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滚刷支架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9415发布日期:2018-11-07 11:30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滚刷支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自动滚刷支架成型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滚筒刷支架有以下几种生产方式:

(1)通过操作人员开模具,先调直切断指定长度,由几台冲床分别打点、打扁、折弯成型再倒角,共用7个人完成工序;

(2)先调直切断指定长度,由电机加模具折弯,再用油压机压扁,油压机打点,再倒角,共用6个人完成;

(3)先调直切断指定长度,由气缸自动送进模具打点打扁,再搬到自动折弯机械折弯成型、再倒角,共用4个人完成。

以上的生产技术缺点有如下几个方面:其工艺对企业有非常大的安全隐患。现设备把调直、打扁、打点、绞牙、折弯成型结合开发在一起,运用伺服系统与油压系统再结合几个机构全部设计在一起,使这台全自动滚筒刷支架生产设备可以1人操作多台机械,产量为每台每天(8小时)15000支,不仅大大减少人工还提高了生产产量与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滚刷支架成型机,通过自动调直送料组件准直送料,并经过打点组件打大小扁,然后由切断绞牙组件切断绞牙,最终通过定位折弯组件折弯,成型滚刷支架,避免以往加工效率低下的麻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滚刷支架成型机,其包括机身支架;依次设置于机身支架的自动调直送料组件、打点组件、切断绞牙组件、及定位折弯组件;以及电性连接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液压系统启动各个组件工作;其中,工件在切断绞牙组件内先切断再由双螺杆输送排列,依次绞牙,然后继续输送至定位折弯组件。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自动调直送料组件包括固定框,固定框两端设置套轴且通过轴承安装于机身支架,套轴具有工件穿过的导向孔;交错固定于固定框内两侧的多个斜限位轮,斜限位轮上下限位工件且具有限位工件的限位槽;设置于轴承两端的导向板,导向板具有导向导向孔的定位孔;以及驱动套轴转动的皮带轮电机。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打点组件两端设置导向板,包括由打点液压缸驱动的两套打点模具,打点模具对于工件打大小扁,且两套打点模具之间设置工件经过的导向滑轮。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切断绞牙组件包括间隔的相对应的第一工作台与第二工作台,第一工作台靠近打点组件;分别安装于第一工作台与第二工作台且相互靠近的斜板;安装于第一工作台的切断液压缸,切断液压缸控制切断刀切断工件,并由斜板滑落至双螺杆;分别安装于第一工作台与第二工作台的上挡料板;安装于第二工作台且由绞牙电机驱动的多头绞牙单元;以及分别安装于第一工作台与第二工作台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固定双螺杆上的工件,由多头绞牙单元绞牙。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固定机构包括位于双螺杆一侧的下固定块,下固定块支撑工件;及通过升降气缸驱动的上固定块,上固定块对应下固定块并与其配合固定工件。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双螺杆设置为两个,布置螺旋槽嵌合工件,并由双螺杆电机驱动旋转,依次输送至多头绞牙单元同时绞牙。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上挡料板通过调节螺栓固定,底部设置圆弧部且与双螺杆支撑的工件具有小于工件轴径的间隙。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定位折弯组件包括低于机身支架的下工作台;设置于下工作台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接收双螺杆输送的多个绞牙完成的工件并固定;以及分别设置于定位机构两侧的第一折弯机构与第二折弯机构;其中,第一折弯机构包括安装于下工作台且通过滑轨滑移配合的位移板,位移板通过位移液压缸推动靠近或远离定位机构;以及螺栓固定于位移板两端的活动推手,活动推手具有凸出的限位滑轮,限位滑轮具有推抵限位多个工件的限位滑槽;第二折弯机构包括止抵由第一折弯机构折弯后的其中一端工件的固定挡块;设置于固定挡块上下两端的l型限位卡块;位于l型限位卡块下侧的顶升气缸,顶升气缸驱动顶升块穿设于l型限位卡块压抵工件于固定挡块;活动枢接于固定挡块的斜推弧块,斜推弧块由斜推液压缸驱动二次弯折工件。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定位机构包括分别位于下工作台两端的l型侧挡板,其中一个l型侧挡板通过螺栓固定,另一个l型侧挡板由侧挡气缸驱动;固定于两个l型侧挡板之间的后挡板;安装于后挡板前端且由前挡气缸驱动的前挡板;以及由上挡气缸驱动的上挡杆;其中侧挡气缸推抵多个工件实现两端定位,同时前挡板推动多个工件堆叠至后挡板实现前后定位,上挡杆抵压多个工件实现上部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自动调直送料组件准直送料,并经过打点组件打大小扁,然后由切断绞牙组件切断绞牙,最终通过定位折弯组件折弯,成型滚刷支架,避免以往加工效率低下的麻烦。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全自动滚刷支架成型机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调直送料组件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打点组件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切断绞牙组件立体图;

