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工位伺服垂直旋转组合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4699阅读:1123来源:国知局
八工位伺服垂直旋转组合机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具体涉及八工位伺服垂直旋转组合机床。



背景技术:

很多零件需要多工位加工,而目前所使用的机床加工位都只有一至两个,无法满足复杂零件的加工,从而需要通过两次或更多的工序才能完成,加工效率比较低,同时所花的人工成本也较多,而且在二次夹装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加工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各种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安装一次零件便完成复杂加工的八工位伺服垂直旋转组合机床。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八工位伺服垂直旋转组合机床,包括底座和机体,机体安装在底座上,机体为多边形箱体,机体中心位置装有转轴,转轴由电机控制转动,转轴上装有转盘,转盘为八边形,每个边都装有夹具,机体其中一个侧边开有操作窗,机体除了底部和操作窗一侧其它每个面都装有动力头,动力头的加工刀头位于机体内,与夹具上的零件相对应。

更进一步,动力头为液压钻扩动力头或伺服扩孔攻丝动力头或螺套式攻丝动力头或伺服两坐标车削动力头。

更进一步,液压钻扩动力头包括钻扩转动机构和钻扩推进机构,钻扩转动机构设有钻扩电机,钻扩电机的钻扩转轮通过钻扩传动带连接钻扩轴承套,钻扩轴承套与钻扩转轴通过花键连接,钻扩转轴设有钻扩轴套,钻扩轴套外还装有钻扩防护套,钻扩转轴与钻扩防护套横向固定,钻扩转轴的一端设有钻扩夹具,钻扩夹具位于钻扩轴套外,固定螺套一端与钻扩夹具螺纹连接,另一端套在钻扩轴套上,钻扩转动机构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钻扩推进机构。

更进一步,钻扩推进机构的油缸与钻扩转动机构固定连接,油缸上装有活塞杆,活塞杆从油缸两端延伸至外,位于油缸内的活塞杆上装有活塞,活塞可在油腔内移动,位于油腔两端的油缸上开有进出油孔,进出油孔外接油泵,活塞杆的一端装有滑块,滑块另一端套装在钻扩轴套上,且滑块位于钻扩防护套和固定螺套之间,活塞杆的另一端装有止位螺母。

更进一步,伺服扩孔攻丝动力头包括扩攻转动机构和扩攻推进机构,扩攻转动机构设有扩攻电机,扩攻电机的扩攻转轮通过扩攻传动带连接扩攻轴承套,扩攻轴承套与扩攻转轴通过花键连接,扩攻转轴设有扩攻轴套,扩攻轴套外还装有扩攻防护套,扩攻防护套一侧设有开口,扩攻转轴的一端设有扩攻夹具,扩攻夹具位于扩攻防护套外侧通过螺丝安装在扩攻轴套上,扩攻推进机构安装在扩攻转动机构的一侧。

更进一步,扩攻推进机构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连接螺杆,在螺杆上装有移动螺母,移动螺母上固定连接移动杆,移动杆的一端通过花键固定安装在扩攻转轴上。

更进一步,螺套式攻丝动力头包括攻丝电机、攻丝转轴套、攻丝转轴和攻丝防护套,攻丝电机设有攻丝转轮,攻丝转轮上装有攻丝传动带,攻丝传动带的另一端连接攻丝转轴套,攻丝转轴套套装有攻丝转轴上,攻丝转轴套与攻丝转轴之间还装有攻丝调整套,攻丝调整套与攻丝转轴过盈配合,攻丝调整套与攻丝转轴套通过花键连接,攻丝转轴和攻丝转轴套外套装有攻丝防护套,攻丝转轴一端设有攻丝螺纹杆,攻丝螺纹杆与攻丝螺母螺纹连接,攻丝螺母固定安装在攻丝防护套上,攻丝转轴另一端装有攻丝夹具。

更进一步,夹具装有两个相对的夹具头,夹具头为可拆卸式,在加工不同的零件时方便更换夹具头,夹具上设有调节螺丝可用于调节夹具头的高低位置,夹具头上也分别设有左右微调螺丝和上下微调螺丝,可以快速而精确的调整夹具头松紧和上下位置,使零件固定在准确位置。

更进一步,操作窗旁边还装有机械手,机械手可以代替人工取放需要加工的零件,既提高工作效率,又节省人工,同时也可避免工人受伤。

工作原理:根据所需加工的零件,安装好对应的夹具头,开启机器,机械手把零件送到夹具头夹紧,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上的转盘同时转动,转盘转动一个工作位,零件到达第一动力头对应位置,第一动力头工作完成加工,同时操作窗对应位置夹具上再放入零件,转盘再转动一个工作位,完成第一动力头工作的零件到达第二动力头对应位置,第二动力头完成加工,如此依次完成加工,待其完成加工回到操作窗,机械手把零件取出,同时放入新的零件,如此循环。

