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式铜管胀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0802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渐进式铜管胀管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具,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渐进式铜管胀管器。



背景技术:

在制冷领域,经常需要对铜管的接口进行胀管,现有的方法一般采用专用的多个模具进行扩管,操作颇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渐进式铜管胀管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渐进式铜管胀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渐进式铜管胀管器包含:

一对相对设置的壳体;

一驱动蜗杆;

一手柄,所述的手柄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的驱动蜗杆的尾部;

一驱动蜗轮,所述的驱动蜗轮与所述的驱动蜗杆相配合;

一驱动转轴,所述的驱动转轴贯穿所述的驱动蜗轮,所述的驱动转轴的头部设有一圆柱状的第二连接柱体,所述的第二连接柱体的顶部设有一圆盘状的驱动圆盘,所述的驱动圆盘的侧壁上设有一驱动突出;

一胀管组件,所述的胀管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驱动转轴的头部,所述的胀管组件包含一对相对设置的胀管瓣杆、若干复位簧片和一弧形的弹簧座片,所述的胀管瓣杆的头部设有一阶梯模杆,所述的胀管瓣杆的尾部设有一半圆筒状的转动筒体和一环形的限位卡环,所述的转动筒体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一复位缺口和一滑入斜面,所述的转动筒体的内壁上对称地设有一对渐进弧面,所述的渐进弧面呈一渐开线,所述的渐进弧面设有若干阻力横条;

其中,所述的胀管瓣杆处于一第一工作位置与一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当所述的胀管瓣杆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的一对胀管瓣杆并拢成一柱体,当所述的胀管瓣杆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的一对胀管瓣杆渐进地向外分离并同时挤压铜管的内壁。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胀管瓣杆具有磁性。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渐进式铜管胀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渐进式铜管胀管器包含:

一对相对设置的壳体,所述的壳体的中心设有一固定轴孔,所述的固定轴孔的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圆孔,所述的壳体的前后侧壁上分别设有一半圆形的连接槽口,所述的连接槽口的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二连接圆孔,所述的第一连接圆孔的外侧分别设有一环形的第一连接环盘,所述的第一连接环盘的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一环盘圆孔,所述的第一环盘圆孔与所述的第一连接圆孔分别通过一第一连接螺钉相连接,所述的连接槽口的外侧分别设有一环形的第二连接环盘,所述的第二连接环盘的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二环盘圆孔,所述的第二环盘圆孔与所述的第二连接圆孔分别通过一第二连接螺钉相连接;

一驱动蜗杆,所述的驱动蜗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连接槽口之间,所述的驱动蜗杆包含一蜗杆轴和一蜗轮齿体,所述的蜗杆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蜗杆轴承,所述的蜗杆轴承分别设置在所述的连接槽口之间;

一手柄,所述的手柄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的蜗杆轴的尾部;

一驱动蜗轮,所述的驱动蜗轮设置在所述的固定轴孔之间且与所述的蜗轮齿体相配合,所述的驱动蜗轮的中心设有一蜗轮轴孔,所述的蜗轮轴孔的内壁上设有一锁止槽口;

一驱动转轴,所述的驱动转轴贯穿所述的蜗轮轴孔,所述的驱动转轴包含一圆柱状的转轴主体,所述的转轴主体的侧壁上设有一锁止横条,所述的锁止横条与所述的锁止槽口相配合,所述的转轴主体的尾部设有一圆柱状的第一连接柱体,所述的转轴主体的头部设有一圆柱状的第二连接柱体,所述的第二连接柱体的顶部设有一圆盘状的驱动圆盘,所述的驱动圆盘的侧壁上设有一驱动突出,所述的第一连接柱体贯穿一第一支撑轴承;

一胀管组件,所述的胀管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驱动转轴的头部,所述的胀管组件贯穿一第二支撑轴承,所述的胀管组件包含一对相对设置的胀管瓣杆、若干复位簧片和一弧形的弹簧座片,所述的胀管瓣杆的头部设有一阶梯模杆,所述的胀管瓣杆的尾部设有一半圆筒状的转动筒体和一环形的限位卡环,所述的转动筒体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一复位缺口和一滑入斜面,所述的转动筒体的内壁上对称地设有一对渐进弧面,所述的渐进弧面呈一渐开线,所述的渐进弧面设有若干阻力横条,所述的胀管瓣杆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弧形的上弹簧定位槽,所述的弹簧座片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弧形的下弹簧定位槽,所述的复位簧片分别设置在所述的上弹簧定位槽与下弹簧定位槽之间;

