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安装多功能工艺校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605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电缆安装多功能工艺校正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配电施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配电施工中应用的电缆工艺校正器。



背景技术:

电力配电施工中,电缆的安装敷设必须满足标准化工艺规范的要求。对于直行线路,电缆要平直,电缆间要相互平行;在转弯处,每根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规范规定,并排的每根电缆都应一致地、相互平行地转弯。这就要求在电力电缆安装时,必须对电缆进行平直、折弯等处理,才能满足施工标准的要求。现有的处理方式一般是采用手工进行校正操作,不仅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校正处理的电缆很难做到一致,难以达到标准要求。同时,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电力设施中使用的电缆规格和强度也越来越高,手工操作越来越难,整理出来的效果也不好。再就是,利用手工进行电缆的修直和折弯,很难一次完成,往往需要反复操作,这对电缆的外层以及内芯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影响电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电缆施工质量,又不影响电缆使用寿命的电缆安装工艺校正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架柄,架柄上设有贯通柄体及架体的杆体,所述杆体与架柄活动连接,其伸出到架体下端的杆体长度可调节,杆体下端头设有电缆卡座,杆体上设有用于调节其下端伸出长度的操作柄,架体上设有与之活连接的校正压轮,所述校正压轮位于电缆卡座两侧。

所述架柄与架体活连接,架柄为圆柱形,架柄上设有轴向通孔。

所述杆体为螺杆,杆体与架柄螺纹连接,旋转杆体可调整其伸出到架体下端杆体的长度。

所述杆体为插接杆,包括母杆和子杆,母杆与架柄通过轴承连接,母杆下端设有内螺纹套头,子杆为螺杆,子杆与母杆螺纹连接,电缆卡座与子杆下端头连接。

所述电缆卡座与子杆活连接,电缆卡座为复式座体,其底面为板式压座,其背面设有钩体,电缆卡座的底面和背面均设有电缆槽。

所述电缆槽的槽向与校正压轮的滚压面处在一个平面内,电缆卡座与子杆间设有辅助压簧。

所述校正压轮包括轮柄和轮体,轮体上设有轮槽,轮柄与架体活连接。

所述架体底部设有柄座,轮柄和柄座铰接,轮柄和柄座上分别设有调节插孔,轮柄和柄座间设有与调节插孔插接的调节扳。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架体和架柄,架柄上设有与之活动连接的杆体,杆体伸出到架体下端,且其伸出部分的杆体长度可以调节,在杆体的下端头设有电缆卡座,杆体上设有用于调节其下端伸出长度的操作柄,在电缆卡座两侧的架体上分别设有一校正压轮。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电缆敷设工艺校正,主要用于电缆的修直和折弯。电力电缆在使用前长时间缠绕在电缆盘上,经过存放和运输,电缆打开后一般无法直接使用。利用本装置一方面可对电缆进行整体捋直,使用时,手握架柄使其中的一个校正轮紧压在打开的电缆上,然后沿地面或其它平整面来回进行滚压,就能使电缆基本捋直。对于局部的陡弯,单纯的滚压难以达到要求,这时可利用校正压轮和电缆卡座共同对电缆进行进一步的校正。操作时,将电缆卡座与电缆弯曲部位相接,利用两校正压轮压或(垫)住电缆,再旋转操作柄,使电缆卡座上行或下行,进而完成对电缆弯曲部位的下压或者上提,实现对电缆弯曲部位的校正。而当需要对电缆折弯时,便可利用一个校正压轮压住电缆,再使电缆卡座钩住电缆,然后以校正压轮与电缆的接触点为支点,整体搬动本实用新型就能完成折弯,而且弯曲的角度根据要求可灵活操作。使用本装置可实现对电缆的快速捋直、整理修直和折弯,不仅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修直和折弯的质量好,不同的电缆其折弯的一致性强,能够满足电缆安装工艺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剖视图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校正压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缆卡座结构及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对电缆局部(上拉)修直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对电缆局部(下压)修直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对电缆折弯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对电缆捋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该电缆安装多功能工艺校正器包括一架体1,架体1包括一金属圆盘11,金属圆盘11下部设有与之紧固连接的锥状筒体12,锥状筒体12下端设有柄座54。锥状筒体12作为架体的一部分,主要起连接和支撑作用,锥状筒体12下部成扩展状,能为架体下部相关部件的安装和操作留出足够的空间。金属圆盘11中间设有孔,孔内插接有圆柱形架柄2,架柄2与金属圆盘11间通过螺母13紧固连接。架柄2沿其轴向设有轴向通孔21,轴向通孔21内设有贯通柄体并伸出到架体1下端的杆体3。杆体3与架柄2活动连接,且杆体3伸出到架体1下端的杆体长度可以调节,杆体3上端设有调节其下端伸出长度的操作柄36,本实施例中的操作柄36为圆形操作盘。杆体3与架柄2的连接可采用不同的方式,一种的方式是杆体3为螺杆,杆体3与架柄2螺纹连接,通过操作盘36使杆体3正、反旋转时,杆体可作上、下运行,其伸出到架体1下端的杆体长度也发生变化。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杆体3为插接杆,它由活动连接的母杆31和子杆33组成,母杆31与架柄2的轴向通孔21间通过轴承连接,母杆31可灵活转动;母杆31下端设有内螺纹套头32,子杆33为螺杆,子杆33上端插接在内螺纹套头32内,并与母杆31螺纹连接。母杆31正、反旋转时,子杆33可上下运动。子杆33下端设有电缆卡座4。锥状筒体12下端的柄座54上设有与之活连接的校正压轮5,且电缆卡座4两侧分别设有一校正压轮5。

