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棘爪结构的行星式胀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1273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带棘爪结构的行星式胀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具,更确切地说,是一种行星式胀管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冷领域,经常需要对铜管的接口进行胀管,现有的方法一般采用专用的多个模具进行手动扩管,操作颇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行星式胀管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棘爪结构的行星式胀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星式胀管装置包含:

一对相对设置的壳体,所述的壳体的中心设有一固定轴孔,所述的固定轴孔的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圆孔和若干凸缘螺筒,所述的第一连接圆孔的外侧分别设有一环形的第一连接环盘,所述的第一连接环盘的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一环盘圆孔,所述的第一环盘圆孔与所述的第一连接圆孔分别通过一第一连接螺钉相连接,所述的壳体的顶部分别设有一提手;

一手柄,所述的手柄设置在所述的壳体的一侧;

一驱动组件,所述的驱动组件包含一太阳轮架、一固定齿圈、三个行星齿轮和一行星支架,所述的太阳轮架包含一太阳轮和一输入轴,所述的输入轴的侧壁上设有一输入轴键槽,所述的固定齿圈的外壁周向上设有若干齿圈凸缘,所述的齿圈凸缘上分别设有一凸缘通孔,所述的凸缘通孔与所述的凸缘螺筒分别通过一凸缘螺钉相连接,所述的行星支架包含一三角形的行星板,所述的行星板的中部设有一输出轴,所述的输出轴的侧壁上设有一输出轴键槽,所述的行星板的三个角上分别设有一齿轮固定轴,所述的齿轮固定轴的末端分别设有一对行星轴承,所述的行星齿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行星轴承上,所述的手柄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的输入轴的末端;

一胀管组件,所述的胀管组件可分离地与所述的驱动组件相连接,所述的胀管组件包含一驱动转轴、一对相对设置的胀管瓣杆、若干复位簧圈、一弧形的弹簧座片和一棘爪组件,所述的驱动转轴包含一圆柱状的转轴主体,所述的转轴主体的底部设有一转轴连接孔,所述的转轴连接孔的侧壁上设有一转轴连接孔键槽,所述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的转轴连接孔,所述的转轴主体的头部设有一圆柱状的连接柱体,所述的连接柱体的顶部周向上设有若干驱动突出,所述的胀管瓣杆的头部设有一阶梯模杆,所述的胀管瓣杆的尾部设有一半圆筒状的转动筒体,所述的胀管瓣杆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弧形的上弹簧定位槽,所述的弹簧座片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弧形的下弹簧定位槽,所述的复位簧圈分别设置在所述的上弹簧定位槽与下弹簧定位槽之间,所述的棘爪组件包含一棘爪圈座、若干复位扭簧和若干扩展棘爪,所述的棘爪圈座包含一环形的圈座主体,所述的圈座主体的内壁周向上均匀地设有若干棘爪转动圆槽和若干扭簧固定圆槽,相邻的棘爪转动圆槽与扭簧固定圆槽之间分别设有一供所述的扩展棘爪活动的活动空间,所述的复位扭簧的簧体设置在所述的扭簧固定圆槽中,所述的扩展棘爪包含一棘爪主轴,所述的棘爪主轴的一端设有一楔形的第一驱动凸块,所述的棘爪主轴的另一端设有一圆盘状的第二驱动凸块,所述的第一驱动凸块的末端设有一圆柱状的凸块转动轴,所述的凸块转动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棘爪转动圆槽内,所述的第一驱动凸块的外壁上分别设有一扭簧卡槽;

一前置轴承,所述的前置轴承设置在所述的其中一固定轴孔中,所述的输入轴贯穿所述的前置轴承;

一后置轴承,所述的后置轴承设置在所述的另一固定轴孔中,所述的一对胀管瓣杆贯穿所述的后置轴承;

其中,所述的胀管瓣杆处于一第一工作位置与一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当所述的胀管瓣杆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的一对胀管瓣杆并拢成一柱体,当所述的胀管瓣杆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的一对胀管瓣杆向外分离并同时挤压铜管的内壁。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胀管瓣杆具有磁性。

本发明的带棘爪结构的行星式胀管装置具有以下优点:该带棘爪结构的行星式胀管装置操作便利,无依赖电力,适合多种管径的铜管的胀管作业,也适合其他软金属管的胀管作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胀管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胀管装置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胀管装置的a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胀管装置的b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胀管装置的进一步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胀管装置的驱动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胀管装置的驱动组件的c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5中的胀管装置的胀管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d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的胀管装置的胀管组件的进一步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的e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胀管装置的操作示意图,仅仅显示了部分结构,此时,驱动转轴的驱动突出位于中性位置上;

