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极耳缓冲切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7831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电池极耳缓冲切耳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蓄电池加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蓄电池极耳缓冲切耳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铅酸蓄电池的加工过程中,首先加工成电极板,若干各正、负极板及正、负极板之间的隔板按容量配制串成一个极群,从电极板的组装到最后装入电池盒进行铸焊前的过程中,都是以极群为单位进行加工处理的,组成极群的每个极板都带有极耳,所有正极极板的极耳位于极群上方的一侧,所有负极极板的极耳位于极群上方的另一侧,同极极耳间通过铸焊串联在一起;然后每个极群在铸焊前需要对正极极耳及负极极耳顶部进行整平处理,然后极群装入电池盒中后进行铸焊;现有极耳压平工序中,大多都是人工手持工具将已置入电池盒的极群向下拍打,使极耳整平,此种作业方式由于手工作业的差异性和不稳定性,会导致压入电池盒中的极群极耳高低不一致,进行铸焊后会增加品质不良的隐患;也有一些适用的切耳装置,但是在成套设备进行切耳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缓冲结构,使得在成套设备切耳后电池极耳上残留较大的残余应力,极大的影响了极耳的使用强度,容易产生裂纹等缺陷,从而严重的影响了蓄电池的有效使用寿命,降低的产品的加工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

主要是为了提供一种有效的蓄电池极耳缓冲切耳装置,在提高蓄电池极耳加工切割效率的同时,有效的减低因冲击切割所造成的极耳内部所产生的残余应力,从而更加有效的提高加工切割后极耳的整体强度,提高极耳的使用寿命,提高蓄电池的整体使用寿命,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了一种蓄电池极耳缓冲切耳装置,包括冲切模板和切刀,在冲切模板上设置有与极耳对应的通孔,在通孔的下部套接有倒梯形的弹性伸缩套,在弹性伸缩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位移传感器和第二位移传感器,在冲切模板的下部还设置有与切刀相互匹配的切割槽,在切刀上还连接有调速气缸,在调速气缸上还连接有控制器。

在冲切模板上还设置有螺纹连接孔。

所述的弹性伸缩套采用橡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有效的降低了在蓄电池极耳整体加工切割的同时,因冲击切割所造成的极耳内部所产生的残余应力,从而更加有效的提高加工切割后极耳的整体强度,提高极耳的使用寿命,提高蓄电池的整体使用寿命,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冲切模板;2为切刀;3为通孔;4为弹性伸缩套;5为第一位移传感器;6为第二位移传感器;7为切割槽;8为调速气缸;9为控制器;10为螺纹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详细的描述。

如图1~2所示,提供了一种蓄电池极耳缓冲切耳装置,包括冲切模板1和切刀2,在冲切模板上设置有与极耳对应的通孔3,在通孔的下部套接有倒梯形的弹性伸缩套4,在弹性伸缩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位移传感器5和第二位移传感器6,在冲切模板的下部还设置有与切刀相互匹配的切割槽7,在切刀上还连接有调速气缸8,在调速气缸上还连接有控制器9。

在冲切模板上还设置有螺纹连接孔10。

所述的弹性伸缩套采用橡胶材质。

该蓄电池极耳缓冲切耳装置结构简单适用,为了有效避免在蓄电池极耳切割过程中所产生的残余应力,在蓄电池极耳通过的切割通孔的下方设置有弹性伸缩套,其采用橡胶材质,在蓄电池极耳切割的过程中,将极耳有效的进行弹性包裹,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在切刀切割蓄电池极耳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较大冲击强度,并且在切割时切刀设置在调速气缸上,在弹性伸缩套两侧设置的第一位移传感器,和第二位移传感器以及在调速气缸上设置的控制器的共同作用下,有效的控制气缸在气缸过程中的气缸速度,优选的在切刀经过第一位移传感器之前加速行程,在第一位移传感器和第二位移传感器之间缓速行程,在切割完成后在加速行程,如此往复循环,有效的降低了蓄电池极耳在切割过程中所造成的较大的应力冲击,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在蓄电池极耳整体加工切割的同时,因冲击切割所造成的极耳内部所产生的残余应力,从而更加有效的提高加工切割后极耳的整体强度,提高极耳的使用寿命,提高蓄电池的整体使用寿命,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