参照图1、图2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电缆卡座4与子杆33的下端头活连接,电缆卡座4的座臂与子杆33间设有连接螺母35;通过连接螺母35可更换电缆卡座4,以便适应不同规格电缆6的需要。电缆卡座4为复式座体,其底面为板式压座,其背面的设有钩体42,电缆卡座4的底面和背面相对的位置上均设有槽向一致的电缆槽41。钩体42设在电缆卡座4背面的电缆槽槽体上,电缆卡座4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钩体42。电缆槽41为弧面槽,电缆槽41的槽向与校正压轮5的滚压面处在一个平面内。电缆卡座4与子杆33的连接螺母35间设有辅助压簧34。当需要上拉操作时,辅助压簧34压在电缆上面,对电缆起固定作用,能防止电缆脱落,使用方便。

参照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锥状筒体12下部设有与之活连接的圆环盘14,柄座54与圆环盘14连接。校正压轮5包括轮柄51和轮体52,轮体52和轮柄51轴连接,轮柄51和柄座54铰接,轮柄51和柄座54上分别设有调节插孔56,轮柄51和柄座54间设有与调节插孔56插接的调节扳53。取下调节扳53,轮柄51的张开角度可以进行调整;调节扳53插入调节插孔56中后,便可固定轮柄51,进而固定校正压轮5的位置。轮体52上设有与电缆槽41相对应的轮槽55,轮体52 转动时,轮槽55面与电缆槽41处在一个平面内。

参照图5至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电缆敷设施工中,对电缆进行多项工艺校正。一种是图8所示电缆捋直。将电缆置于平地上,使校正轮轮槽卡在电缆上,轮体紧压住电缆,然后来回推动本装置进行滚压,便可捋直弯曲的电缆。二是校正电缆陡弯。参照图5和图6所示,对于局部的陡弯,可利用校正压轮和电缆卡座对电缆进行校正。使用时,电缆卡座41钩(或压)在电缆6的弯曲部位,电缆两端置于两校正压轮轮槽下(或上),再旋转操作柄36,使电缆卡座上行或下行,就能校正电缆的弯曲。而且调整校正压轮张开的角度,可满足不同程度弯曲度电缆校正的需要。三是图7所示的电缆折弯。当需要折弯时,利用一个校正压轮压住电缆,再使电缆卡座钩住电缆,然后以校正压轮与电缆的接触点为支点,整体搬动本实用新型,就能完成折弯,而且弯曲的角度根据要求可灵活操作,形成的折弯标准一致,不仅有利于提高工效和质量,而且有利于满足电缆安装工艺标准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