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材自动送料装置及自动切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8715阅读:2572来源:国知局
管材自动送料装置及自动切管机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管机,尤其涉及一种管材自动送料装置及自动切管机。



背景技术:

管材根据横截面不同,可以分别圆管、方管、三角形管等,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如承载支架、脚架、梯子等均需要这些管材来制作,而有些五金件也是通过管材切割得到的,例如圆环、方形的五金件只需要根据大小选择管材,再根据长度对管材进行切割即可切割出所需的五金件。

现有的管材切割机一般只有刀具及驱动刀具转动的驱动装置,在切割时,工人将管材放置于夹具上,手动对管材进行定件,然后再手动操作驱动装置及刀具靠近管材进行切割。然而,现有的切割方式,每次只能对一根管材进行人工上料、人工定位、人工切割及人工下料,且每次切割只能得到一个五金件或一段管材,若干连续生产就需要大量的人力,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人工操作,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管材自动送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人工操作,全自动化生产,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自动切管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材自动送料装置包括送料支架、顶推气缸及一对限料件,两所述限料件固定于所述送料支架,所述限料件在竖直方向设有容置槽,两所述限料件的容置槽开口呈相对地设置,所述管材的两端容置于所述容置槽且所述管材在竖直方向呈叠置,所述顶推气缸固定于所述送料支架且输出端伸入其中一所述限料件的下端并顶推位于下方的管材,使位于下方的管材从另一所述限料件的下端送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所述限料件,使两所述限料件上的容置槽容纳所述管材,从而使所述管材在竖直方向呈叠置,再在所述管材的一端设置顶推气缸,通过所述顶推气缸顶推位于下方的所述管材,进而使位于下方的管材从所述限料件的下端输出,由于所述容置槽可使所述管材连续地排列并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下落,因此,可实现连续自动送料,无需要人工操作,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较佳地,两所述限料件的下端均开设有通孔,其中一所述限料件的通孔供所述顶推气缸的输出端伸入,另一所述限料件的通孔供所述管材输出。

具体地,所述顶推气缸的输出端具有顶推杆,所述顶推杆伸入所述通孔与所述管材的端部抵顶。

具体地,所述顶推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顶推杆之间设有连杆,以使所述活塞杆收缩时,所述顶推杆伸入所述通孔。

具体地,所述连杆上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顶推杆平行,所述送料支架上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杆滑动地与所述导向块配合。设置所述导向杆及导向块,可以保证所述顶推杆在所述通孔内沿所述管材的长度方向滑动,避免所述顶推杆发生移偏。

具体地,所述管材自动送料装置还包括设置于两所述限料件之间的分隔装置,所述分隔装置包括隔板及隔离气缸,所述隔板与所述隔离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隔离气缸将所述隔板插于其中两所述管材之间,以分隔出待输送的管材及未输送的管材。通过利用所述隔板将管材分成上下两部分,从而使下部分的所述管材在输送时不受上部分的管材的影响,使输送更稳定。

一种自动切管机,包括裁切装置、夹持装置、平移装置、控制系统及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管材自动送料装置,所述平移装置设置于所述管材自动送料装置的输出端,所述夹持装置设置于所述平移装置的输出端,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裁切装置、夹持装置、平移装置及所述管材自动送料装置;所述管材自动送料装置输出管材后,所述平移装置夹持所述管材并将所述管材平移到所述夹持装置内,所述夹持装置对所述管材进行夹持定位,所述裁切装置对所述管材进行裁切。

较佳地,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气缸、第一夹块及第一夹持框,所述第一夹持框固定地设置,所述第一夹块固定于所述第一夹持气缸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夹持气缸推动所述第一夹块靠近所述第一夹持框以便夹持所述管材。