图5是图4的主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定位折弯组件立体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机身支架10,自动调直送料组件20,固定框21,套轴22,轴承23,导向孔24,斜限位轮25,限位槽26,导向板27,定位孔28,皮带轮电机29,打点组件30,打点液压缸31,打点模具32,导向滑轮33,切断绞牙组件40,第一工作台41,第二工作台42,斜板43,切断液压缸44,上挡料板45,绞牙电机46,多头绞牙单元47,固定机构48,定位折弯组件50,下工作台51,定位机构52,第一折弯机构53,第二折弯机构54,控制模块60,液压系统70,双螺杆80,双螺杆电机81,调节螺栓451,圆弧部452,下固定块481,升降气缸482,上固定块483,l型侧挡板521,侧挡气缸522,后挡板523,前挡气缸524,前挡板525,上挡气缸526,上挡杆527,位移板531,位移液压缸532,活动推手533,限位滑轮534,固定挡块541,l型限位块542,顶升气缸543,顶设块544,斜推弧块545,斜推液压缸54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请参考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全自动滚刷支架成型机立体图。如图所示,一种全自动滚刷支架成型机包括机身支架10;依次设置于机身支架10的自动调直送料组件20、打点组件30、切断绞牙组件40、及定位折弯组件50;以及电性连接的控制模块60,控制模块60控制液压系统70启动各个组件工作;其中,工件在切断绞牙组件40内先切断再由双螺杆80输送排列,依次绞牙,然后继续输送至定位折弯组件50。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需要了解的是,工件即为全自动滚刷支架的钢筋坯料,在装配到滚刷之前需要打点、绞牙及多道折弯,最终成型能够安装刷筒和手柄的支架。

详细而言,单根的工件由输送机输送至自动调直送料组件20完成调直的预加工,准直输送至打点组件30按照客户的需求打大小扁,以备后期安装相应饰件稳固,然后继续输送至切断绞牙组件40,由切断绞牙组件40根据程序控制依次切断多节,并经由双螺杆80依次输送,对切断的多节工件同时绞牙,绞牙完毕后,多个工件再经双螺杆80输送至定位折弯组件50同时进行多次折弯,支架成型。本发明通过控制模块60全自动工作,具有相应的显示屏和按钮,操作方便,一步到位,而且液压系统70在各个组件内提供充足的成型动力,稳定高效,较之以往,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请参考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调直送料组件20立体图。自动调直送料组件20包括固定框21,固定框21两端设置套轴22且通过轴承23安装于机身支架10,套轴23具有工件穿过的导向孔24;交错固定于固定框21内两侧的多个斜限位轮25,斜限位轮25上下限位工件且具有限位工件的限位槽26;设置于轴承23两端的导向板27,导向板27具有导向导向孔24的定位孔28;以及驱动套轴23转动的皮带轮电机29。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工件经过导向板27的定位孔28输送进入,在经由套轴22的导向孔24导向输送至固定框21内上下交错设置的斜限位轮25上,通过其上的斜限位槽26上下止抵,保持直线,从另一端套轴23的导线孔24输送而出,最终再通过另一端的导向板27输送至打点组件。此外,在输送的过程中,皮带轮电机29通过绕接在套轴23上的皮带轮带动固定框21,旋转驱动,将上下两点限位的斜限位轮25整体旋转,控制为360°全方位的准直限位,进一步调直输送工件,由此将原先略微弯曲的工件准直成型,藉以精准进行下部工序。此外,斜限位轮25也是倾斜设置在固定框21内,使得限位槽26倾斜,多个之间相互配合,起到两端卡扣的效果,而不单单起导向作用,调直效果更佳。

请继续参考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打点组件30示意图。打点组件30两端设置导向板27,辅助导向,包括由打点液压缸31驱动的两套打点模具32,打点模具32对于工件打大小扁,即大扁与小孔,为了后期加装饰件,且两套打点模具32之间设置工件经过的导向滑轮33。导向滑轮33的凹槽能够准直导向经过的工件,起到调直输送的效果。

