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导铜线拉丝过程中使用的线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9999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导铜线拉丝过程中使用的线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合金深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导铜线拉丝过程中使用的线模。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产加工铜线时所采用的线模都是由进料区、挤压区与定径区等组成,在拉丝过程中,铜线与线模的接触方式都是摩擦,而摩擦过程中,巨大的摩擦阻力不仅仅容易产生高温而使得铜线断裂,而且增加了拉丝过程中的能耗,不利于节能,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导铜线拉丝过程中使用的线模,为克服上述的不足,通过对传统的铜线拉丝线模进行结构改进,用成型轮代替进料区、挤压区与定径区等,即采用滚动接触的方式代替摩擦的接触方式,一方面减小摩擦,防止铜线断裂,还能降低能耗,有利于节能减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导铜线拉丝过程中使用的线模,包括壳体、进料孔、出料孔;其中: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料孔与出料孔,中部设有安装槽,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上盖,安装槽底部设置有支撑弹簧,成型轮放置在支撑弹簧上方,成型轮之上设有成型槽。

一种高导铜线拉丝过程中使用的线模,其中:上盖下侧面设置有压条。

一种高导铜线拉丝过程中使用的线模,其中:成型轮之间通过固定扣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传统的铜线拉丝线模进行结构改进,用成型轮代替进料区、挤压区与定径区等,即采用滚动接触的方式代替摩擦的接触方式,一方面减小摩擦,防止铜线断裂,还能降低能耗,有利于节能减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成型轮的结构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盖与压条的立体位置关系简图。

附图标记:壳体1、进料孔2、出料孔3、上盖4、螺栓5、压条6、安装槽7、支撑弹簧8、成型轮9、固定扣10、成型槽1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请参阅图1,一种高导铜线拉丝过程中使用的线模,包括壳体1、进料孔2、出料孔3;其中:壳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料孔2与出料孔3,中部设有安装槽7,顶部通过螺栓5固定安装有上盖4,安装槽7底部设置有支撑弹簧8,成型轮9放置在支撑弹簧8上方,成型轮9之上设有成型槽11,用成型轮9代替进料区、挤压区与定径区等传统线模的组成部分,即采用滚动接触的方式代替摩擦的接触方式,一方面减小摩擦,防止铜线断裂,还能降低能耗,有利于节能减排。

实施例2、请参阅图3,一种高导铜线拉丝过程中使用的线模,其中:上盖4下侧面设置有压条6,便于压紧固定成型轮9的位置,防止其松动。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请参阅图2,一种高导铜线拉丝过程中使用的线模,其中:成型轮9之间通过固定扣10固定,用于固定成型轮9之间的距离。其余同实施例1。

工作原理:

在铜线拉丝过程中,先将导引线头从进料孔2穿入,然后穿过成型槽11,最后从出料孔3穿过,导引线头穿好后,通过导引线头进而可以对铜线进行拉拔,在拉拔过程中,通过两个成型轮9形成的成型槽11对铜线进行挤压,使之直径变小,得到成品铜线,此装置通过成型轮9代替传统的挤压模,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一方面减小阻力,防止铜线被拉断,另一方面,通过减少铜线表面的摩擦来确保铜线的表面质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