图13为图12中的胀管装置沿f-f线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3中的g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胀管装置的操作示意图,仅仅显示了部分结构,此时,驱动转轴的驱动突出顶死滑入斜面;

图16为图15中的胀管装置沿h-h线的剖视图;

图17为图16中的i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胀管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此时仅仅显示的部分机构;

图19为图18中的j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20为图18中的棘爪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中的棘爪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此时为另一个视角;

图22为图20中的棘爪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3为图22中的k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24为图22中的棘爪组件的棘爪圈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图22中的棘爪组件的扩展棘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6为图18中的胀管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此时为另一个视角;

图27为图26中的胀管装置沿l-l线的剖视图;

图28为图27中的m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至图11所示,该胀管装置1包含一对相对设置的壳体2,该壳体2的中心设有一固定轴孔21,该固定轴孔21的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圆孔22和若干凸缘螺筒23,该第一连接圆孔22的外侧分别设有一环形的第一连接环盘3,该第一连接环盘3的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一环盘圆孔31,该第一环盘圆孔31与该第一连接圆孔22分别通过一第一连接螺钉4相连接,该壳体2的顶部分别设有一提手20。在该壳体2的一侧设有一手柄5。

该胀管装置1还包含一驱动组件d,该驱动组件d包含一太阳轮架8、一固定齿圈9、三个行星齿轮11和一行星支架10,该太阳轮架8包含一太阳轮81和一输入轴82,该输入轴82的侧壁上设有一输入轴键槽821,该固定齿圈9的外壁周向上设有若干齿圈凸缘91,该齿圈凸缘91上分别设有一凸缘通孔92,该凸缘通孔92与该凸缘螺筒23分别通过一凸缘螺钉12相连接,该行星支架10包含一三角形的行星板101,该行星板101的中部设有一输出轴102,该输出轴102的侧壁上设有一输出轴键槽1021,该行星板101的三个角上分别设有一齿轮固定轴103,该齿轮固定轴103的末端分别设有一对行星轴承104,该行星齿轮11可转动地设置在该行星轴承104上,该手柄5可拆卸地设置在该输入轴82的末端。

该胀管装置1还包含一胀管组件s,该胀管组件s可分离地与该驱动组件d相连接,该胀管组件s包含一驱动转轴13、一对相对设置的胀管瓣杆14、若干复位簧片15和一弧形的弹簧座片16,该驱动转轴13包含一圆柱状的转轴主体131,该转轴主体131的底部设有一转轴连接孔132,该转轴连接孔132的侧壁上设有一转轴连接孔键槽133,该输出轴102贯穿该转轴连接孔132,该转轴主体131的头部设有一圆柱状的连接柱体134,该连接柱体134的顶部设有一圆盘状的驱动圆盘135,该驱动圆盘135的侧壁上设有一驱动突出136,该胀管瓣杆14的头部设有一阶梯模杆141,该胀管瓣杆14的尾部设有一半圆筒状的转动筒体142和一环形的限位卡环143,该转动筒体142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一复位缺口144和一滑入斜面145,该胀管瓣杆14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弧形的上弹簧定位槽140,该弹簧座片16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弧形的下弹簧定位槽161,该复位簧片15分别设置在该上弹簧定位槽140与下弹簧定位槽161之间。

该胀管装置1还包含一前置轴承7,该前置轴承7设置在该其中一固定轴孔21中,该输入轴82贯穿该前置轴承7。

该胀管装置1还包含一后置轴承6,该后置轴承6设置在该另一固定轴孔21中,该一对胀管瓣杆14贯穿该后置轴承6。

其中,该胀管瓣杆14处于一第一工作位置与一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当该胀管瓣杆14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该一对胀管瓣杆14并拢成一柱体,当该胀管瓣杆14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该一对胀管瓣杆14向外分离并同时挤压铜管的内壁。

该胀管瓣杆14具有磁性,可以有效防止胀管瓣杆14的晃动。后文中会胀管瓣杆14的工作方式继续加以说明。

下面对该胀管装置的工作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2至图14所示,手柄5尚未转动,驱动转轴13的驱动突出136位于中性位置上,此时,驱动突出135突出在一对滑入斜面145之间的空隙内。由于驱动圆盘135的半径等于或略小于转动筒体142的内壁的弧度半径,于是,胀管瓣杆14在复位簧片15的作用下并拢成一柱体或近似柱体。

如图15至图17所示,使用者将需要胀管的铜管插入到阶梯模杆141上的对应的阶梯槽上,并转动手柄5,手柄5的转动驱动太阳轮架8的输入轴82,经过太阳轮81和行星齿轮11以及固定齿圈9的动力传递,行星支架10的输出轴102直接驱动驱动转轴13进行转动。

