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盖冲压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7551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盖冲压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涉及一种金属盖冲压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冲压成型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加工方法,冲压成型是指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加工成型方法。目前,在进行金属盖制造时,需要将金属板冲压成金属盖的形状,金属盖在冲压过程中,当上模组件与金属板接触时,容易造成金属板有微小的位移,造成冲压形成的金属盖尺寸不精确,产生的废品率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在冲压过程中对金属板进行定位,结构较简单,成本较低的金属盖冲压成型模具。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金属盖冲压成型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第一模块,第一模块设置在上模组件底部,下模组件包括第二模块,第二模块与第一模块对应设置,所述上模组件中设有滑槽,滑槽中设有滑动杆,滑动杆与滑槽底部之间设有弹簧,滑动杆的第一端部伸出第一模块并朝向第二模块,滑动杆的第二端部设有限位凸环,下模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底座,第一弹性件设置在底座和第二模块之间。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属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模组件包括基座,基座与第一模块连接,所述滑槽连通基座和第一模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模块外侧设有滑套,所述基座中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中设有第二弹性件和顶杆,顶杆一端与第二弹性件连接,另一端伸出安装槽与滑套抵靠。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模块中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中设有顶柱,顶柱的顶部为球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模块外侧设有环状座,环状座与第二模块之间具有台阶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环状座内侧设有限位台阶,所述第二模块设有环状凸部,环状凸部与限位台阶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盖冲压成型模具能够在冲压过程中保持金属板位置不移动,从而提升冲压精确度,减少废品产生;此外,其结构较简单,成本较低,能够便于将金属板翻边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金属盖冲压成型模具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金属盖冲压成型模具的冲压完成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金属盖冲压成型模具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金属盖冲压成型模具包括上模组件1和下模组件2,所述上模组件1包括第一模块11,第一模块11设置在上模组件1底部。下模组件2包括第二模块21,第二模块21与第一模块11对应设置。所述上模组件1中设有滑槽12,滑槽12中设有滑动杆3,滑动杆3与滑槽12底部之间设有弹簧4。滑动杆3的第一端部31伸出第一模块并朝向第二模块,滑动杆3的第二端部32设有限位凸环33,通过限位凸环卡设在滑槽中,从而对滑动杆进行限位。下模组件2包括第一弹性件22和底座23,第一弹性件22设置在底座23和第二模块21之间,通过低压弹性件使得第二模块能够快速复位。本实施例的金属盖冲压成型模具在使用时,上模组件1下降使得滑动杆3与放置在第二模块21上的金属板5接触,从而通过滑动杆将金属板定位,放置其移动。上模组件1继续向下运动,从而对金属板进行冲压成型。

如图1至图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上模组件1包括基座13,基座13与第一模块11连接,所述滑槽12连通基座13和第一模块11。所述第一模块11外侧设有滑套14,所述基座13中设有安装槽15,安装槽15中设有第二弹性件16和顶杆17,顶杆17一端与第二弹性件16连接,另一端伸出安装槽与滑套14抵靠。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二弹性件的伸缩,从而实现滑套的伸缩。所述第二模块21中设有安装孔24,安装孔24中设有顶柱25,顶柱25的顶部为球面。通过顶部25与金属板5的接触,从而使金属板上可形成弧形凸起。所述第二模块21外侧设有环状座26,环状座26与第二模块21之间具有台阶部27,从而在对金属板5冲压时,使得金属板边缘产生弧形翻边。所述环状座26内侧设有限位台阶261,所述第二模块21设有环状凸部211,环状凸部211与限位台阶261对应,从而当第二模块复位时,能够对第二模块进行限位。

本实施例的金属盖冲压成型模具在使用时,上模组件1向下运动直至第二模块与其下方的凹口20抵触,由于冲压过程中有滑动杆3给金属板施加压力,从而在冲压过程中可避免金属板移动;上模组件1复位时,第二模块通过第一弹性件复位,从而进行下一轮加工。

本实施例的金属盖冲压成型模具能够在冲压过程中保持金属板位置不移动,从而提升冲压精确度,减少废品产生;此外,其结构较简单,成本较低,能够便于将金属板翻边加工。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