较佳地,所述平移装置包括平移驱动机构、滑板、第二夹持气缸、第二夹块及第二夹持框,所述滑板沿所述管材的输出方向滑动设置,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滑板平移,所述第二夹持框固定于所述滑板,所述第二夹块固定于所述第二夹持气缸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夹持气缸固定于所述滑板并推动所述第二夹块靠近所述第二夹持框,以便夹持所述管材。

较佳地,所述自动切管机还包括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斜槽及下料气缸,所述下料气缸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板与所述下料斜槽固定连接,并推动所述下料斜槽靠近所述夹持装置的输出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切管机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切管机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管材自动送料装置的结构图。

图4是图3中的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图5本实用新型自动切管机的夹持装置的结构图。

图6本实用新型自动切管机的平移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动切管机100包括裁切装置1、夹持装置2、平移装置3、管材自动送料装置4及控制系统(图中未示),所述平移装置3 设置于所述管材自动送料装置4的输出端,所述夹持装置2设置于所述平移装置3的输出端,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裁切装置1、夹持装置2、平移装置3及所述管材自动送料装置4;所述管材自动送料装置4输出管材200后,所述平移装置3夹持所述管材200并将所述管材200的一端平移到所述夹持装置2内,所述夹持装置2对所述管材200进行夹持定位,所述裁切装置对所述管材200进行裁切。

请参阅图3及图4,所述管材自动送料装置4包括送料支架41、顶推气缸42及一对限料件43,两所述限料件43相隔一定距离而固定于所述送料支架41,所述限料件43在竖直方向设有容置槽43a,两所述限料件43的容置槽43a开口呈相对地设置形成料槽,所述管材200的两端容置于所述容置槽43a,所述容置槽43a宽度稍大于所述管材200的宽度,以使所述管材200在竖直方向呈叠置;两所述限料件43的下端均开设有通孔43b,所述顶推气缸42固定于所述送料支架41且输出端伸入其中一所述限料件43的通孔43b并顶推位于下方的管材200,使位于下方的管材200从另一所述限料件43下端的通孔43b送出。更具体地,

再请参阅图3及图4,所述顶推气缸42的输出端具有顶推杆44,所述顶推杆44伸入所述通孔43b与所述管材200的端部抵顶。所述顶推气缸42的活塞杆与所述顶推杆44之间设有连杆45,所述连杆45与所述活塞杆及所述顶推杆44垂直,以使所述活塞杆收缩时,所述顶推杆44向所述通孔43b内部方向伸入,所述活塞杆伸出时,所述顶推杆44向所述通孔43b外部方向退出。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连杆45的一端,所述顶推杆44位于所述连杆45的中部,所述连杆45的另一端设有导向杆46,所述导向杆46与所述顶推杆44平行,所述送料支架41上固定地设有导向块47,所述导向杆46滑动地与所述导向块47配合。设置所述导向杆46及导向块47,可以保证所述顶推杆44在所述通孔43b内沿所述管材200的长度方向滑动,避免所述顶推杆44发生移偏。

再请参阅图4,所述管材自动送料装置4还包括设置于两所述限料件43之间的分隔装置48,所述分隔装置48包括隔板48a及隔离气缸48b,所述隔板48a与所述隔离气缸48b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隔离气缸48b的驱动方向与所述管材200的输送方向垂直;所述隔离气缸48b将所述隔板48a插于其中两所述管材200之间,以分隔出待输送的管材200及未输送的管材200;所述分隔板48a所在的水平高度与所述通孔43b的高度相一致;另外,所述顶推杆44的厚度与所述通也的高度相一致。从而通过利用所述隔板48a将管材200分成上下两部分,而下部分则刚好与通孔43b相对应,从而使下部分的所有管材200能被所述顶推杆44的一次顶推而全部送出,且在输送时不受上部分的管材200的影响,使输送效率更高且更稳定。

