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生拉锁后护管接头快速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7627发布日期:2018-06-05 20:06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逃生拉锁后护管接头快速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生产制造领域,涉及逃生拉锁后护管接头快速组装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越来越普及,汽车的生产也逐步流水化作业,汽车配件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也多采用自动化设备以提升工作效率,汽车把手拉线是手动控制门开关的装置,很多汽车开启自动锁后,在开门的时候需要拉下汽车把手拉线,然后再打开车门,因为汽车把手拉线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把手的使用寿命,其稳定性也直接影响汽车使用的便利性和性价比,如果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汽车把手拉线突然断裂的情况,车内的人员就需要从其他车门上下车,无法实现两侧同时上下车的情况,使用不便利,虽然汽车把手拉线是很小的一部分结构,但是其性能确特别重要,使用频率特别高,汽车把手拉线的前端设有锁紧件,用来保护拉线的前端,在组装的时候,首先需要将锁紧件与上端件进行组装,然后在统一安装到拉线上,在进行锁紧件和上端件组织过程中,即护管接头的组装过程中,锁紧件为其中一端直径缩小的空心圆锥体,组装的时候需要配合零件从大头进入后压紧完成装配。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的目的是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背景技术描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因此,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逃生拉锁后护管接头快速组装机,可保证锁紧件的准确定位和放置方向,上端件的上料精度高,提升组装的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逃生拉锁后护管接头快速组装机,包括锁紧件上料组件、上端件上料组件和组装组件,所述锁紧件上料组件通过第一出料通道与所述组装组件连通,所述上端件上料组件通过第二出料通道与所述组装组件连通,所述第一出料通道和所述第二出料通道平行设置且均与所述组装组件的上料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料通道的中部设有第一感应器,所述第一出料通道靠近所述组装组件的一端设有第二感应器,所述第二出料通道的中部设有第三感应器,所述第二出料通道靠近所述组装组件的一端设有第四感应器,所述第一出料通道和第二出料通道均斜向下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上料组件包括旋转盘、振动台和导向槽,所述旋转盘设在所述振动台的上端面且由电机驱动旋转,所述导向槽设在述旋转盘的上方,所述导向槽为开口向上的喇叭形,所述导向槽设在所述旋转盘的外圈,所述导向槽设有第一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设在靠近所述旋转盘的一端,所述第一进料口经先螺旋上升后下降的第一输送通道与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内侧斜向上设置,所述第一输送通道上端的外侧垂直设有围挡,所述第一输送通道靠近所述出料口的一端的外圈设有加宽区,所述加宽区水平方向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的高度,所述加宽区靠近所述出料口的一端设有第一筛选口,所述第一筛选口包括竖直段和水平段,所述竖直段设在所述围挡上,所述竖直段的高度小于锁紧件的高度,所述水平段设在所述加宽区,所述加宽区的宽度小于锁紧件大头的直径大于锁紧件下头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上料组件还包括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设在靠近所述旋转盘的一端,所述第二进料口经先上升后下降的第二输送通道与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二输送通道的内侧斜向上设置,所述第二输送通道上端的外侧均垂直设有围挡,所述第二输送通道设在所述第一输送通道靠近所述出料口一端的外圈,所述第一输送通道上的围挡与所述第二输送通道上的围挡之间的距离大于一个锁紧架竖直放置的直径距离且小于两个锁紧件竖直放置的直径距离,所述第二输送通道靠近所述出料口的一端设有第二筛选口,所述第二筛选口的结构与所述第一筛选口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与上料通道连接,所述出料口与所述上料通道之间设有第三筛选口,所述第三筛选口与所述第一筛选口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通道斜向下设置,所述上料通道在槽形结构且仅可容易一个横向放置的锁紧件,所述上料通道的上端设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宽度小于所述上料通道的宽度。

