601,所述滑台气缸601上设有一与控制器11电连接的第二传感器602,所述滑台气缸601气杆上固接有一气动手指603。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导料装置7包括底座703,所述底座703上设有一凸起704,所述凸起704上设有槽701,所述凸起704顶部设有第三气缸705,所述第三气缸705气杆穿接于槽701内,所述底座703远离凸起704端还设有第二气缸702。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无杆气缸5为磁偶式无杆气缸,所述无杆气缸5的导轨两侧对称设有与控制器11电连接的第三磁传感器501、第四磁传感器502。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控制器11为PLC逻辑控制器,所述PLC逻辑控制器第一输入端A口连接有第一磁传感器406,所述PLC逻辑控制器第二输入端B1连接有第二磁传感器602,所述PLC逻辑控制器第三输入端B2连接有第三磁传感器501,所述PLC逻辑控制器第四输入端B3连接有第四磁传感器502,所述PLC逻辑控制器输出端分别接连电磁阀,通过电磁阀接连各用电器,控制器11输入端D口连接暂停功能按键,控制器11输出端端口1接连第一气缸10,控制器11输出端端口2接连滑台气缸601,控制器11输出端口3、4控制无杆气缸5的启停。

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如下:将待加工产品倒入振动盘,分好方向有序排列,等待第一磁传感器406感应到主轴12松开后,PLC逻辑控制器驱动第一气缸101推出将已加工好的产品推出主轴12的气动卡盘13后,第一气缸101收回,留空装夹位置,待重新上料;使用者可手按控制器11上的D按键,程序运行到此处就暂停,整机停止任何动作,供质检人员人员检查质量后,复按D按键,无杆气缸5推出活塞带动移动至第三磁传感器501,等待第三磁传感器501感应到机械臂201移动至主轴12夹头处后,滑台气缸601推出气杆带动气动手指603和夹持好的待加工产品朝主轴12夹头移动,到达第四磁传感器502后,第四磁传感器502感应到滑台气缸601推出到预定位置,控制器11输出指令使机床夹紧。主轴12夹紧滑台气缸601带着气动手指603推来的待加工产品,等待第一磁传感器406感应到主轴12夹紧后,滑台气缸601收回气杆保证了气动手指603收回至第四磁传感器502处有足够空间,滑台气缸601收回气杆后,第二磁传感器602即关闭后,无杆气缸5收回到第四磁传感器502处,控制器11输出指令使机床加工,滑台气缸601推出气杆,等待第二传感器602感应到滑台气缸601推出到位后,第三气缸705收回气杆并第二气缸702推出气杆,第二气缸702与第三气缸705同步工作,气动手指603夹紧经第二气缸702推送过来的料件,滑台气缸601收回气杆后,第三气缸705推出气杆并第二气缸702回收气杆,使振动盘301中料件受第三气缸的气杆限位,如此循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