本机床可以实现放进零件,转动一个工件位便可以取出已经完成的零件,高效率的完成零件加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具有下列优点:1.一次放入零件便可完成所有工序,快捷方便。2.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大利润。3. 加工位都处于机体内又由机械手完成拿放,加工过程安全,同时节省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B-B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钻扩动力头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伺服扩孔攻丝动力头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伺服扩孔攻丝动力头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螺套式攻丝动力头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具放大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具放大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具放大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八工位伺服垂直旋转组合机床,包括底座1和机体2,机体2安装在底座1 上,机体2为多边形箱体,机体2中心位置装有转轴3,转轴3由电机控制转动,的转轴3上装有转盘6,转盘6为八边形,每个边都装有夹具5,机体2其中一个侧边开有操作窗7,机体2除了底部和操作窗7一侧其它每个面都装有动力头 4,动力头4的加工刀头位于机体2内,与夹具5上的零件相对应。

动力头4为液压钻扩动力头41或伺服扩孔攻丝动力头61或螺套式攻丝动力头81或伺服两坐标车削动力头。

液压钻扩动力头41包括钻扩转动机构42和钻扩推进机构43,钻扩转动机构42设有钻扩电机415,钻扩电机415的钻扩转轮416通过钻扩传动带417连接钻扩轴承套418,钻扩轴承套418与钻扩转轴419通过花键连接,钻扩转轴419 设有钻扩轴套412,钻扩轴套412外还装有钻扩防护套411,钻扩转轴419与钻扩防护套411横向固定,钻扩转轴419的一端设有钻扩夹具414,钻扩夹具414 位于钻扩轴套412外,固定螺套413一端与钻扩夹具414螺纹连接,另一端套在钻扩轴套412上,钻扩转动机构4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钻扩推进机构43。

钻扩推进机构43的油缸424与钻扩转动机构42固定连接,油缸424上装有活塞杆422,活塞杆422从油缸424两端延伸至外,位于油缸424内的活塞杆422 上装有活塞425,活塞425可在油腔426内移动,位于油腔426两端的油缸424 上开有进出油孔427,进出油孔427外接油泵,活塞杆422的一端装有滑块421,滑块421另一端套装在钻扩轴套412上,且滑块421位于钻扩防护套411和固定螺套413之间,活塞杆422的另一端装有止位螺母423。

伺服扩孔攻丝动力头61包括扩攻转动机构62和扩攻推进机构63,扩攻转动机构62设有扩攻电机611,扩攻电机611的扩攻转轮612通过扩攻传动带613 连接扩攻轴承套614,扩攻轴承套614与扩攻转轴616通过花键连接,扩攻转轴 616设有扩攻轴套618,扩攻轴套618外还装有扩攻防护套615,扩攻防护套615 一侧设有开口,扩攻转轴619的一端设有扩攻夹具617,扩攻夹具617位于扩攻防护套615外侧通过螺丝安装在扩攻轴套618上,扩攻推进机构63安装在扩攻转动机构62的一侧。

扩攻推进机构63设有伺服电机621,伺服电机621连接螺杆624,在螺杆 624上装有移动螺母622,移动螺母622上固定连接移动杆623,移动杆623的一端通过花键固定安装在扩攻转轴616上。

螺套式攻丝动力头81包括攻丝电机82、攻丝转轴套83、攻丝转轴84和攻丝防护套86,攻丝电机82设有攻丝转轮811,攻丝转轮811上装有攻丝传动带 812,攻丝传动带812的另一端连接攻丝转轴套83,攻丝转轴套83套装有攻丝转轴84上,攻丝转轴套83与攻丝转轴84之间还装有攻丝调整套85,攻丝调整套85与攻丝转轴84过盈配合,攻丝调整套85与攻丝转轴套83通过花键连接,攻丝转轴84和攻丝转轴套83外套装有攻丝防护套86,攻丝转轴84一端设有攻丝螺纹杆831,攻丝螺纹杆831与攻丝螺母87螺纹连接,攻丝螺母87固定安装在攻丝防护套86上,攻丝转轴84另一端装有攻丝夹具814。

夹具5装有两个相对的夹具头51,夹具头51为可拆卸式,在加工不同的零件时方便更换夹具头51,夹具5上设有调节螺丝53可用于调节夹具头51的高低位置,夹具头51上也分别设有左右微调螺丝52和上下微调螺丝54,可以快速而精确的调整夹具头51松紧和上下位置,使零件固定在准确位置。

操作窗7旁边还装有机械手,机械手可以代替人工取放需要加工的零件,既提高工作效率,又节省人工,同时也可避免工人受伤。

根据所需加工的零件,安装好对应的夹具头51,开启机器,机械手把零件送到夹具头51夹紧,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上的转盘同时转动,转盘转动一个工作位,零件到达第一动力头对应位置,第一动力头工作完成加工,同时操作窗7对应位置夹具上再放入零件,转盘再转动一个工作位,完成第一动力头工作的零件到达第二动力头对应位置,第二动力头完成加工,如此依次完成加工,待其完成加工回到操作窗7,机械手把零件取出,同时放入新的零件,如此循环。

本机床可以实现放进零件,转动一个工件位便可以取出已经完成的零件,高效率的完成零件加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