请参阅图5,所述夹持装置2包括第一夹持气缸21、第一夹块22及第一夹持框23,所述第一夹持框23固定地设置,所述第一夹块22固定于所述第一夹持气缸21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夹持气缸21推动所述第一夹块22靠近所述第一夹持框23以便夹持所述管材200。所述第一夹持框23及所述第一夹块22具有供所述裁切装置1的刀具11进入的间隙,以方便刀具从该间隙进入并裁切所述管材200。

请参阅图6,所述平移装置3包括平移驱动机构31、滑板32、第二夹持气缸33、第二夹块34及第二夹持框35,所述滑板32沿所述管材200的输出方向滑动设置,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滑板32平移,所述第二夹持框35固定于所述滑板32,所述第二夹块34固定于所述第二夹持气缸33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夹持气缸33固定于所述滑板32并推动所述第二夹块34靠近所述第二夹持框35,以便夹持所述管材200。所述第二夹持气缸33的驱动方向与所述平移驱动机构31的驱动方向垂直。

再如图1所示,所述自动切管机100还包括下料装置5,所述下料装置5包括下料斜槽51及下料气缸52,所述下料气缸52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板与所述下料斜槽51固定连接,并推动所述下料斜槽51靠近所述夹持装置2的输出端。

再如图1所示,所述裁切装置1包括刀具11、裁切驱动机构12及裁切平移机构13,所述裁切平移机构13可以使用气缸或螺杆螺母的方式实现对所述裁切驱动机构12的移动并使刀具11靠近管材200,所述裁切驱动机构12可以使用电机带动皮带轮、齿轮或链条等方式驱动所述刀具11转动。

综合上述并结合附图,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自动切管机1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描述,如下:

首先,先将所述多个管材200放置于所述料槽内,使所述管材200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容置槽43a,这时所有管材200呈竖直地叠置在一起;输送时,所述隔离气缸48b启动,带动所述隔板48a移动,使所述隔板48a插入下方的其中两相邻的管材200之间,将所有管材200分成上下两部分,其中下部的数个管材200的高度刚好与所述通孔43b的高度一致。这时,所述顶推气缸42启动,使活塞杆收缩,从而带动所述连杆45移动,所述连杆45带动所述顶推杆44及所述导向杆46沿所述管材200的长度方向移动,且所述顶推杆44向所述通孔43b的内部方向滑动,从而顶推下部分的数个所述管材200的后端,所述管材200的前端即从另一所述限料件43的通孔43b中伸出。此时,所述平移驱动机构31启动,使将所述第二夹持气缸33、第二夹块34及第二夹持框35平移到所述管材200的前端,使所述管材200的前端位于所述第二夹块34及第二夹持框35之间,再启动所述第二夹持气缸33,从而驱动所述第二夹块34与所述第二夹持框35夹持住所述管材200。之后,所述平移驱动机构31再将启动,并驱使所述滑动沿所述管材200的输出方向向前滑动,使所述管材200的前端再向前移动到所述夹持装置2上;这时,所述第一夹持气缸21启动,驱动所述第一夹块22,使所述第一夹块22与所述第一夹持框23共同夹紧所述管材200的前端。其后,所述下料气缸52启动带动所述下料斜槽51靠近所述夹持装置2的输出端,同时,所述裁切装置1的刀具11靠近所述管材200及对多根所述管材200同时进行裁切,裁切得到的管件通过所述下料斜槽51下料。通过不断重复上述步骤,可以连续自动地所述管材200进行裁切。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所述限料件43,使两所述限料件43上的容置槽43a容纳所述管材200,从而使所述管材200在竖直方向呈叠置,再在所述管材200的一端设置顶推气缸42,通过所述顶推气缸42顶推位于下方的所述管材200,进而使位于下方的管材200从所述限料件43的下端输出,由于所述容置槽43a可使所述管材200连续地排列并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下落,因此,可实现连续自动送料;另外,通过设置裁切装置1、夹持装置2、平移装置3及下料装置5,从而可对所述管材200实现自动平移,自动裁切及自动下料,切管过程连续自动循环,全程无需要人工操作,因此,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