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冲铆复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4965发布日期:2018-07-04 02:57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数控冲铆复合设备。



背景技术:

实际生产中,很多零件需要进行批量生产,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同时冲压多个工件势必会提高生产效率。而传统常见的多工位气动冲压设备常用于小型零件(板材)的压装过程,所以需要冲头输出的行程较短而力较大,而为了实现这个要求必然要以牺牲气缸的体积为代价,造成冲压设备整体占空的庞大,且能量消耗巨大无法降低。

同时现有设备冲压和铆压动作是由分别的设备实现的,这样造成生产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数控冲铆复合设备,包括:底座,下模座,下冲压模芯,导向柱,第一浮动板,第二浮动板,上冲压模芯,铆座,铆压螺母,铆压气缸,顶板,中层板,步进电机,驱动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丝杠,丝杠螺母,推杆,激光模组,激光接收装置。

其中,下模座固定设置在底座的上方;下冲压模芯固定在下模座顶部,导向柱竖直地固定在下模座的外围,第一浮动板设有供导向柱穿过的导向孔以使第一浮动板与导向柱构成上下方向的滑动连接;第二浮动板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浮动板的下方,上冲压模芯固定地设置在第二浮动板的下方;第二浮动板和模芯均设有供铆座伸入的铆压通孔;铆座固定在第一浮动板的下方对应铆压通孔的位置,铆压螺母固定在铆座的底部,铆压气缸包括铆压缸体和铆压活塞杆,铆压缸体固定在第一浮动板的上方,铆压活塞杆穿过第一浮动板设置的活塞杆孔,铆压活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至第二浮动板的顶部;顶板通过连接至导向柱设置在第一浮动板的上方。

中层板固定设置在第一浮动板的上方,顶板固定地设置在中层板的上方,步进电机固定在顶板的上方,驱动轴连接至步进电机以使步进电机驱动驱动轴转动,主动齿轮连接至驱动轴的端部并随驱动轴同步转动,丝杠可转动设置在顶板和中层板之间,从动齿轮连接至丝杠并随丝杠同步转动;从动齿轮设置在顶板的上方并与主动齿轮啮合,丝杠螺母设置在顶板和中层板之间并套装在丝杠上以使丝杠转动时丝杠螺母上下移动,推杆与螺母固定连接以使推杆随丝杠螺母上下移动,推杆穿过中层板连接至第一浮动板。

激光模组用于发射激光,激光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激光模组发射的激光,激光模块固定连接在第一浮动板上方并向下发射激光,激光接收装置设置在下模座的顶部;第一浮动板,第二浮动板均设有供激光模组所发射的光线出射至激光接收装置的透光孔。

进一步地,导向柱的数目为2并且对称的设置在下模座的两侧。

进一步地,导向柱的底部设有限位台阶,在限位台阶和第一浮动板之间设有使第一浮动板向上移动的复位弹簧。

进一步地,复位弹簧为套装在导向柱上的螺旋弹簧。

进一步地,第一浮动板在其下方凸出形成有导向套,导向孔设置于导向套。

进一步地,螺旋弹簧分别顶住导向套和限位台阶。

进一步地,铆压缸体的数目为2并且相对冲压活塞杆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步进电机为无刷电机。

进一步地,激光模组的数目为2分别设置在丝杠的两侧。

进一步地,推杆的数目为偶数个对称设置在丝杠的周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提供了一种能通过数字化控制从而实现复合加工功能的数控冲铆复合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数控冲铆复合设备的一个优选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数控冲铆复合设备100,包括:底座101,下模座102,下冲压模芯103,导向柱104,第一浮动板105,第二浮动板106,上冲压模芯107,铆座108,铆压螺母109,铆压气缸110,顶板111,中层板112,步进电机113,驱动轴114,主动齿轮116,从动齿轮115,丝杠117,丝杠螺母118,推杆120,激光模组121,激光接收装置122;其中,下模座102固定设置在底座101的上方;下冲压模芯103固定在下模座102顶部,导向柱104竖直地固定在下模座102的外围,第一浮动板105设有供导向柱104穿过的导向孔以使第一浮动板105与导向柱104构成上下方向的滑动连接;第二浮动板106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浮动板105的下方,上冲压模芯107固定地设置在第二浮动板106的下方;第二浮动板106和模芯均设有供铆座108伸入的铆压通孔;铆座108固定在第一浮动板105的下方对应铆压通孔的位置,铆压螺母109固定在铆座108的底部,铆压气缸110包括铆压缸体和铆压活塞杆,铆压缸体固定在第一浮动板105的上方,铆压活塞杆穿过第一浮动板105设置的活塞杆孔,铆压活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至第二浮动板106的顶部;顶板111通过连接至导向柱104设置在第一浮动板105的上方;中层板112固定设置在第一浮动板105的上方,顶板111固定地设置在中层板112的上方,步进电机113固定在顶板111的上方,驱动轴114连接至步进电机113以使步进电机113驱动驱动轴114转动,主动齿轮116连接至驱动轴114的端部并随驱动轴114同步转动,丝杠117可转动设置在顶板111和中层板112之间,从动齿轮115连接至丝杠117并随丝杠117同步转动;从动齿轮115设置在顶板111的上方并与主动齿轮116啮合,丝杠螺母118设置在顶板111和中层板112之间并套装在丝杠117上以使丝杠117转动时丝杠螺母118上下移动,推杆120与螺母固定连接以使推杆120随丝杠螺母118118上下移动,推杆120穿过中层板112连接至第一浮动板105;激光模组121用于发射激光,激光接收装置122用于接收激光模组121发射的激光,激光模块固定连接在第一浮动板105的上方并向下发射激光,激光接收装置122设置在下模座102的顶部;第一浮动板105,第二浮动板106均设有供激光模组121所发射的光线出射至激光接收装置122的透光孔。

在进行冲压时,后台的数字控制设备控制步进电机113运转,从而使驱动轴114驱动丝杠117转动,丝杠117转动使丝杠螺母118118移动从而带动推杆120推动第一浮动板105移动,由于铆压气缸110尚未动作,第二浮动板106随着第一浮动板105一同移动从而带动上冲压模芯107与下冲压模芯103配合从而实现冲压成型,尔后驱动铆压气缸110使第一浮动板105相对第二浮动板106移动从而带动铆压螺母109实现铆压加工。在整个加工过程中,激光模组121和激光接收装置122通过激光测量距离从而控制进程。

采用以上方案提高对加工进程的控制并且增加了设备结构的紧凑性。

作为一种扩展方案,驱动轴114垂直于丝杠117,主动齿轮115和从动齿轮116为锥齿轮。

具体而言,导向柱104的数目为2并且对称的设置在下模座102的两侧。

具体而言,导向柱104的底部设有限位台阶,在限位台阶和第一浮动板105之间设有使第一浮动板105向上移动的复位弹簧123。

具体而言,复位弹簧123为套装在导向柱104上的螺旋弹簧。

具体而言,第一浮动板105在其下方凸出形成有导向套124,导向孔设置于导向套124。

具体而言,螺旋弹簧分别顶住导向套124和限位台阶。

具体而言,铆压缸体的数目为2并且相对冲压活塞杆对称设置。

具体而言,步进电机113为无刷电机,这样便于进行数字化控制。

具体而言,激光模组121的数目为2分别设置在丝杠117的两侧。

具体而言,推杆120的数目为偶数个对称设置在丝杠117的周围。这样能保证冲压动作平稳进行。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