于是,驱动突出136开始挤压其转动方向上的滑入斜面145,直到驱动突出136被该滑入斜面145顶死。此时,该驱动突出136处于顶死位置。此时,一对胀管瓣杆14向外同步分离并同时挤压铜管的内壁,同时,这对胀管瓣杆14随着驱动转轴13发生同步转动,迅速完成铜管接头的胀管作业。当完成胀管后,反向转动手柄5,驱动突出136重新回到中性位置撒上,在复位簧片15的作用下重新并拢成一柱体或近似柱体。

需要指出的是,在驱动突出136从中性位置转动到顶死位置的过程中,由于驱动突出136与转动筒体142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这对胀管瓣杆14仍会随着驱动转轴13发生初始转动,直到驱动突出136到达顶死位置。一旦驱动突出136到达顶死位置,胀管瓣杆14与驱动转轴13开始同步转动。

在手柄5的转动过程中,手柄5的转速被驱动组件d降低,驱动转轴13的扭矩得到大幅度提高,胀管速度快,效率高。显然,这里利用行星减速结构进行减速,利用其它的减速结构也是可行的,比如蜗杆和蜗轮结构等。

如图18至图28所示,为本发明的胀管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与前一种实施方式不同的是,此时实施方式中引入了一个棘爪组件r。该棘爪组件r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在后文中会详细加以说明。

如图18所述,该胀管组件sa可分离地与该驱动组件d相连接,该胀管组件sa包含一驱动转轴13a、一对相对设置的胀管瓣杆14a、若干复位簧圈15a、一弧形的弹簧座片16a和一棘爪组件r。该驱动转轴13a包含一圆柱状的转轴主体131a,该转轴主体131a的底部设有类似的转轴连接孔,这里不再重复说明。

该转轴主体131a的头部设有一圆柱状的连接柱体134a,该连接柱体134a的顶部周向上设有若干驱动突出136a。该胀管瓣杆14a的头部设有一阶梯模杆141a,该胀管瓣杆14a的尾部设有一半圆筒状的转动筒体142a,该胀管瓣杆14a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弧形的上弹簧定位槽140a,该弹簧座片16a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弧形的下弹簧定位槽161a,这些复位簧圈15a分别设置在该上弹簧定位槽140a与下弹簧定位槽161a之间。

如图20至图22所示,该棘爪组件r设置在转动筒体142a之间,该棘爪组件r包含一棘爪圈座17、若干复位扭簧19和若干扩展棘爪18,该棘爪圈座17包含一环形的圈座主体171,该圈座主体171的内壁周向上均匀地设有若干棘爪转动圆槽172和若干扭簧固定圆槽173,相邻的棘爪转动圆槽172与扭簧固定圆槽173之间分别设有一供该扩展棘爪18活动的活动空间174,该复位扭簧19的簧体设置在该扭簧固定圆槽173中。

如图25所示,该扩展棘爪18包含一棘爪主轴181,该棘爪主轴181的一端设有一楔形的第一驱动凸块182,该棘爪主轴181的另一端设有一圆盘状的第二驱动凸块185,该第一驱动凸块182的末端设有一圆柱状的凸块转动轴183,该凸块转动轴183可转动地设置在该棘爪转动圆槽172内,该第一驱动凸块182的外壁上分别设有一扭簧卡槽184,复位扭簧19的其中一簧腿卡在该扭簧卡槽184中,复位扭簧19的另一簧腿则抵住活动空间174的底部。这样,每个复位扭簧19压迫对应的扩展棘爪18,并使得扩展棘爪18具有朝向棘爪圈座17的中心摆动的趋势。显然,复位扭簧19和扩展棘爪18的数量可以任意设置。

下面介绍该实施方式的工作过程。如图26至图28所示,当驱动转轴13a转动,驱动突出136a开始抵着扩展棘爪18的第一驱动凸块182的内壁滑动(将扭簧卡槽184所在的侧壁定义为第一驱动凸块182的外壁),于是,四个扩展棘爪18开始向外摆动,同时,扩展棘爪18的圆盘状的第二驱动凸块185开始挤压转动筒体142a,使得一对胀管瓣杆14a向外同步分离并同时挤压铜管的内壁,直到驱动突出136a将转动筒体142a的内壁顶死。接着,这对胀管瓣杆14a继续随着驱动转轴13a发生同步转动,迅速完成铜管接头的扩管作业。当完成扩管后,反向转动手柄5,驱动突出136a重新回到中性位置上,在复位簧圈15a的作用下,胀管瓣杆14a重新并拢成一柱体或近似柱体。由于采用多点位同步扩张,铜管的形变均匀性得到有效提高。

该胀管装置操作便利,无依赖电力,适合多种管径的铜管的胀管作业,也适合其他软金属管的胀管作业。

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