接下来,请一并参考图4与图5,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切断绞牙组件40立体图,图5是图4的主视图。切断绞牙组件40包括间隔的相对应的第一工作台41与第二工作台42,第一工作台41靠近打点组件30;分别安装于第一工作台41与第二工作台42且相互靠近的斜板43;安装于第一工作台41的切断液压缸44,切断液压缸44控制切断刀切断工件,并由斜板43滑落至双螺杆80;分别安装于第一工作台41与第二工作台42的上挡料板45;安装于第二工作台42且由绞牙电机46驱动的多头绞牙单元47;以及分别安装于第一工作台41与第二工作台42的固定机构48,固定机构48固定双螺杆80上的工件,再由多头绞牙单元47绞牙。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工件打点完成后输送至切断液压缸44下,优选的,定量切制四根,由斜板43滑落至双螺杆80,双螺杆80设置为两个,布置螺旋槽嵌合工件,并由双螺杆电机81驱动旋转,同时上挡料板45上端限位工件,依次将切断的四根工件平铺设置在螺旋槽内,输送至多头绞牙单元47,然后由固定机构48固定四根工件,加强稳定,完成绞牙工作。相应的,多头绞牙单元47设置为四个绞牙单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挡料板45通过调节螺栓451固定,可以上下调整间距,适应不同轴径的工件,底部设置圆弧部452且与双螺杆80支撑的工件具有小于工件轴径的间隙,藉以防止工件跑偏,准确限位在螺旋槽内,方便定位。

固定机构48包括位于双螺杆80一侧的下固定块481,下固定块481支撑工件;及通过升降气缸482驱动的上固定块483,上固定块483对应下固定块481并与其配合固定工件。升降气缸482通过程序控制,上下夹合固定平铺的工件,方便绞牙,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请参考图6与图7,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定位折弯组件50立体图;图7是图6的俯视图。定位折弯组件50包括低于机身支架10的下工作台51;设置于下工作台51的定位机构52,定位机构52接收双螺杆80输送的多个绞牙完成的工件并固定;以及分别设置于定位机构52两侧的第一折弯机构53与第二折弯机构54。在本实施方式中,下工作台51低于双螺杆80,能够接收下落的工件,并由定位机构52统一对完成绞牙的工件定位固定,交由第一折弯机构53第一次折弯,之后再由第二折弯机构54二次折弯,最终成型滚刷支架,全自动加工,高效便捷。

定位机构52包括分别位于下工作台51两端的l型侧挡板521,其中一个l型侧挡板521通过螺栓固定,另一个l型侧挡板521由侧挡气缸522驱动;固定于两个l型侧挡板521之间的后挡板523;安装于后挡板523前端且由前挡气缸524驱动的前挡板525;以及由上挡气缸526驱动的上挡杆527;其中侧挡气缸522推抵多个工件实现两端定位,同时前挡板525推动多个工件堆叠至后挡板523实现前后定位,上挡杆527抵压多个工件实现上部定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l型侧挡板521分立于下工作台51两端,一端通过螺栓活动紧固,另一端由侧挡气缸522推动,藉以夹合稳定工件的两端,实现定位。后挡板523位于中间,后端限位,对应前挡板525,前后夹合,堆叠而起,保持工件的前后限位。最后再由上挡气缸526驱动上挡杆527在工件上侧限位,实现工件的六面自由度的限位,完全定位,折弯规整。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为了节约前挡位置的空间,便于安装第一折弯机构53,将驱动前挡板525的前挡气缸524竖向设置,可利用斜块斜楔配合驱动,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第一折弯机构53包括安装于下工作台51且通过滑轨滑移配合的位移板531,位移板531通过位移液压缸532推动靠近或远离定位机构52;以及螺栓固定于位移板531两端的活动推手533,活动推手533具有凸出的限位滑轮534,限位滑轮534具有推抵限位多个工件的限位滑槽。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折弯机构53通过位移液压缸532驱动位移板531推动其上的活动推手533,使得限位滑轮534推抵折弯工件,一步到位,操作便捷。此外,活动推手533也可由调节螺栓根据不同角度固定在位移板531上,适应不同弯折角度的滚刷支架成型,使用方便。

第二折弯机构54包括止抵由第一折弯机构53折弯后的其中一端工件的固定挡块541;设置于固定挡块541上下两端的l型限位卡块542;位于l型限位卡块542下侧的顶升气缸543,顶升气缸543驱动顶升块544穿设于l型限位卡块542压抵工件于固定挡块541;活动枢接于固定挡块541的斜推弧块545,斜推弧块545由斜推液压缸546驱动二次弯折工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件经过第一折弯机构53两端折弯之后,其中一端抵触至固定挡块541,上下设置l型限位卡块542,借以稳固顶升气缸543驱动的顶升块544,完全止抵工件折弯的一端,最终再由斜推液压缸546驱动斜推弧块545反向弯折裸露在外的工件端部,成型滚刷支架,全自动进行,高效精准。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自动调直送料组件20准直送料,并经过打点组件30打大小扁,然后由切断绞牙组件40切断绞牙,最终通过定位折弯组件50折弯,成型滚刷支架,自动化进行,效率极高。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