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驻车动能电机压齿轮箱装置浮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18681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电子驻车动能电机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驻车动能电机压齿轮箱装置浮动机构。



背景技术:

在电子驻车动能电机安装中,需要将齿轮箱放入上部工装,并压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靠地将齿轮箱压入工装的电子驻车动能电机压齿轮箱装置浮动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驻车动能电机压齿轮箱装置浮动机构,具有:

框架;

压紧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端,所述压紧气缸的活塞杆向下伸出;

压头,与所述压紧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压紧气缸的活塞杆和压头之间;

所述框架上端、压紧气缸两侧各设有一个光杆,所述光杆贯穿所述框架上端并能在框架上端滑动;所述光杆底部设有光杆连接板,所述光杆连接板连接两个光杆和压头。

所述支架上还设有位移标尺。

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压力传感器支架上。

所述光杆上端还设有挡块。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能够可靠地将齿轮箱压入工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驻车动能电机压齿轮箱装置浮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底板,2、框架,3、压紧气缸,4、光杆连接板,5、光杆,6、压力传感器支架,7、挡块,8、压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具有:

框架;

压紧气缸,固定设置在框架上端,压紧气缸的活塞杆向下伸出;

压头,与压紧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压紧气缸的活塞杆和压头之间。

框架上端、压紧气缸两侧各设有一个光杆,光杆贯穿框架上端并能在框架上端滑动;光杆底部设有光杆连接板,光杆连接板连接两个光杆和压头。

支架上还设有位移标尺。

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压力传感器支架上。

光杆上端还设有挡块。

本工序的目的是人工装配电机减震片,然后人工将齿轮箱放入上部工装,启动设备后自动压下:

1.工装板的输送及本地plc与追溯服务器之间的协作与数据交互同前述工序。

2.本工位加工工艺:

a)待工装板被顶升固定后,操作者取出电机,然后从减震垫料盒内取出减震垫,手工装入壳体/电机尾部(具体需看产品具体结构),然后将电机放回原定位夹具中;

b)操作者取出齿轮箱小总成,将其放入上工装的仿形槽内,该槽内安装真空吸盘,在工装板到位后,即打开真空,真空管路上安装真空压力传感器,装入零件后,真空压力传感器即被触发;操作人员确认零件放置到位后触发拨杆开关;

c)plc检测到真空传感器输出,并且确认mgu壳体零件在位的情况下,控制伺服压机下压,压入过程中检测压入深度及压入力。压入过程中,有快进及压入两段速度变化。该两段位移的长度及速度可分别设置。

3.追溯系统与本地plc的协作与数据交互如前道工序。

4.本地设备plc读取到工装板释放指令后,即执行工装板释放程序,降下顶升气缸,将工装板送回皮带线,通过后置的工装板释放传感器,确认工装板已经离开阻拦气缸范围后,升起阻拦气缸,然后置设备状态为空闲。完成一次加工循环。

采用上述的结构后,能够可靠地将齿轮箱压入工装。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驻车动能电机压齿轮箱装置浮动机构,具有:框架;压紧气缸,固定设置在框架上端,压紧气缸的活塞杆向下伸出;压头,与压紧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压紧气缸的活塞杆和压头之间;能够可靠地将齿轮箱压入工装。

技术研发人员:顾宏超;詹诗杰;李国军;徐治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全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29
技术公布日:2017.1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