进一步的,上端件上料组件包括上料槽,所述上料的固定方式与所述导向槽的固定方式相同,所述上料槽的外形为开口向上的喇叭形,所述上料槽的内部设有螺旋上升的上料板,所述上料板的下端为进料区,上端为出料区,所述上料板靠近所述出料区的部分设有单行道,所述单行道的宽度大于一个上端件的直径且小于两个上端件的直径,所述单行道靠近所述出料区的一端设有导行板,所述导向板的内圈斜向上设置,所述导向板外侧的上端设有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凸起与所述导向板的上边缘平行设置,所述导向板上方靠近所述出料区的一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与所述单行道的外侧固定设置,所述挡板外侧通过连接板与所述导向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下端面距离所述导向板的距离大于上端件的直径,所述单行道靠近所述导向板一端的上方设有吹气管,所述吹气管与外部的供气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板远离所述单行道的一端设有防护板,所述导向板的上端边缘到所述导向凸起的距离等于上端件斜面下端面到圆环下端面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槽的外表面设有防锈漆层,所述单行道和所述导向板均由不锈钢材材质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组装组件包括旋转体、第一压紧缸、第二压紧缸、冲击缸和两个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对称设置在所述旋转体轴线的两侧,所述旋转体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旋转体轴线方向设有多个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半径等于端头的外圈半径,所述第一压紧缸和第二压紧缸对称设在所述旋转体轴线的两侧,所述第一压紧缸和第二压紧缸均固锁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第一压紧缸的所述第一压紧缸的出力轴均小于所述装配槽的直径,所述冲击缸设在所述固定架远离所述第一压紧缸的位置,所述冲击缸的直径小于所述装配槽的直径,所述冲击缸、第一压紧缸和第二压紧缸的出力轴均与所述装配槽的轴线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体的一端同轴设有计数盘,所述计数盘设在所述固定架的外侧,所述计数盘上设有多个感应凸起,所述感应凸起的数量与所述装配槽的数量一致,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与所述感应凸起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1、本实用新型设置旋转盘、振动台和导向槽,锁紧件在旋转盘的作用下可连续上料,同时在振动台的作用下实现了连续下料,同时设置加宽区,并对高度进行设定,实现了锁紧件的竖直设置,同时设置了第一筛选口,将小头朝下的锁紧件剔除掉,只保留放置符合要求的锁紧件,提升定位的准确度,保证后续装配的顺利进行;2、设置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输送通道,实现两个方向同时上料,满足快速装配下快速上料的需求,同时设置第二筛选口,与第一筛选口的作用相同,剔除掉不符合要求的锁紧件,只保留符合要求的,提升精度;3、第三筛选口的设置进一步提升了锁紧件放置方向的正确性;4、上料通道设置成槽形且设置压板,保证了锁紧件准确无误的输送;5、设置导向板,在导向板的设置下,上端件可实现自下而上的自动上料,设置单行道后,可保证多个上端件依次通过,保证了上料的顺序,设置吹气管后,实现了上端件由水平状态到竖直状态的转换,完成了上端件的悬挂定位,实现了自动筛选,保证了上料的精度和准确性;6、设有防护板,在上端件向下送料的过程中,可避免杂物撞击到上端件上,保证上端件上料的准确性,同时防护板的设置可避免外界空气流动对上端件的稳定性造成影响,提升稳定性;7、上料槽的外表面设有防锈漆层,可防止被氧化,延长使用寿命;8、单行道和导向板均由不锈钢材材质一体成型,不易生锈,而且有利于上端件在振动过程中,轻松下滑,效率高;9、设置旋转体,在旋转体上设置装配槽,使用第一压紧缸和第二压紧缸的同时动作,即可实现锁紧件和上端件的装配,完成端头的装配过程,随后可通过冲击缸实现下料动作,整个过程全部采用程序进行控制,实现了自动化,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10、装配槽的数量为八个且在旋转体的周向位置均布设置,多个且均布设置,旋转体的一次轴向转动可完成多个零件的装配,减少空转时间,提升工作效率;11、接料槽的设置可快速的实现装配完成后锁紧件和上端件的收集,避免了二次收集作业,进一步实现了自动化,提升了工作效率;12、感应开关和感应凸起的设置,可实现装配数量的计数,方便后续直接打包或者匹配对应的安全锁数量,方便后续装配工艺的进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锁紧件上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导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料管道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上料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导向板及相关零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上端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组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逃生拉锁后护管接头快速组装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锁紧件上料组件;11-振动台;12-旋转盘;13-导向槽;131-第一进料口;132- 第一输送通道;1321-加宽区;1322-第一筛选口;133-出料口;134-第二进料口;135- 第二输送通道;136-第二筛选口;137-第三筛选口;138-上料通道;1381-压板;14-锁紧件;200-上端件上料组件;20-上料槽;21-上料板;22-单行道;23-导向板;24-导向凸起;25-挡板;26-连接板;27-吹气管;30-上端件;51-旋转体;511-计数盘;512-感应凸起;513-固定板;514-感应开关;52-装配槽;53-固定架;54-第一压紧缸;55-伺服电机;56-第二压紧缸;57-冲击缸;58-接料槽;300-组装组件;400-第一出料通道; 401-第一感应器;402-第二感应器;500-第二出料通道;501-第三感应器;502-第二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再次,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8所示,逃生拉锁后护管接头快速组装机,包括锁紧件上料组件100、上端件上料组件200和组装组件300,锁紧件上料组件100通过第一出料通道400与组装组件300 连通,上端件上料组件200通过第二出料通道500与组装组件300连通,第一出料通道 400和第二出料通道500平行设置且均与组装组件300的上料口连通,第一出料通道400 的中部设有第一感应器401,第一出料通道400靠近组装组件300的一端设有第二感应器 402,第二出料通道500的中部设有第三感应器501,第二出料通道500靠近组装组件300 的一端设有第四感应器502,第一出料通道400和第二出料通道500均斜向下设置。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锁紧件上料组件100包括旋转盘12、振动台13和导向槽 13,旋转盘12设在振动台12的上端面且由电机驱动旋转,上料槽20设在旋转盘12的上方,导向槽13设在另外一个旋转盘的上方;