其中,所述的胀管瓣杆处于一第一工作位置与一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当所述的胀管瓣杆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的一对胀管瓣杆并拢成一柱体,当所述的胀管瓣杆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的一对胀管瓣杆渐进地向外分离并同时挤压铜管的内壁。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胀管瓣杆具有磁性。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渐进式铜管胀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渐进式铜管胀管器包含:

一对相对设置的壳体,所述的壳体的中心设有一固定轴孔,所述的固定轴孔的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圆孔,所述的壳体的前后侧壁上分别设有一半圆形的连接槽口,所述的连接槽口的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二连接圆孔,所述的第一连接圆孔的外侧分别设有一环形的第一连接环盘,所述的第一连接环盘的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一环盘圆孔,所述的第一环盘圆孔与所述的第一连接圆孔分别通过一第一连接螺钉相连接,所述的连接槽口的外侧分别设有一环形的第二连接环盘,所述的第二连接环盘的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二环盘圆孔,所述的第二环盘圆孔与所述的第二连接圆孔分别通过一第二连接螺钉相连接;

一驱动蜗杆,所述的驱动蜗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连接槽口之间,所述的驱动蜗杆包含一蜗杆轴和一蜗轮齿体,所述的蜗杆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蜗杆轴承,所述的蜗杆轴承分别设置在所述的连接槽口之间;

一手柄,所述的手柄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的蜗杆轴的尾部;

一驱动蜗轮,所述的驱动蜗轮设置在所述的固定轴孔之间且与所述的蜗轮齿体相配合,所述的驱动蜗轮的中心设有一蜗轮轴孔,所述的蜗轮轴孔的内壁上设有一锁止槽口;

一驱动转轴,所述的驱动转轴贯穿所述的蜗轮轴孔,所述的驱动转轴包含一圆柱状的转轴主体,所述的转轴主体的侧壁上设有一锁止横条,所述的锁止横条与所述的锁止槽口相配合,所述的转轴主体的尾部设有一圆柱状的第一连接柱体,所述的转轴主体的头部设有一圆柱状的第二连接柱体,所述的第二连接柱体的顶部设有一圆盘状的驱动圆盘,所述的驱动圆盘的侧壁上设有一驱动突出,所述的第一连接柱体贯穿一第一支撑轴承;

一胀管组件,所述的胀管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驱动转轴的头部,所述的胀管组件贯穿一第二支撑轴承,所述的胀管组件包含一对相对设置的胀管瓣杆、若干复位簧片和一弧形的弹簧座片,所述的胀管瓣杆的头部设有一阶梯模杆,所述的胀管瓣杆的尾部设有一半圆筒状的转动筒体和一环形的限位卡环,所述的转动筒体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一复位缺口和一滑入斜面,所述的转动筒体的内壁上对称地设有一对渐进弧面,所述的渐进弧面呈一渐开线,所述的渐进弧面上设有若干释放弧槽,所述的释放弧槽的弧槽深度依次减小,所述的胀管瓣杆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弧形的上弹簧定位槽,所述的弹簧座片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弧形的下弹簧定位槽,所述的复位簧片分别设置在所述的上弹簧定位槽与下弹簧定位槽之间;

其中,所述的胀管瓣杆处于一第一工作位置与一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当所述的胀管瓣杆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的一对胀管瓣杆并拢成一柱体,当所述的胀管瓣杆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的一对胀管瓣杆渐进地向外分离并同时挤压铜管的内壁。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胀管瓣杆具有磁性。

本发明的渐进式铜管胀管器具有以下优点:该渐进式铜管胀管器操作便利,无依赖电力,适合多种管径的铜管的胀管作业,也适合其他软金属管的胀管作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铜管胀管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铜管胀管器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铜管胀管器的a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铜管胀管器的进一步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铜管胀管器的进一步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b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5中的铜管胀管器的胀管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c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铜管胀管器的操作示意图,仅仅显示了部分结构,此时,驱动转轴的驱动突出位于中性位置上;

