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簧孔前套半自动化装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6959发布日期:2018-11-27 22:32阅读:16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簧孔前套半自动化装配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插接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簧孔前套半自动化装配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线簧孔在电连接器即接插件产品上应用广泛,其具有接触电阻低而稳定、插拔力小、接触件磨损低、插拔寿命长、且在强力振动冲击环境中,能保持电接触的高可靠性的优点;而线簧孔前套又是线簧孔件中的核心,线簧孔前套由同心套合在一起的内套、外套及镶嵌在之间的铍青铜丝组成,目前市面上线簧孔前套的生产大部分采用手动分丝手动装配的方式,手动分丝存在分丝不匀、质量难以保证、效率低等问题。专利CN 102152108 A公开一种线簧孔自动装配设备,通过滑台气缸配合进行前套的装配,并且其装配使用的滑轨采用伺服电机配合行程开关的开环控制,配合精度不够,没有铍青铜进给装置,并且没有外套送料检测装置和内套到位检测装置,容易导致铍青铜丝分丝不均,进而导致质量不稳定、故障率高,并且该设备运用气缸数量过多导致制作成本高,设备运行动作复杂繁琐,导致工作效率低,无法满足当前市场连续生产的需要。

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精密,生产效率高、生产质量稳定、故障率低,才能够满足当前线簧孔前套生产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一种线簧孔前套半自动化装配设备,用于解决当前线簧孔组装工艺效率低、质量差、工作强度高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线簧孔前套半自动化装配设备,它包括取料装置、分配装置、配丝装置和给丝装置;

所述取料装置包括振动盘;所述振动盘的出料口处通过导料管与取料夹头的夹口相互连通;所述取料夹头的夹口处设有与其相互对应的光纤感应器;所述取料夹头夹口处的前端设有与其相互水平对应的气动夹手;所述气动夹手与摆动气缸的转轴相互传动连接;

所述分配装置包括横向滑动电缸;所述横向滑动电缸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纵向滑动电缸;所述纵向滑动电缸的伸缩臂上设有分丝头;所述分丝头与取料夹头的夹口相互水平对应;

所述配丝装置包括底部电缸;所述底部电缸的伸缩臂上设有夹头支座;所述夹头支座的顶部设有夹孔,且夹孔内设有与其固定卡接的串丝直管;所述串丝直管的内壁处均匀设有5个单丝管;所述夹头支座上设有顶部电缸,且顶部电缸的伸缩臂上设有夹丝气爪;所述夹丝气爪与串丝直管相互水平对应;所述底部电缸的前端设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顶部设有与串丝直管相互水平对应插接的圆孔;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与圆孔对应的气动剪刀;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一侧设有推料气缸,且推料气缸的伸缩臂上设有推料板;所述推料板上设有与圆孔对应的开槽,且开槽与分丝头相互水平对应;

所述给丝装置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上设有分丝辊;所述分丝辊上设有的铜丝穿过分丝导板上的导孔与夹丝气爪相互夹持连接。

为了保证直线运行,所述横向滑动电缸的两侧分别设有与纵向滑动电缸相互滑动连接的直线导轨。

为了提高送丝准确度,所述分丝辊和分丝导板之间设有感应器。

为了保证铜丝切断截面的整齐度,所述气动剪刀的刀口处呈相互镜像对应的斜口式。

为了保证铜丝在滑动摩擦时不被撕坏,所述分丝导板上的导孔内径处设有瓷环。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结构合理,铜丝经过分丝辊送出后,穿过瓷环进行分丝疏导,再穿入串丝直管内,串丝直管的内径均匀设有的5个单丝管用来对应穿插5根铜丝;穿插好的串丝直管的前端人工插接内套,由取料夹头将前套夹取并对应插接在内套外径处即可;插接时,铜丝收到取料夹头的顶触折弯,随着插接的更加深入,外套将铜丝顺势压迫从而将铜丝夹固在内套和外套之间,从而完成半自动化装配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线簧孔组装工艺效率低、质量差、工作强度高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筛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气动剪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处结构示意放大图。