导向槽13为开口向上的喇叭形,导向槽13设在旋转盘12的外圈,导向槽13设有第一进料口131和出料口133,第一进料口131设在靠近旋转盘12的一端,第一进料口 131经先螺旋上升后下降的第一输送通道132与出料口133连通,第一输送通道132内侧斜向上设置,第一输送通道132上端的外侧垂直设有围挡,第一输送通道132靠近出料口133的一端的外圈设有加宽区1321,加宽区1321水平方向的高度低于第一输送通道 132的高度,加宽区1321靠近出料口133的一端设有第一筛选口1322,第一筛选口1322 包括竖直段和水平段,竖直段设在围挡上,竖直段的高度小于锁紧件14的高度,水平段设在加宽区1321,加宽区1321的宽度小于锁紧件14大头的直径大于锁紧件14下头的直径。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进料口134,第二进料口134设在靠近旋转盘12的一端,第二进料口134经先上升后下降的第二输送通道135与出料口133连通,第二输送通道135 的内侧斜向上设置,第二输送通道135上端的外侧均垂直设有围挡,第二输送通道135 设在第一输送通道132靠近出料口133一端的外圈,第一输送通道132上的围挡与第二输送通道135上的围挡之间的距离大于一个锁紧架竖直放置的直径距离且小于两个锁紧件14竖直放置的直径距离,第二输送通道135靠近出料口133的一端设有第二筛选口 136,第二筛选口136的结构与第一筛选口1322的结构相同。

优选地,出料口133与上料通道138连接,出料口133与上料通道138之间设有第三筛选口137,第三筛选口137与第一筛选口1322的结构相同;更优选地,上料通道138 斜向下设置,上料通道138在槽形结构且仅可容易一个横向放置的锁紧件14,上料通道 138的上端设有压板1381,压板1381的宽度小于上料通道138的宽度。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上端件上料组件200包括上料槽20,上料槽20的固定方式与导向槽13的固定方式相同,上料槽20的外形为开口向上的喇叭形,上料槽20的内部设有螺旋上升的上料板21,上料板21的下端为进料区,上端为出料区,上料板21靠近出料区的部分设有单行道22,单行道22的宽度大于一个上端件30的直径且小于两个上端件30的直径,单行道22靠近出料区的一端设有导行板,导向板23的内圈斜向上设置,导向板23外侧的上端设有导向凸起24,导向凸起24与导向板23的上边缘平行设置,导向板23上方靠近出料区的一端设有挡板25,挡板25的一端与单行道22的外侧固定设置,挡板25外侧通过连接板26与导向板23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挡板25的下端面距离导向板23的距离大于上端件30的直径,单行道22靠近导向板23一端的上方设有吹气管27,吹气管27与外部的供气装置连接。

优选地,导向板23远离单行道22的一端设有防护板,在上端件30向下送料的过程中,可避免杂物撞击到上端件30上,保证上端件30上料的准确性,同时防护板的设置可避免外界空气流动对上端件30的稳定性造成影响,提升稳定性。

