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折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71070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伺服折弯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拉手的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伺服折弯机。



背景技术:

铝合金拉手主要应用于电冰箱、冰柜等家电门中。在铝合金拉手的加工过程中,对铝合金拉手进行折弯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加工工序。目前,铝合金拉手的折弯是由操作员用手直接将铝合金拉手放置在折弯机的定位装置上,然后按下开关折弯模具向下运动完成折弯动作。但由于折弯机本身存在设计的缺陷等原因,导致折弯模具经常出现自动下降,造成作业员手指被压伤等工伤事故。另外,由于操作员的原因,铝合金拉手经常没有放到位,折弯模具一压下来产品就报废了。而且目前的折弯机是由2—3人协调进行送料、控制尺寸精度及取料等,工作效率非常低,废品率高。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申请人研制了一种折弯机,并于2014年14月申请了专利,专利名称为《折弯机》,申请号为:201420798591.7。摘要如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弯机,包括支架、电机、折弯板、送料机构和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设于支架上,折弯板设于支架的上部,电机设于折弯板的顶部,所述的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折弯板连接,折弯板的底部设有折弯模具,所述的工作台上设有滑轨,送料机构安装在滑轨上。本实用新型的折弯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安全可靠等特点。

然而,本申请人经过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上述折弯机存在着压弯角度不准确,折弯机第一次折弯后,需要人工检测折弯角度,如果不合格,则进行第二次折弯,而第二次折弯后有可能折弯角度过大,造成工件报废。另外,上述折弯机还存在着自动化程度低,需要人工上下料,工件定位不准确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伺服折弯机,该伺服折弯机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检测,极大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工件压弯合格率100%,提高成品率。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伺服折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控制柜、伺服电机、升降板、上压模组和下压模组,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机架的顶部,所述机架的两侧设有第一滑轨,所述机架后部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二滑轨,所述升降板的两侧设有第一滑块,所述升降板的中间设有第二滑块,所述升降板通过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安装在机架的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上,所述升降板与伺服电机连接,所述上压模组设置在升降板的底部并与升降板连接,所述机架上设有工作台,所述下压模组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有百分表显示器。

进一步优选,所述上压模组包括上压模板、上压模和上模压轮,所述上压模板设置在升降板的底部,所述上压模设置在上压模板的底部,所述上模压轮设置在上压模板底部的两侧。

进一步优选,所述下压模组包括下压模板、下压底模、定位块、导向柱、工件检测装置和工件定位装置,所述下压模板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下压底模设置在下压模板的两侧,所述定位块设置在下压模板的一侧并位于下压底模的外侧,工件定位装置设置在下压模板的另一侧并位于下压底模的外侧,所述导向柱设置在下压模板的两侧,所述工件检测装置设置在下压模板上并位于下压底模的内侧,所述工件定位装置为气缸。

所述升降板和上压模板上均设有导向孔,升降板和上压模板通过导向孔可以穿过导向柱上下移动。

进一步优选,所述工件定位装置上设有推杆。

进一步优选,所述下压底模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上设有滑动块。

进一步优选,所述伺服电机、百分表显示器和工件检测装置分别与控制柜电性连接。

本发明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是:

1、本发明的伺服折弯机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检测,减少人员干预,极大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工件压弯合格率100%,实现产品合格率的大幅提升,提高生产效率的智能制造新方式。

2、本发明的伺服折弯机采用的是伺服电机驱动,比平常采用的液压压机精度更高;采用气缸机械定位,比一般的人工定位更精准,产品合格率更高;在下压底模上设置添加了滑动块,防止工件压弯时出现划痕;采用工件检测装置,在工件第一次压弯后,工件检测装置可自动检测工件第一次压弯角度,检测数据后经百分表显示器读取的数值反馈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经过数据分析,判断工件回弹量大小,结合原设定计算公式进行第二次下压数值的计算,再由控制模块进行分析回弹量大小给出合理的脉冲数值,反馈到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根据此脉冲值再次进行下压,对上模下压的压力值、压模时间等进行合理控制,使得每一次的脉冲数值都是只针对单独的一支产品,确保二次下压的工件合格,减少人工压弯检测工作量,产品合格率大幅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伺服折弯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上压模组6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下压模组7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下压底模17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伺服折弯机的控制流程图。

图中序号相对的部件名称:

机架1、控制柜2、伺服电机3、工作台4、升降板5、上压模组6、下压模组7、第一滑轨8、第二滑轨9、第一滑块10、第二滑块11、百分表显示器12、上压模板13、上压模14、上模压轮15、下压模板16、下压底模17、定位块18、导向柱19、工件检测装置20、工件定位装置21、推杆22、滑动块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下面结合图1-5对本发明一种伺服折弯机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伺服折弯机,包括机架1、控制柜2、伺服电机3、升降板5、上压模组6和下压模组7,所述伺服电机3设置在机架1的顶部,所述机架1的两侧设有第一滑轨8,所述机架1后部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二滑轨9,所述升降板5的两侧设有第一滑块10,所述升降板5的中间设有第二滑块11,所述升降板5通过第一滑块10和第二滑块11安装在机架1的第一滑轨8与第二滑轨9上,所述升降板5与伺服电机3连接,所述上压模组6设置在升降板5的底部并与升降板5连接,所述机架1上设有工作台4,所述下压模组7设置在工作台4上,所述工作台4的一侧设有百分表显示器12。

如图2所示,上压模组6包括上压模板13、上压模14和上模压轮15,所述上压模板13设置在升降板5的底部,所述上压模14设置在上压模板13的底部,所述上模压轮15设置在上压模板13底部的两侧。

如图3-4所示,下压模组7包括下压模板16、下压底模17、定位块18、导向柱19、工件检测装置20和工件定位装置21,所述下压模板16设置在工作台4上,所述下压底模17设置在下压模板16的两侧,所述定位块18设置在下压模板16的一侧并位于下压底模17的外侧,工件定位装置21设置在下压模板16的另一侧并位于下压底模17的外侧,所述导向柱19设置在下压模板16的两侧,所述工件检测装置20设置在下压模板16上并位于下压底模17的内侧,进一步优选,所述工件定位装置21上设有推杆22,进一步优选,所述下压底模17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上设有滑动块23。

伺服电机3、百分表显示器12和工件检测装置20分别与控制柜2电性连接。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工作流程为:机器人将经过表面划痕检查的合格工件抓取,放置到伺服折弯机的下压底模17内,伺服折弯机收到入料信号后,工件定位装置中的推杆将工件的一段推至定位块18中,伺服电机3按原设定脉冲数运行,上压模组6对工件进行下压,下压模板16的两端个设置一个工件检测装置20,工件检测装置20对工件压弯弧度的质量关键控制点进行接触式回弹量检测。经第一次下压后,上压模组6提升,工件检测装置20检测工件回弹量,检测数据后经百分表显示器读取的数值反馈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经过数据分析,判断工件回弹量大小,从而测出铝型材的应力、材质、放置时间、批次等数据,结合原设定计算公式进行第二次下压数值的计算,由控制模块进行分析回弹量大小给出合理的脉冲数值,反馈到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根据此脉冲值再次进行下压,对上模下压的压力值、压模时间等进行合理控制,使得每一次的脉冲数值都是只针对单独的一支产品,确保二次下压的工件合格。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