图中1、取料装置 2、分配装置 3、配丝装置 4、给丝装置 11、振动盘 12、导料管 13、取料夹头 14、光纤感应器 15、摆动气缸 16、气动夹手 21、分丝头 22、纵向滑动电缸 23、横向滑动电缸 31、顶部电缸 32、夹丝气爪 33、串丝直管 34、推料气缸 35、支撑架 36、气动剪刀 37、底部电缸 38、圆孔 39、夹头支座 310、推料板 311、夹头 41、伺服电机 42、分丝辊 43、铜丝 44、感应器 45、分丝导板 46、导孔。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它包括取料装置1、分配装置2、配丝装置3和给丝装置4;

所述取料装置1包括振动盘11;所述振动盘11的出料口处通过导料管12与取料夹头13的夹口相互连通;所述取料夹头13的夹口处设有与其相互对应的光纤感应器14;所述取料夹头13夹口处的前端设有与其相互水平对应的气动夹手16;所述气动夹手16与摆动气缸15的转轴相互传动连接;

所述分配装置2包括横向滑动电缸23;所述横向滑动电缸23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纵向滑动电缸22;所述纵向滑动电缸22的伸缩臂上设有分丝头21;所述分丝头21与取料夹头13的夹口相互水平对应;

所述配丝装置3包括底部电缸37;所述底部电缸37的伸缩臂上设有夹头支座39;所述夹头支座39的顶部设有夹孔,且夹孔内设有与其固定卡接的串丝直管33;所述串丝直管33的内壁处均匀设有5个单丝管;所述夹头支座39上设有顶部电缸31,且顶部电缸31的伸缩臂上设有夹丝气爪32;所述夹丝气爪32与串丝直管33相互水平对应;所述底部电缸37的前端设有支撑架35,且支撑架35的顶部设有与串丝直管33相互水平对应插接的圆孔38;所述支撑架35上设有与圆孔38对应的气动剪刀36;所述支撑架35的顶部一侧设有推料气缸34,且推料气缸34的伸缩臂上设有推料板310;所述推料板310上设有与圆孔38对应的开槽311,且开槽311与分丝头21相互水平对应;

所述给丝装置4包括伺服电机41;所述伺服电机41的转轴上设有分丝辊42;所述分丝辊42上设有的铜丝43穿过分丝导板45上的导孔46与夹丝气爪32相互夹持连接。

为了保证直线运行,所述横向滑动电缸23的两侧分别设有与纵向滑动电缸22相互滑动连接的直线导轨24。

为了提高送丝准确度,所述分丝辊42和分丝导板45之间设有感应器44。

为了保证铜丝切断截面的整齐度,所述气动剪刀36的刀口处呈相互镜像对应的斜口式。

为了保证铜丝在滑动摩擦时不被撕坏,所述分丝导板45上的导孔46内径处设有瓷环。

工作原理:铜丝经过分丝辊送出后,穿过瓷环进行分丝疏导,再穿入串丝直管内,串丝直管的内径均匀设有的5个单丝管用来对应穿插5根铜丝;穿插好的串丝直管的前端人工插接内套,由取料夹头将前套夹取并对应插接在内套外径处即可;插接时,铜丝收到取料夹头的顶触折弯,随着插接的更加深入,外套将铜丝顺势压迫从而将铜丝夹固在内套和外套之间,从而完成半自动化装配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将内套和外套进行顺序输送,通过分丝头与串丝直管的对应插接来实现内套、外套和铜丝的插接配合,即铜丝通过分丝头顶触折弯后固定在内套和外套之间;整个过程只需人工将内套套接在串丝直管上即可,劳动强度大大降低,线簧孔组装的效率得到质的提高,且装配质量统一有保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