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装配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94199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电路板装配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零件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路板装配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非自动化的小型电路板装配车间,大多采用人工纯手动装配,工人依次站在流水线式的机台旁边通过各自功能的机械臂(如:锡焊枪、电钻等)完成各自的操作,之后将电路板传递到下一工人。现有的工作台结构简陋,工人站成一排,操作空间受限,而且电路元件和半成品电路板没有分区放置,可能导致工人操作出错,使得电路板的装配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路板装配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人操作空间受限,电路板的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路板装配架,包括:机台,所述机台台面上依次设有至少两个工作区,所述每个工作区上方设有一个机械臂,且所述机械臂交替分布在机台两侧的上方,每个工作区还设有元件存放槽和操作台,相邻两个工作区还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相对机台边缘斜向设置,以形成连通两个工作区各自操作台的传送通路。

其中,对于每个工作区,所述元件存放槽位于靠近机台上设置机械臂的一侧,操作台靠近机台的另一侧。

其中,所述传送带上设有若干插槽,且所述机台的侧边对应传送带端部的位置还安装有距离传感器。

其中,所述操作台底部连接有升降结构。

其中,所述机台底部设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装配架的机械臂交替分布在机台两侧的上方,即工人交替站在机台的两侧,工人操作空间相对较大,而且每个工作区均分区设有元件存放槽和工作台,工作区之间设有用于传送电路板的传送带,使工人之间的工作有序衔接,从而提高了整条装配线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路板装配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的电路板装配架如图1和2所示,包括:机台1,机台1的台面上依次设有至少两个工作区,每个工作区上方设有一个机械臂2,且机械臂2交替分布在机台1两侧的上方。每个工作区还设有元件存放槽3和操作台4,相邻两个工作区还设有传送带5,传送带5相对机台1的边缘斜向设置,以形成连通两个工作区各自操作台4的传送通路,即传送带5的两端分别靠近相邻两个工作区的工作台。

本实施例的电路板装配架的机械臂2交替分布在机台1的两侧的上方,工作时,工人(图1中虚线框所示)交替站在机台的两侧,工人操作空间相对较大,而且每个工作区均分区设有元件存放槽3和工作台4,工作区之间设有用于传送电路板的传送带5,电路元件和半成品电路板能够有序放置,使工人之间的工作有序衔接,从而提高了整条装配线的效率。

对于每个工作区,元件存放槽3位于靠近机台1上设置机械臂2的一侧,操作台4靠近机台1的另一侧,这种布局有利于工作操作。

本实施例中,传送带5上设有若干插槽,将装配好的半成品电路板侧边插入插槽,使其被传送至下一个工作区对应的工作台附近,机台1的侧边对应传送带5端部的位置安装有距离传感器6,距离传感器6用于检测半成品电路板距机台1侧边的距离,当达到预定距离(这个距离设定为该半成品电路板插入的插槽将被传送至传送带5下方时半成品电路板距机台1侧边的距离)时,停止传送,直到工人将其取下。

本实施例中,操作台4底部连接有升降结构,以适应不同的身高的工人,使其更加方便操作。

为了方便整个电路板装配架移动,机台1的底部设有滚轮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