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动检测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7010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本次实用新型涉及到光的直线传播,通过传感器设备传达,有光的时候正常工作,无光的时候会报警,可通过调整光栅长短来控制工件震动的幅度的大小,从而保证加工精度。



背景技术:

在当今的机加中,为了避免工件在加工过程中颤动过大或者工件移动,往往用百分表来测量,这种方法的实用性有限,其一就是不能防水,其二是需要人为一直看着,等到发现的时候零件已经超差,变为报废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颤动检测报警装置,包括有外壳,内盒里设置有光源感应器,内盒上表面开有光栅孔;外壳外设置有支杆机构和连杆机构,连杆机构中的一个连杆连接在待测接触面上,另一个连杆连接激光光源,激光光源设置在滑轨I内,滑轨I位置与光栅孔位置对应,当连接的待测面发生颤动时,颤动幅度通过连接机构传输给激光光源,并带动激光光源在滑轨I方向内左右移动,当激光光源移动范围超过传输光栅孔的位置时,光源感应器感应不到光源,说明颤动超过额定范围,报警器发出报警。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零件加工质量低,废件量大,加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颤动检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壳、外壳中设置有内盒;内盒里设置有光源感应器,内盒上表面开有光栅孔;外壳外设置有支杆机构和连杆机构,支杆机构中包括有支杆I和支杆II,支杆I和支杆II的底部铰链在外壳上,支杆I与支杆II通过螺栓与滑槽配合连接;支杆II的顶端铰链连杆机构中的连杆I,连杆I的底部铰链连杆II,连杆II的另一端连接连杆III,连杆III设置在外壳侧面的滑轨II内,连杆III的另一端通过连杆IV连接激光光源,激光光源设置在滑轨I内,滑轨I位置与光栅孔位置对应,滑轨I与滑轨II平行。

所述的激光光源的侧面通过弹簧连接设置在滑轨I对应端部的限位块,当与激光光源连接的连杆IV不对激光光源施力时,弹簧拉力带动激光光源移动到滑轨I的限位块处,固定激光光源位置。

所述的外壳的侧面设置有手轮,手轮上连接有穿过外壳向内伸出的螺杆,螺杆上连接有光栅调节片,光栅调节片底面贴着内盒的上表面,能够在盒的上表面的光栅孔方向上前后移动,调节光栅孔透光面积和位置。

所述的光源感应器上连接有报警喇叭,当光源感应器接收不到激光光源发出的光信号时报警喇叭进行报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颤动检测报警装置,包括有外壳,内盒里设置有光源感应器,内盒上表面开有光栅孔;外壳外设置有支杆机构和连杆机构,连杆机构中的一个连杆连接在待测接触面上,另一个连杆连接激光光源,激光光源设置在滑轨I内,滑轨I位置与光栅孔位置对应,当连接的待测面发生颤动时,颤动幅度通过连接机构传输给激光光源,并带动激光光源在滑轨I方向内左右移动,当激光光源移动范围超过传输光栅孔的位置时,光源感应器感应不到光源,说明颤动超过额定范围,报警器发出报警。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提供了一种适用范围广、制造成本小、人工劳动强度低且自动化性能高的颤动检测报警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颤动检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壳14、外壳14中设置有内盒15;内盒15里设置有光源感应器13,内盒15上表面开有光栅孔12;外壳14外设置有支杆机构和连杆机构,支杆机构中包括有支杆I和支杆II,支杆I和支杆II的底部铰链在外壳14上,支杆I与支杆II通过螺栓与滑槽配合连接;支杆II的顶端铰链连杆机构中的连杆I1,连杆I1的底部铰链连杆II2,连杆II2的另一端连接连杆III3,连杆III3设置在外壳14侧面的滑轨II9上,连杆III3的另一端通过连杆IV4连接激光光源5,激光光源5设置在滑轨I6内,滑轨I6位置与光栅孔12位置对应,滑轨I6与滑轨II9平行。

所述的激光光源5的侧面通过弹簧7连接设置在滑轨I6对应端部的限位块8,当与激光光源5连接的连杆IV4不对激光光源5施力时,弹簧7拉力带动激光光源5移动到滑轨I6的限位块8处,固定激光光源5位置。

所述的外壳14的侧面设置有手轮10,手轮10上连接有穿过外壳14向内伸出的螺杆,螺杆上连接有光栅调节片11,光栅调节片11底面贴着内盒15的上表面,能够在盒15的上表面的光栅孔12方向上前后移动,调节光栅孔12透光面积和位置。从而调节颤动报警范围。

所述的光源感应器13上连接有报警喇叭,当光源感应器13接收不到激光光源5发出的光信号时报警喇叭进行报警。

使用时激光光源5发出的激光束通过光栅孔12筛选,变化值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光栅孔12范围可通过手轮10调整,光源感应器13接收到光源时候正常工作,当光源偏出光栅范围,光源感应器13会通过报警喇叭发出声音。

连杆I1顶部的接触头与易变性面接触,在加工过程中,零件表面震动,使得接触头向下偏移,带动连杆机构中的连杆III3在滑轨II9内前后移动,从而带动连杆IV4和激光光源5克服弹簧7的拉力,带动激光光源5移动,光栅调整片11调整激光的可变范围,控制零件表面的震动公差,当零件被检测表面震动范围合理,激光束就会在光栅的范围之内,当零件被检测面震动超出范围,激光束就会偏移到光栅范围外,传感器检测不到激光就会自动报警。

一般的检测防动是用百分表,是否变形过大需要操作人员一直观察百分表的指针偏转范围,极易引发生产事故,也容易让人产生疲劳,不能防水,且公差范围需要人工算。本装置的成本小,内盒和防水。用本产品来检测表面震动的幅度,根据不同零件给出不同要求的公差范围,更加的人性化,也不需要人为的一直观察,如果超差会自动报警,通过闭角来防止加工中的切削液,提高使用性能。颤动范围可用百分表或主轴压接触点,当公差范围到最大值时,调整手轮,将调整片调到靠近光源临界处,刚好不报警,或者在光栅另一端添加调整片,即可调整正负公差,调试完毕,随后即可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