优选地,上料槽20的外表面设有防锈漆层,可防止被氧化,延长使用寿命。

优选地,导向板23的上端边缘到导向凸起24的距离等于上端件30斜面下端面到圆环下端面的距离,有效对上端件30进行定位,避免掉下来,定位更加牢固。

优选地,单行道22和导向板23均由不锈钢材材质一体成型,不易生锈,而且有利于上端件30在振动过程中,轻松下滑,效率高。

如图7所示,组装组件300包括旋转体51、第一压紧缸54、第二压紧缸56、冲击缸 57和两个固定架53,两个固定架53对称设置在旋转体51轴线的两侧,旋转体51与固定架53转动连接,旋转体51轴线方向设有多个装配槽52,装配槽52的半径等于端头的外圈半径,第一压紧缸54和第二压紧缸56对称设在旋转体51轴线的两侧,第一压紧缸 54和第二压紧缸56均固锁在固定架53上,第一压紧缸54的第一压紧缸54的出力轴均小于装配槽52的直径,冲击缸57设在固定架53远离第一压紧缸54的位置,冲击缸57 的直径小于装配槽52的直径,冲击缸57、第一压紧缸54和第二压紧缸56的出力轴均与装配槽52的轴线平行设置。

优选地,装配槽52的数量为八个且在旋转体51的周向位置均布设置,多个且均布设置,旋转体51的一次轴向转动可完成多个零件的装配,减少空转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优选地,旋转体51上的其中一个装配槽52与冲击缸57的出力轴对应设置时,其中的另外一个装配槽52与第一压紧缸54的处理轴对应设置,在一个完成装配的同时,另外一个完成冲击下料动作,两个动作同时进行,提升工作效率,而且避免多次重读启动,节约能耗,也有利于延长驱动源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旋转体51与伺服电机55的出力轴固定连接,伺服电机55与PLC控制中心连接,伺服电机55可简化控制程序,而且定位精度高。

优选地,旋转体51远离第一压紧缸54的一端设有接料槽58,接料槽58上端面的高度大于冲击缸57的高度,接料槽58的设置可快速的实现装配完成后锁紧件和上端件的收集,避免了二次收集作业,进一步实现了自动化,提升了工作效率。

优选地,旋转体51的一端同轴设有计数盘511,计数盘511设在固定架53的外侧,计数盘511上设有多个感应凸起512,感应凸起512的数量与装配槽52的数量一致,固定架53上设有固定板513,固定板513上设有感应开关541,感应开关541与感应凸起 512对应设置,感应开关541和感应凸起512的设置,可实现装配数量的计数,方便后续直接打包或者匹配对应的安全锁数量,方便后续装配工艺的进行。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箭头方向为锁紧件14的移动方向,将大量的锁紧件14倒入到导向槽13内的旋转上,因为第一进料口131和第二进料口134都接近于旋转盘12设置,因此旋转盘12旋转过程中,大量的锁紧件14被挤压到第一输送通道132上,在振动台11的作用下,完成不断上料和下料的过程,当锁紧件14经过加宽区1321时,因为加宽区1321的高度交底,此时横向的锁紧件14就是转换成竖直状态,当经过第一筛选口1322时候,如果锁紧件14小头朝下设置则会掉入到下方的旋转盘12上,符合要求的锁紧件14通过出料口133进入到上料通道138中;通过第二进料口134进入到第二输送通道135上的锁紧件14有竖直的有横向的,当经过第二筛选口136后,横向的锁紧件14 和锁紧件14小头朝下的则会掉入到下方的旋转盘12上,符合要求的锁紧件14通过出料口133进入到上料通道138中,最后符合要求的锁紧件14通过第三筛选口137进一步确认是否符合上料状态,上端件30从上料板21的下端的进料区上料后移动到出料区,然后进入到单行道22,过多的上端件30会掉下去然后继续从进料区上料,单行道22内的上端件30继续前行,经过出气管后,横向放置的上端件30会变成竖直状态,如果端部朝下则会掉下去,如果端部朝上且挂在导向板23和导向凸起24上,在导向板23上继续前行,完成上料动作,上料完后的状态是上端件的尾部与锁紧件14的大头对应设置,整个结构简单,可保证锁紧件14大头和小头的固定放置方向,多重筛选,安全性高,提升了组装的工作效率。

将锁紧件和上端件输送到装配槽52中,启动第一压紧缸54和第二压紧缸56,完成了锁紧件和上端件的装配,装配完成后,伺服电机55启动,实现了旋转体51的转动,将装配完成的锁紧件和上端件旋转到冲击缸57的对应完成,冲击缸57启动,将装配完成的零件冲出,然后掉落到下方的接料槽58中,完成整个的装配和收料工艺,整个结构简单,装配快捷,降低了劳动强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