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快速冲压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5339发布日期:2018-06-19 20:21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多模快速冲压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生产线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模快速冲压生产线。



背景技术:

冲压生产线时常用于五金产品的大批量生产中,目前,现有的冲压生产线一般包括数台冲压机,数台冲压机内分别设有不同的冲压模具,通过不同的冲压模具造成不同的冲压效果,随后借助人力将工件按次序地分别放进数台冲压机中进行冲压,在冲压模具造成的冲压效果下,工件逐渐成型为产品,以达到大批量生产的目的。然而,通过人力维持的冲压生产线,消耗的人力多,导致人工成本大且消耗时间长,影响大批量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模冲压并自动化输送,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的多模快速冲压生产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多模快速冲压生产线包括送料部、冲压部以及余料裁切部;送料部设置在冲压部的前方,余料裁切部设置在冲压部的后方,冲压部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内的冲压组件以及底座组件,冲压组件位于底座组件的上方,冲压组件包括液压缸、上模座以及若干上模块,液压缸设置在上模座的上方,用于输出压力使上模座能够上下往复运动,若干上模块等间距地设置于上模座的下方;底座组件包括安装底座、下模座以及若干下模块,下模座设置在安装底座上,对应上模座的上模块,若干下模块等间距地设置于下模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送料部包括第一机架、支撑辊、送料辊以及送料电机,第一机架设置在冲压部的前方,第一机架的顶部贯穿形成第一安装空间,送料辊与支撑辊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安装空间内,送料辊位于支撑辊的上方;送料电机设置在第一机架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第一机架远离冲压部的一端在顶部两侧分别设有连接块,两连接块之间设有托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余料裁切部包括第二机架、承载辊、出料辊以及出料电机,第二机架设置在冲压部的后方,第二机架的顶部贯穿形成第二安装空间,承载辊与出料辊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安装空间内,出料辊位于承载辊的上方;出料电机设置在第二机架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第二机架远离冲压部的一端在顶部两侧分别设有延伸块,两延伸块之间设有一安装板,安装板的两端各设有一剪切模具,每一剪切模具上设有一剪切气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模快速冲压生产线通过在冲压部的前方设置送料部与冲压部的后方设置余料裁切部,使板料从冲压部的输入端输送至输出端,并且冲压部的冲压组件与底座组件之间的配合对输送至冲压部的金属带材进行冲压,实现了金属带材的自动化输送以及冲压,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多模快速冲压生产线的示意图。

图2为多模快速冲压生产线的立体图。

图3为图2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多模快速冲压生产线包括送料部10、冲压部20以及余料裁切部30;其中,送料部10设置在冲压部20的前方将待冲压的金属带材传送至冲压部20进行冲压,余料裁切部30设置在冲压部20的后方将冲压后的余料料带剪切。

冲压部20临近送料部10的一端为输入端201,冲压部20临近余料裁切部30的一端为输出端202,金属带材于冲压部20内,从输入端201输送至输出端202,并在输送过程中,通过冲压部20对金属带材进行冲压,使其冲压成型。

冲压部20包括机体21、设置在机体21内的冲压组件22以及底座组件23;其中,冲压组件22位于底座组件23的上方,冲压组件22包括液压缸(图未示)、上模座221以及若干上模块222,液压缸设置在上模座221的上方,用于输出压力使上模座221能够上下往复运动,若干上模块222沿金属带材的输送方向等间距地设置于上模座221的下方;底座组件23包括安装底座231、下模座232以及若干下模块233,下模座232设置在安装底座231上,对应上模座221的上模块222,若干下模块233沿金属带材的输送方向等间距地设置于下模座232上。

金属带材从冲压组件22的上模块222与底座组件23的下模块233之间穿过,以从输入端201输送至输出端202。

一上模块222与其对应的下模块233于机体21内形成一冲压模具40,可以理解的,若干冲压模具40沿金属带材的输送方向等间距地分布于机体21内。当液压缸输出压力使上模座221往下运动时,上模座221上的上模块222与下模座232上的下模座232叠合,使冲压模具40对金属带材进行冲压。并且,根据每一上模块222与其对应的下模块233所设置的具体结构,每一冲压模具40能够对金属带材造成与其余冲压模具40相同或不同的冲压效果。

本实施例中,每一冲压模具40对金属带材造成不同的冲压效果,在金属带材从冲压部20的输入端201输送至输出端202的输送过程中,金属带材对应冲压模具40以分离成若干的冲压段,每一冲压段随同金属带材的输送以输送至一冲压模具40中。具体地,若干冲压模具40同时对金属带材的冲压段进行冲压,每一冲压段于前一冲压模具40冲压后,便输送至后一冲压模具40再次冲压,对应地进行多次冲压后,每一冲压段的金属带材冲压成型为工件,随后从冲压部20的输出端202输出。

本实用新型多模快速冲压生产线通过在冲压部20的前方设置送料部10与冲压部20的后方设置余料裁切部30,使板料从冲压部20的输入端201输送至输出端202,并且冲压部20的冲压组件22与底座组件23之间的配合对输送至冲压部20的金属带材进行冲压,实现了金属带材的自动化输送以及冲压,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3,送料部10包括第一机架11、支撑辊12、送料辊13以及送料电机(图未示),第一机架11设置在冲压部20的前方,第一机架11的顶部贯穿形成第一安装空间111,送料辊13与支撑辊12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安装空间111内,且送料辊13位于支撑辊12的上方;送料电机设置在第一机架11的一侧,并与送料辊13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以供金属带材从送料辊13与支撑辊12之间穿过时,送料电机带动送料辊13转动,从而使金属带材随同送料辊13的转动而向冲压部20输送。

进一步地,第一机架11远离冲压部20的一端在顶部两侧分别设有连接块112,两连接块112之间设有托杆113,通过托杆113承载金属带材。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4,余料裁切部30包括第二机架31、承载辊32、出料辊33以及出料电机(图未示),第二机架31设置在冲压部20的后方,第二机架31的顶部贯穿形成第二安装空间311,承载辊32与出料辊33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安装空间311内,且出料辊33位于承载辊32的上方;出料电机设置在第二机架31的一侧,并与出料辊33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以供金属带材冲压后的余料料带从出料辊33与承载辊32之间穿过时,出料电机带动出料辊33转动,从而使余料料带随同出料辊33的转动输送。

进一步地,第二机架31远离冲压部20的一端在顶部两侧分别设有延伸块312,两延伸块312之间设有一安装板313与一连接杆316,安装板313的两端各设有一剪切模具314,每一剪切模具314上设有一剪切气缸315,以供余料料带穿过出料辊33与承载辊32之间后,输送至剪切模具314内,并通过剪切气缸315带动剪切模具314对余料料带进行裁剪,便于余料的清理。

只要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实施例进行任意组合,均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对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的变型及不同实施例进行的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的任意组合,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