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8421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铣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铣刀,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机械加工的铣刀。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中,例如CNC加工中,铣刀因其切削平稳等优点,较常用于切削金属、塑料等材料制成的工件。现有的铣刀一般采用等分同螺旋角设计,然而,此设计在加工中易产生共振而导致刀具稳定性能差。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稳定性能好铣刀。一种铣刀,包括刀杆和刀体,所述刀体的圆周上设有至少两个螺旋切削刃,所述刀体的端面上设有至少两个端刃,每一所述端刃形成于一个对应的所述螺旋切削刃的端部,至少两个所述螺旋切削刃与所述刀体的轴线之间形成至少两个螺旋夹角,至少两个所述端刃与相邻所述端刃间形成至少两个槽形角,至少两个所述螺旋夹角采用不等螺旋角设计,至少两个所述槽形角采用不等分设计。进一步地,所述刀体的圆周上设有四个所述螺旋切削刃,所述刀体的端面上设有四个所述端刃,四个所述螺旋夹角采用不等螺旋角设计,每一所述螺旋夹角为20~50°,四个所述槽形角采用不等分设计。进一步地,四个所述螺旋夹角依次为第一螺旋夹角、第二螺旋夹角、第三螺旋夹角和第四螺旋夹角,所述第一螺旋夹角等于所述第三螺旋夹角,所述第二螺旋夹角等于所述第四螺旋夹角,所述第一螺旋夹角不等于所述第二螺旋夹角且所述第一螺旋夹角与所述第二螺旋夹角之差为2~10°。进一步地,四个所述槽形角依次为第一槽形角、第二槽形角、第三槽形角和第四槽形角,所述第一槽形角等于所述第三槽形角,所述第二槽形角等于所述第四槽形角,所述第一槽形角不等于所述第二槽形角且所述第一槽形角与所述第二槽形角之差为2~20°。进一步地,四个所述螺旋夹角依次为第一螺旋夹角、第二螺旋夹角、第三螺旋夹角和第四螺旋夹角,所述第一螺旋夹角、所述第二螺旋夹角、所述第三螺旋夹角和所述第四螺旋夹角均不相等。进一步地,四个所述槽形角依次为第一槽形角、第二槽形角、第三槽形角和第四槽形角,所述第一槽形角、所述第二槽形角、所述第三槽形角和所述第四槽形角均不相等。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旋夹角与所述第二螺旋夹角之差为2~10°,所述第一螺旋夹角与所述第三螺旋夹角之差为2~10°,且所述第一螺旋夹角与所述第四螺旋夹角之差为2~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槽形角与所述第二槽形角之差为2~20°,所述第一槽形角与所述第四槽形角之差为2~20°,所述第三槽形角与所述第二槽形角之差为2~20°,所述第三槽形角与所述第四槽形角之差为2~20°。进一步地,每一所述端刃与所述螺旋切削刃连接处设有保护区,所述保护区通过磨削形成,所述端刃的圆弧半径为R,所述保护区的径向长度为0.8R~2R,所述保护区的轴向长度为0.8R~3R。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区7的刃口上任意一处的轴向前角为10°~-10°,径向前角为10°~-10°。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铣刀采用不等分槽形角和不等螺旋夹角的设计,避免所述铣刀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共振,从而达到提升所述铣刀的稳定性能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铣刀的侧视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铣刀的仰视示意图。图3为图1中圆圈III处的放大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铣刀1刀杆2刀体3螺旋切削刃4端刃5螺旋槽6保护区7第一螺旋夹角a第二螺旋夹角b第三螺旋夹角c第四螺旋夹角d第一槽形角e第二槽形角f第三槽形角g第四槽形角h圆弧半径R径向长度m轴向长度n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铣刀,包括刀杆和刀体,所述刀体的圆周上设有至少两个螺旋切削刃,所述刀体的端面上设有至少两个端刃,每一所述端刃形成于一个对应的所述螺旋切削刃的端部,至少两个所述螺旋切削刃与所述刀体的轴线之间形成至少两个螺旋夹角,至少两个所述端刃与相邻所述端刃间形成至少两个槽形角,至少两个所述螺旋夹角采用不等螺旋角设计,至少两个所述槽形角采用不等分设计。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实施方式一请参见图1至图2,本实施方式的铣刀1包括用以夹持固定的刀杆2和用以切削的刀体3。所述刀体2的圆周上设有至少两个螺旋切削刃4。所述刀体2的端面上设有至少两个端刃5。每一所述端刃5形成于一个对应的所述螺旋切削刃4的端部。相邻两个所述螺旋切削刃4之间形成螺旋槽6并通过所述螺旋槽6边接。每一所述螺旋切削刃4与所述刀体3的轴线之间形成一个螺旋夹角。每一所述螺旋夹角大约为20~50°。每一所述端刃5与相邻端刃5之间形成一个槽形角。至少两个所述螺旋夹角采用采用不等螺旋角设计,至少两个所述槽形角采用不等分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刀体2的圆周上设有四个所述螺旋切削刃4,所述刀体2的端面上设有四个所述端刃5。四个所述螺旋切削刃4与所述刀体3的轴线之间形成四个螺旋夹角,四个所述螺旋夹角依次为第一螺旋夹角a、第二螺旋夹角b、第三螺旋夹角c和第四螺旋夹角d。四个所述端刃5与相邻端刃5间形成四个槽形角,四个槽形角依次为第一槽形角e、第二槽形角f、第三槽形角g和第四槽形角h。四个所述螺旋夹角采用不等螺旋角设计。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螺旋夹角a等于所述第三螺旋夹角c,所述第二螺旋夹角b等于所述第四螺旋夹角d,所述第一螺旋夹角a不等于所述第二螺旋夹角b且所述第一螺旋夹角a与所述第二螺旋夹角b之差大约为2~10°。四个所述槽形角之和为360°。四个所述槽形角采用不等分设计。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槽形角e等于所述第三槽形角g,所述第二槽形角f等于所述第四槽形角h,所述第一槽形角e不等于所述第二槽形角f且所述第一槽形角e与所述第二槽形角f之差大约为2~20°。请参见图2和图3,每一所述端刃5与所述螺旋切削刃4连接处通过磨削形成保护区7。定义所述铣刀1的端刃5的圆弧半径为R。所述保护区7的径向长度m大约为0.8R~2R,所述保护区7的轴向长度n大约为0.8R~3R。所述保护区7的刃口上任意一处的轴向前角大约为10°~-10°,径向前角大约为10°~-10°。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中的方式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螺旋夹角a、所述第二螺旋夹角b、所述第三螺旋夹角c和所述第四螺旋夹角d均不相等。所述第一螺旋夹角a与所述第二螺旋夹角b之差大约为2~10°,所述第一螺旋夹角a与所述第三螺旋夹角c之差大约为2~10°,且所述第一螺旋夹角a与所述第四螺旋夹角d之差大约为2~10°。所述第一槽形角e、所述第二槽形角f、所述第三槽形角g和所述第四槽形角h均不相等。所述第一槽形角e与所述第二槽形角f之差大约为2~20°,所述第一槽形角e与所述第四槽形角h之差大约为2~20°,所述第三槽形角g与所述第二槽形角f之差大约为2~20°,所述第三槽形角g与所述第四槽形角h之差大约为2~20°。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铣刀1采用不等分槽形角和不等螺旋夹角的设计,避免所述铣刀1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共振,从而达到提升所述铣刀1的稳定性能的目的。另外,所述铣刀1的端刃5和螺旋切削刃4的连接处采用保护设计,使得所述端刃5得到更有效保护,从而延长所述铣刀1的使用寿命。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