图10为图9中的铜管胀管器沿d-d线的剖视图;

图11为图10中的e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铜管胀管器的操作示意图,仅仅显示了部分结构,此时,驱动转轴的驱动突出顶死滑入斜面;

图13为图12中的铜管胀管器沿f-f线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3中的g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铜管胀管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操作示意图,仅仅显示了部分结构,此时,驱动转轴的驱动突出开始顶入滑入斜面和渐进弧面;

图16为图15中的铜管胀管器沿h-h线的剖视图;

图17为图16中的i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18为图15中的铜管胀管器的胀管瓣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中的胀管瓣杆沿j-j线的剖视图;

图20为本发明的铜管胀管器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的胀管瓣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中的k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的铜管胀管器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的胀管瓣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22中的胀管瓣杆沿l-l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至图8所示,该铜管胀管器1包含一对相对设置的壳体2,该壳体2的中心设有一固定轴孔21,该固定轴孔21的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圆孔22,该壳体2的前后侧壁上分别设有一半圆形的连接槽口23,该连接槽口23的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二连接圆孔24,该第一连接圆孔22的外侧分别设有一环形的第一连接环盘3,该第一连接环盘3的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一环盘圆孔31,该第一环盘圆孔31与该第一连接圆孔22分别通过一第一连接螺钉4相连接,该连接槽口23的外侧分别设有一环形的第二连接环盘5,该第二连接环盘5的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二环盘圆孔51,该第二环盘圆孔51与该第二连接圆孔24分别通过一第二连接螺钉6相连接。

在该连接槽口23之间设有一驱动蜗杆8,该驱动蜗杆8可转动地设置在该连接槽口23之间,该驱动蜗杆8包含一蜗杆轴81和一蜗轮齿体82,该蜗杆轴8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蜗杆轴承9,该蜗杆轴承9分别设置在对应的连接槽口23之间。

在该蜗杆轴81的尾部可拆卸地设置有一手柄7,用于转动驱动蜗杆轴81。

在固定轴孔21之间设有一驱动蜗轮10,该驱动蜗轮10与蜗轮齿体82相配合,该驱动蜗轮10的中心设有一蜗轮轴孔101,该蜗轮轴孔101的内壁上设有一锁止槽口102。

在蜗轮轴孔101内设有一驱动转轴11,该驱动转轴11贯穿该蜗轮轴孔101,该驱动转轴11包含一圆柱状的转轴主体111,该转轴主体111的侧壁上设有一锁止横条1111,该锁止横条1111与该锁止槽口102相配合。该转轴主体111的尾部设有一圆柱状的第一连接柱体112,该转轴主体111的头部设有一圆柱状的第二连接柱体113,该第二连接柱体113的顶部设有一圆盘状的驱动圆盘114,该驱动圆盘114的侧壁上设有一驱动突出115,该第一连接柱体112贯穿一第一支撑轴承14。

在驱动转轴11的头部设有一胀管组件s。该胀管组件s贯穿一第二支撑轴承13,该胀管组件s包含一对相对设置的胀管瓣杆12、若干复位簧片16和一弧形的弹簧座片15。该胀管瓣杆12的头部设有一阶梯模杆121,该胀管瓣杆12的尾部设有一半圆筒状的转动筒体122和一环形的限位卡环123,该转动筒体122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一复位缺口124和一滑入斜面125,该胀管瓣杆12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弧形的上弹簧定位槽120,该弹簧座片15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弧形的下弹簧定位槽151,该复位簧片16分别设置在该上弹簧定位槽120与下弹簧定位槽151之间。

其中,该胀管瓣杆12处于一第一工作位置与一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当该胀管瓣杆12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该一对胀管瓣杆12并拢成一柱体,当该胀管瓣杆12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该一对胀管瓣杆12向外分离并同时挤压铜管的内壁。该胀管瓣杆12具有磁性,可以有效防止胀管瓣杆12的晃动。后文中会胀管瓣杆12的工作方式继续加以说明。

