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弯管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简易弯管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经常需要将笔直的管材(如圆钢,方管等)弯曲成一定半径的圆弧状,以满足使用要求,如石油钻机井架上笼梯的护笼等。弯曲的方法一般有煨弯和冷弯两种工艺方案,而煨弯需要火烤,不仅工艺过程复杂,而且作业安全性低。所以,现场一般采用冷弯工艺,这就需要一定的机械工装,来辅助弯管作业。通常购置专业的弯管机,费用较大,对于弯管作业不太多的机械制造企业,显得不太经济,所以对于这样的企业一款制造简单,作业简易方便,使用成本较低,而又用途广泛的简易弯管机就显得十分必要。
但现有的弯管机结构较为复杂,主要由液压动力装置、减速装置、弯管装置、送料装置组成。这种弯管机的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与减速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接,减速装置的输出端与弯管装置相连接,弯管作业时,通过送料装置将直管送入弯管装置中,然后对直管进行加工。这种弯管机所需部件较多,造价高、体积大、笨重且不适用小型加工厂。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研制了一种制作简单,安装、拆除简易可节约大量时间,且体积小、质量轻、使用方便的多功能简易弯管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制作简单,安装、拆除简易可节约大量时间,且体积小、质量轻、使用方便的多功能简易弯管装置。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简易弯管装置,包括冲压上模结构和冲压下模结构,冲压上模结构上端连接有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压上模结构下方设有冲压下模结构,其冲压上模结构包括第一卡板1,焊接在第一卡板1下方的第一压板2 及设置在第一压板2内部的第二压板3;所述的第一压板2与第二压板3通过螺栓12活动连接,第一压板2与第一卡板1之间设有第二加强筋板11,且第一压板2与第二压板3下端形成了U型轨道;所述的第二卡板8上方对称焊接有侧板7,其侧板7上设有轴承孔,两端设有侧边板9,第二卡板8与侧板7之间形成的槽体内部设有滚轮4,滚轮4与侧板7之间设有轴垫板5,且滚轮4上设有圆形轨道,所述的滚轮4、轴垫板5上设有与侧板7上的轴承孔相对应的安装孔,且轴6通过轴承孔与安装孔将滚轮4、轴垫板5、侧板7安装在一起。
所述的第二卡板8上方与侧板7侧面设有第一加强筋板10。
所述的U型轨道间距与滚轮4上的圆形轨道间距及压管件的尺寸保持一致。
所述的动力装置为四柱液压机。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简易弯管装置,所述的第一压板2与第二压板3通过螺栓12活动连接,第一压板2与第一卡板1之间设有第二加强筋板11,第一压板2与第二压板3下端形成了U型轨道,滚轮4上设有圆形轨道,且U形轨道间距与滚轮4上的圆形轨道间距及压管件的尺寸保持一致,其体积小、质量轻、使用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适用范围广,可针对不同型号的管材更换相应尺寸的冲压上模结构、冲压下模结构,从而满足加工各种直径大小管件的需求,特别是在工厂中各种设备的管件型号差异较大的情况下,更是能充分发挥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弯管机的作用,可节约大量成本;二、加工精度高,效率快,对于不同尺寸的管件只需要改变压力大小就可以弯成所需的弧度和角度;三、对弯管机本身制作简单,安装、拆除简易可节约大量时间;四、其体积小、质量轻、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第一卡板与四柱液压机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第二卡板与四柱液压机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第一卡板1,第一压板2,第二压板3,滚轮4,轴垫板5,轴6,侧板7,第二卡板8,侧边板9,第一加强筋板10,第二加强筋板11,螺栓1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有益效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多功能简易弯管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冲压上模结构和冲压下模结构,冲压上模结构上端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的冲压上模结构下方设有冲压下模结构,其冲压上模结构包括第一卡板1,焊接在第一卡板1下方的第一压板2 及设置在第一压板2内部的第二压板3;所述的第一压板2与第二压板3通过螺栓12活动连接,第一压板2与第一卡板1之间设有第二加强筋板11,且第一压板2与第二压板3下端形成了U型轨道;所述的第二卡板8上方对称焊接有侧板7,其侧板7上设有轴承孔,两端设有侧边板9,第二卡板8与侧板7之间形成的槽体内部设有滚轮4,滚轮4与侧板7之间设有轴垫板5,且滚轮4上设有圆形轨道,所述的滚轮4、轴垫板5上设有与侧板7上的轴承孔相对应的安装孔,且轴6通过轴承孔与安装孔将滚轮4、轴垫板5、侧板7安装在一起。
所述的第二卡板8上方与侧板7侧面设有第一加强筋板10。
所述的U型轨道间距与滚轮4上的圆形轨道间距及压管件的尺寸保持一致。
所述的动力装置为四柱液压机。
安装时将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分别用螺栓固定在四柱液压机的上端压力平台和下端压力平台上,安装时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压板之间的轨道中心轴线与滚轮的轨道中心轴线及管件的轨道中心轴线必须在同一平面内;进行管件折弯时,根据管件折弯尺寸,滚圆弧度将管件卡在两滚轮之间,调节合适的压力对管件进行压弯;根据尺寸不同的方管,对于冲压上模结构,只需要根据管件尺寸在第一压板之间增加或减少第二压板的数量,对于冲压下模结构,根据管件的尺寸,只需将滚轮更换,然后增加或减少轴垫板的数量来固定滚轮。
所述的第一压板之间即可以放置第一压板,也可以放置第二压板,具体由所弯管件尺寸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