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胎圈钢丝拉拔的模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2037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胎圈钢丝拉拔的模套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胎圈钢丝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胎圈钢丝拉拔的模套。



背景技术:

在胎圈钢丝细拉工序,为防止出现竹节丝、竹节花现象,通常在后三道模采用棉纱塞压法,以防止钢丝震动。因为棉纱塞住出口,使拉拔过程中钢丝带出的拉丝粉不能顺利排出模套,导致模具出口拉丝粉挤压,若不及时清理,则会导致钢丝出现超低差,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胎圈钢丝拉拔的模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胎圈钢丝拉拔的模套,包括模盒和模头,所述模盒右侧安装有模头,所述模头中空,在其内部中线位置在同一水平线上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左模套、拉丝模、右模套和支撑座,所述右模套的右端中央位置设有小孔,所述小孔的右侧位于支撑座的底部设有棉纱,所述棉纱的外侧安装有出丝口,所述模头的底部外壁上设有冷却水管,所述右模套安装在支撑座的左端中央位置;

所述拉丝模的左右两端分别镶嵌在左模套和右模套内。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减少抠模次数甚至不用抠模,减轻操作工的工作量;同时杜绝因模具堵塞导致的钢丝超低差现象,并减少由此造成的换模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模盒,2、模头,3、左模套,4、拉丝模,5、右模套,6、支撑座,7、小孔,8、棉纱,9、出丝口,10、冷却水管,11、卷筒,12、张力器,13、万向轮,14、压丝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胎圈钢丝拉拔的模套,包括模盒1和模头2,所述模盒1右侧安装有模头2,所述模头2中空,在其内部中线位置在同一水平线上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左模套3、拉丝模4、右模套5和支撑座6,所述右模套5的右端中央位置设有小孔7,所述小孔7的右侧位于支撑座6的底部设有棉纱8,所述棉纱8的外侧安装有出丝口9,所述模头2的底部外壁上设有冷却水管10,所述右模套5安装在支撑座6的左端中央位置;

所述拉丝模4的左右两端分别镶嵌在左模套3和右模套5内。

通过以上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钢丝在拉拔时,需要从卷筒11放线,经过张力器12和万向轮13进入模盒1,先从模盒1中的拉丝粉中穿过,在钢丝表面携带一层拉丝粉,再通过拉丝模4将钢丝逐步拉细,最后从支撑座6中的棉纱8穿出模头2,经压丝器14缠绕向下一个卷筒11(最后一道缠绕于收线工字轮)。左模套3和右模套5中的拉丝粉达到一定量时,由于其空间有限将拉丝粉从四周小孔7中挤出,从而保证其空间,减少钢丝超低差现象的发生。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