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孔排屑用拖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3194发布日期:2018-11-02 23:19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排屑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钻孔排屑用拖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企业,钻孔是一种基本的加工方法,钻孔时,一般先将工件固定,然后采用钻头对工件进行钻孔。但是在钻孔过程中会产生的大量废屑,没有专门的清理设备无法正常排出,废屑堆积过多会导致刀具过热,更换速度加快,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及企业成本的增加,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孔排屑用拖轮,结构简单,可以引导钻头断续切削,有效的排出钻孔时产生的废屑,保护刀具,节约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钻孔排屑用拖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拖轮本体,所述拖轮本体为上方开口的圆柱形结构,拖轮本体下平面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有键槽,所述拖轮本体侧面设有u形槽,所述u形槽高度为拖轮本体高度的4/5,拖轮本体上表面设有至少2个凹槽,所述凹槽高度为拖轮本体高度的1/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拖轮本体上表面设有耐磨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u形槽、凹槽与拖轮本体通过圆弧过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钻孔排屑用拖轮,结构简单,侧面设有u形槽与凹槽,能够引导钻头断续切削,有效的排出钻孔时产生的废屑,保护刀具,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拖轮本体,2、连接孔,3、键槽,4、u形槽,5、凹槽,6、圆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钻孔排屑用拖轮,包括拖轮本体1,所述拖轮本体1为上方开口的圆柱形结构,拖轮本体1下平面设有连接孔2,所述连接孔内设有键槽3,所述拖轮本体1侧面设有u形槽4,所述u形槽4高度为拖轮本体1高度的4/5,拖轮本体1上表面设有至少2个凹槽5,所述凹槽5高度为拖轮本体1高度的1/5。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钻孔排屑用拖轮,结构简单,使用时悬臂一端连接钻套,另一端设有压柱,所述压柱倚在拖轮本体1上表面,由于拖轮本体1在不断旋转,压柱在上上下下的过程中可以引导钻头移动,在经过凹槽5时,钻头回缩一小段距离,然后再切削,凹槽5的数量为多个,也就是说钻头会来回小幅移动,将废屑弄断,在经过u形槽4时,钻头全部缩回,将所有的废屑排出,保护刀具,节约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所述拖轮本体1上表面设有耐磨层,经久耐用,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所述u形槽4、凹槽5与拖轮本体1通过圆弧6过渡,压柱在拖轮本体1上表面运行流畅。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孔排屑用拖轮,包括拖轮本体,所述拖轮本体为上方开口的圆柱形结构,拖轮本体下平面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有键槽,所述拖轮本体侧面设有U形槽,所述U形槽高度为拖轮本体高度的4/5,拖轮本体上表面设有至少2个凹槽,所述凹槽高度为拖轮本体高度的1/5,本发明结构简单,侧面设有U形槽与凹槽,能够引导钻头移动,有效的排出钻孔时产生的废屑,保护刀具,节约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叶超;叶易非;潘家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长市永鑫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07
技术公布日:2018.11.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