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机滑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8093发布日期:2018-06-19 21:01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力机滑块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力机滑块结构。



背景技术:

滑块是机械压力机中直接与传动系统连接的部件,由于在压机的工作需要大量的润滑油来为横梁的传动系统润滑及降温,从而保证传动系统良好的工况,而这大量的润滑油是经滑块中的回油管最终返回地基中的油箱完成润滑油的循环。由于现有滑块内部是一个平面,导致传动系统中大量的润滑油流入滑块后基本处于静止状态,虽然其内部有两个回油孔,但是大量的润滑油不能通过回油孔及时流向回油管,最终流回油箱,而是大量的积存在滑块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压力机滑块结构,以达到改善滑块上积油现象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压力机滑块结构,包括滑块本体,所述滑块本体内部设有筋板,筋板上设有回油口,所述筋板包括两侧筋板和设在两侧筋板之间中间筋板,所述两侧筋板向中间筋板倾斜,回油口设在中间筋板上,筋板上面设有与回油口相连通的回油槽。

进一步的,所述回油口为两个,两个回油口分别靠中间筋板的两端设置。

所述滑块本体内部设有支撑筋,支撑筋位于中间筋板和侧筋板对接处的正下方。

所述中间筋板和侧筋板上均设有回油槽。

所述每个回油口均连通有回油槽,两个回油槽单独设置。

所述中间筋板上的回油槽具有向两个回油口中间延伸的延伸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压力机滑块结构设计合理,两侧筋板向中间倾斜,使滑块内部形成一个小的斜度,提高润滑油的流动性,使润滑油可以顺利的流向回油孔,并在滑块内部增加导油槽,引导润滑油的流向,从而改善滑块积油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滑块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滑块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块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块回油示意图。

图中:

1.后筋板、2.中间筋板、3.回油管、4.前筋板、5.回油槽、6.回油口、7.滑块本体、8.回油连接管、9.立柱内部临时油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该压力机滑块结构,包括滑块本体7,滑块本体7内部设有筋板,筋板包括两侧筋板和设在两侧筋板之间中间筋板2,两侧筋板分别为后筋板1和前筋板4,中间筋板2上设有回油口6,回油口6连有回油管3。

两侧筋板向中间筋板2倾斜,回油口6设在中间筋板2上,筋板上面设有与回油口相连通的回油槽5。使滑块内部形成一个小的斜度,提高润滑油的流动性,使润滑油可以顺利的流向回油孔,并在滑块内部增加导油槽,引导润滑油的流向,从而改善滑块积油的现象。

滑块本体7内部设有支撑筋,支撑筋位于中间筋板和侧筋板对接处的正下方。回油口为两个,两个回油口分别靠中间筋板的两端设置。

中间筋板2和侧筋板上均设有回油槽5。每个回油口均连通有回油槽,两个回油槽单独设置。中间筋板2上的回油槽具有向两个回油口中间延伸的延伸部。两个单独的回油槽不会相互影响其内的润滑油的流动性,引导润滑油流向各自的回油口。

滑块体的回油管通过回油连接管8与立柱内部的立柱内部临时油箱9相连通,立柱内部的临时油箱又与位于地基中的润滑泵站油箱相连,所以滑块内部积存的润滑油经回油口流入回油管后,经回油管导流流入立柱内部的临时油箱,最终流回地基的润滑泵站的油箱中,完成润滑油的循环。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