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长管件的装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0282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细长管件的装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装配定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细长管件的装夹装置。



背景技术:

管件又称为圆管,圆管是指两端开口并具有中空同心圆断面,其长度与周边之比较大的钢材。圆管可用于管道、热工设备、机械工业、石油地质钻探、容器、化学工业和特殊用途。

圆管按生产方法可分为无缝圆管和焊接圆管。

无缝钢管的制造工艺包括管坯、检验、剥皮、检验、加热、穿孔、酸洗、修磨、润滑风干、焊头、冷拔、固溶处理、酸洗、酸洗钝化、检验。

焊接钢管的制造工艺包括带钢、检验、剪切、定尺、定性、焊接、磨平(无缝化)、定尺、检验。

但是,由于圆管的形状为中空的回转型,其端面在加工或者在装配过程中其装夹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细长管件的装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细长管件的装夹装置,包括中空的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由底板、顶板以及两个侧板围合形成,所述底板上端设置有滑动的左滑块、右滑块,所述左滑块、右滑块之间设置有倾斜的连杆,所述连杆与竖直方向的升降杆组成滑动副,所述升降杆上端依次穿过顶板、下夹块,所述升降杆顶端设置有上夹块,所述下夹块、上夹块夹紧管件。

所述上夹块下端形成夹紧槽,所述夹紧槽为梯形槽。

所述下夹块上端形成网格条纹。

所述连杆与左滑块、右滑块之间的夹角为30°~60°。

所述底板上端形成容纳下行升降杆的凹槽。

所述右滑块右侧与气缸的活塞杆相连。

所述下夹块两侧形成装配台,所述装配台中形成通孔,螺栓穿过通孔拧入到顶板的螺孔中。

所述升降杆侧壁处形成导槽,所述导槽与连杆间隙配合。

所述驱动箱的内腔与左滑块、右滑块之间为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通过左滑块、连杆、右滑块的左右移动使升降杆实现降生移动,升降杆带动上夹块将不同孔径的管件压紧在下夹块上,从而实现管件端面或侧壁的加工以及对管件进行装配,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操控精度高、压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上夹块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杆的侧视图;

其中:

1 底板 2 顶板

3 左滑块 4 右滑块

5 连杆 6 升降杆

7 下夹块 8 装配台

9 上夹块 10 凹槽

11 夹紧槽 12 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细长管件的装夹装置,包括中空的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由底板1、顶板2以及两个侧板围合形成,所述底板1上端设置有滑动的左滑块3、右滑块4,所述左滑块3、右滑块4之间设置有倾斜的连杆5,所述连杆5与竖直方向的升降杆6组成滑动副,所述升降杆6上端依次穿过顶板2、下夹块7,所述升降杆6顶端设置有上夹块9,所述下夹块7、上夹块9夹紧管件。

所述左滑块3、右滑块4向左移动时,升降杆6在连杆5的带动下向下移动,将下夹块7上的管件进行压紧,从而进行端面或侧壁加工,或者进行组装装配。

所述上夹块9下端形成夹紧槽11,所述夹紧槽11为梯形槽。

所述夹紧槽11与下夹块7能够实现管件的三点式夹紧,同时梯形槽能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即能够对不同孔径的管件均实现三点式夹紧。

所述下夹块7上端形成网格条纹。

网格条纹能够增大摩擦,避免管件转动。

所述连杆5与左滑块3、右滑块4之间的夹角为30°~60°。

所述左滑块3、连杆5、右滑块4之间呈N字型。

所述底板1上端形成容纳下行升降杆6的凹槽10。

所述升降杆6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其下端进入到凹槽10中,且不与凹槽10相接触。凹槽10能够避免升降杆6与底板1相碰撞。

所述右滑块4右侧与气缸的活塞杆相连。

所述下夹块7两侧形成装配台8,所述装配台8中形成通孔,螺栓穿过通孔拧入到顶板2的螺孔中。

所述升降杆6侧壁处形成导槽12,所述导槽12与连杆5间隙配合。

所述下夹块7形成与升降杆6间隙配合的通孔,所述下夹块7、顶板2的通孔中嵌装有导套,导套能够对升降杆6进行导向,同时避免升降杆6对下夹块7、顶板2的磨损。

所述驱动箱的内腔与左滑块3、右滑块4之间为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通过左滑块、连杆、右滑块的左右移动使升降杆实现降生移动,升降杆带动上夹块将不同孔径的管件压紧在下夹块上,从而实现管件端面或侧壁的加工以及对管件进行装配,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操控精度高、压紧效率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