下面对该铜管胀管器的工作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9至图11所示,手柄7尚未转动,驱动转轴11的驱动突出115位于中性位置上,此时,驱动突出115突出在一对滑入斜面125之间的空隙内。由于驱动圆盘114的半径等于或略小于转动筒体122的内壁的弧度半径,于是,胀管瓣杆12在复位簧片16的作用下并拢成一柱体或近似柱体。

如图12至图14所示,使用者将需要胀管的铜管插入到阶梯模杆121上的对应的阶梯槽上,并转动手柄7。手柄7的转动驱动驱动蜗杆8,同时,驱动蜗杆8带动驱动蜗轮10,驱动蜗轮10于是带动驱动转轴11同步转动。于是,驱动突出115开始挤压其转动方向上的滑入斜面125,直到驱动突出115被该滑入斜面125顶死,此时,该驱动突出115处于顶死位置。此时,一对胀管瓣杆12向外同步分离并同时挤压铜管的内壁,同时,这对胀管瓣杆12随着驱动转轴11发生同步转动,迅速完成铜管接头的胀管作业。当完成胀管后,反向转动手柄7,驱动突出115重新回到中性位置撒上,在复位簧片16的作用下重新并拢成一柱体或近似柱体。

需要指出的是,在驱动突出115从中性位置转动到顶死位置的过程中,由于驱动突出115与转动筒体122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这对胀管瓣杆12仍会随着驱动转轴11发生初始转动,直到驱动突出115到达顶死位置。一旦驱动突出115到达顶死位置,胀管瓣杆12与驱动转轴11开始同步转动。

在手柄7的转动过程中,手柄7的转速被驱动蜗轮10降低,驱动转轴11的扭矩得到大幅度提高,胀管速度快,效率高。显然,这里利用驱动蜗杆8带动驱动蜗轮10进行减速,利用其它的减速结构也是可行的,比如齿轮组或行星齿轮组等。

如图15至图19所示,为本发明的铜管胀管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操作示意图,仅仅显示了驱动转轴11和一对胀管瓣杆120。与前一种实施方式不同的是,在转动筒体122的内壁上对称地设有一对渐进弧面1221,该渐进弧面1221呈一渐开线。

如图16和图17所示,此时,驱动转轴11的驱动突出115开始顶入滑入斜面125。当驱动转轴11继续转动,驱动突出115开始抵着渐进弧面1221滑动,使得一对胀管瓣杆12渐进地向外同步分离并同时挤压铜管的内壁,直到驱动突出115将渐进弧面1221顶死。在胀管瓣杆120渐进分离的过程中,胀管瓣杆120亦随着驱动转轴11发生转动。一旦驱动突出115到达顶死位置,胀管瓣杆120随驱动转轴11同步转动,迅速完成铜管接头的胀管作业。由于采用变径式的渐进弧面1221,铜管膨胀均匀度好,厚度一致性佳。

如图20和图21所示,为本发明的铜管胀管器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此时,在胀管瓣杆1200的渐进弧面1221设有若干阻力横条12211,用于提高驱动突出115与渐进弧面1221之间的摩擦力。

如图22和图23所示,为本发明的铜管胀管器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与第三种实施方式不同是,在胀管瓣杆12000的的渐进弧面1221上设有若干释放弧槽12212,这些释放弧槽12212的弧槽深度依次减小。

当驱动转轴11转动并开始抵着渐进弧面1221滑动,使得一对胀管瓣杆12000渐进地向外同步分离并同时挤压铜管的内壁,直到驱动突出115将渐进弧面1221顶死。在驱动突出115到达顶死位置前,驱动突出115会依次进入到若干释放弧槽12212中,使得一对胀管瓣杆12000的膨胀尺寸临时发生细微的减小,使得被膨胀的铜管的形变应力得到释放和缓解。也就是说,在驱动突出115到达顶死位置前,铜管的形变应力得到多次的释放和缓解,铜管的形变均匀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厚度一致性佳。

该铜管胀管器操作便利,无依赖电力,适合多种管径的铜管的胀管作业,也适合其他软金属管的胀管作业。

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